明代的八股文,一个人要想考上进士去当官,必须遵守八股文的规则,但八股文是对文化的束缚。
清代的文字狱,也有规则,就是不能产生歧义,让人觉得在影射朝廷,更是对文化人的摧残。
现在的规则,是很多人总结出来的,究竟好不好,见仁见智,但社会上确实有不同意的呼声。
而且现在的规则也不完善,也存在很多漏洞,很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
比如《黄鹤楼》,既然按照现在的格律,它不属于七律,但是还有那么多的现代诗书把它收于七律之内。
比如说重字,在格律诗的高峰--盛唐时期,也是比比皆是,但是现在动不动就说是个毛病。
我也不认为“孤平和三平尾不再是近体诗词的硬伤,天下再没有一个人写近体诗词”,就像现在的新体诗,连韵都不用了,反而写的人更多了。
我不认为律诗不需要规则,规则要有,但不必太严苛,宽松一些更有利于诗词的发展。
如果一个法律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法律都要做出修改,更何况诗词,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