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孤平的定义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存在几派的说法,主要有两派:王力派和启功派。(以下以五言为例,七言类推)
1. 王力派,韵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如果为“仄平仄仄平”,则为孤平。
2. 启功派,不管出句还是对句,两仄加一平则为孤平。
对于王力派和启功派,现在很多专家认为都不全面,而且启功派的说法局限性更大,比如按照王力派的说法,则“仄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仄”都不是孤平。而按照启功派的说法,连“仄平仄仄平平仄”都算成孤平了,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句型。
另外的说法还有:
3. 王士祯:一句之中必须要有两个两连的平字。
4. 吴丈蜀:一句中只有一个孤立的平字,必拗,应增加平字,包括平脚句和仄脚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同意王士祯的说法,我个人也倾向于王士祯派,所以我的诗里的“醉卧灞桥畔”,单独看是孤平,可以改为“醉卧溪桥畔”。
但其实严格说来,考虑到拗救的用法,在我的诗里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下句是“高天明月悬(平平平仄平)”,把它救过来了。所以此处“醉卧灞桥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懒的动脑筋,平时都宁愿改本句,而不是用下句去救。
===== 补充一:
还有一种说法是“小拗不用救”(谢谢Lilly的提醒),按照这种说法,“醉卧灞桥畔”属于小拗,所以下句不救也可以,但诗人一般用救。拗救更复杂,这里就不展开了,而且不同人对拗救的看法也不一样(格律本不在,庸人自扰之:)。我个人一般为了简单些,直接去掉孤平,也就不用救了。
===== 补充二:
最后再补充一点,格律都是后人根据前人的作品鼓捣出来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方说三平尾和孤平虽然是格律诗里的大忌,但前人的作品里并不是不存在,很多还是名句,举例如下:
高适:“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孤平
李颀:“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孤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三平尾。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三平尾。
所以有人把崔颢的千古绝唱《登黄鹤楼》称为打油诗,不但是对前辈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后人搞的这些格律规则的反讽。
=====
苏兄,你可以保留“灞”字,是没问题的。:)
五律 - 赠苏牧诗兄
一篇连一篇,苏牧赛诗仙。
子美船中坐,青莲松下眠。
挥毫如舞凤,落纸似飞烟。
醉卧灞桥畔,高天明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