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大哥之四:也有赤壁战一场

                           忆大哥之四:也有赤壁战一场

                              郭大平 2023215

文化革命进行中,生产工分挣夺忙。

大哥平生快意事,也有赤壁战一场。

小河水白弯弯流,胡家湾卧河下游。

村尾有家六子户, 四子已成如壮虎。

成分“富农”抑其嚣,有似曹瞒汉贼名。

当时弟辈尚幼弱,生力唯父与喈鸣。

大哥时为小队长,工分计会村头堂。

锱铢蝇头纷争起,“富农”长子动刀兵。

一掌打趴老父亲,大姐吓哭滚地躺。

无名冲冠孰可忍,大哥迅手抓板凳。

拦腰一击凳碎裂,“长子“已倒尘埃中。

拉起父亲和大姐,出堂谁敢撄其锋?

其余三虎迟反应,举拳撸袖要重战。

大哥父亲背靠背,四齿钉耙手上抡,

战死一双已够本, 杀却四个就赚翻。

四虎远望堂后缩,腥风血雨熄黯然。

自此东吴无大事,没人敢再睨碧眼。

轻侮兹家要代价,村堂一战威名传。

所有跟帖: 

村民械斗,本寻常事也,写得有意思,就是韵有点乱。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27:00

写叙事长诗,不转韵太难。所以就转来转去。谢方居士关注。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34:35

即使转韵也通常是几联一韵。这里有时甚至一联一韵,所以觉得有点乱。农村趣事比城里多,其情景与古诗词更近,多写写很好!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47:00

没有一联一韵啊。那就又回到了我和唐宋韵大师的争论。我认为: an/in/un/en, ang/ing/eng/ong可以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20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55:23

哦,这韵太宽了,唐诗用的是旧音旧韵,恐怕不能用来佐证普通话的押韵规律。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176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11:27

既然居士这样说,那看起来an/ang 可能确实是有些特殊。。 将来我写诗时,会注意这一点。不过,钱起这首,确实就用了an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1836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27:15

这里簪在唐代未必读zan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3297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59:20

请看这首杜老爷子的名篇: 兵车行。红字处押韵有点乱?还是古读音和今人不同?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2021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3:45:56

哈哈,这个真是个古代类自由诗。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39:04

看来以前可以联内邻句押韵,也可以联间隔句押韵,灵活多样,少受束缚。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47:48

如果an/en不可互韵,则青锁门之门,上下左右都不押韵。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6404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4:33:15

但我觉得: 东掖垣/青锁门 是押韵的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03:58

这并不能说明两者押韵。只能说明那时的人写诗以意为先,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9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55:57

这两句应该押的是平水十三元韵。有个工具,叫"搜韵",应该对您有帮助。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24:23

还真是。但肯定不能理解为an/en押韵,否则安为什么不在里面?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40:00

平水韵,是本韵书;如果愿意用平水韵,就查韵书以确认韵字是否正确。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总结归纳出平水韵的人都不在了。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431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07:55

我觉得,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以前那些这韵那韵去强拉硬凑呢?就用拼音,韵母相同者就算押韵,岂不简单?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12:54

不学,岂不更简单。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48:03

学,还是要学的。但应该学习那些先进的东西。腐朽落后的东西,那就不要学了。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52:16

正好,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就留给我这类腐朽落后的人去学吧。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58:23

我不反对平水韵,我自己就用,有网上韵书帮助也不难。只是对历史上语言的变化很有兴趣而不得其解,故有疑问。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20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3:56:02

那应该不是"诗"本身的问题了。语言学,声学,人体结构,社会学,历史,怕是汪洋大海滔滔不尽了。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5:00:52

我刚看到,您万万不可这样称呼我。。。这里面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416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8:10:07

交流一下 (见里面)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2163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7:55:59

新韵旧韵是各人的喜好,应互不相害,并行不悖。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9:15:00

近体诗词的巅峰是唐宋,平水韵就是唐宋时期的韵。后学练习,可以选择不用平水韵。但是读前人作品,不可以问"为什么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585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5:49:46

您好像误解了我的意思,或者把我的看法与前面郭先生的说法混在一起来评论了。我的意见很清楚。。(见内)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504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6:08:36

诗词格律最易,技巧次之,立意最难。动不动就以"立意好"安慰或者自我安慰,有空中楼阁之虚妄。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01:28

至今仍然感君几周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鼓励,加倍努力犹嫌不足,岂敢有半点“虚妄”。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8:02:08

古诗词鉴赏与写作,如今是小众。在坦率提出意见建议的前提下,诗友间相互唱和与鼓励(包括稍有“吹捧”),也是与人为善的分寸。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8:15:22

惜也兄的认真劲,值得浮一大白,点赞一万点。世事茫茫无限艰,只因生在认真前。为有认真甘苦辛,敢教万事轻无痕。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19:52

完了,这里又把an/in/en 互韵了,犯惜也兄/唐大师之兵家之大忌也,赶紧回去自省修改,看能否成一七绝云也。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38:40

杜甫的金光门押平水十三元韵。地地道道。您们在怀疑他的文字之前请加强一下自我学习。 -惜也- 给 惜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0:46:51

谢谢。我后来查韵书找到了答案,并在昨天给郭先生发了跟帖。见上。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1:10:25

你跟的那首词押的是中华通韵。完全可以。 -老梅林- 给 老梅林 发送悄悄话 老梅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7:54:29

先不说古代。当代,现在,你听那些”没文化的“人唱的“民歌,说的顺口溜,那首不押韵?然而, -老梅林- 给 老梅林 发送悄悄话 老梅林 的博客首页 (198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7:50:49

这个很赞成。诗若没有韵,读起来就费劲。找不到鼓点,费脑子。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92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8:53: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