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平头,也叫四同头。陆游诗虽有两“深”字,似犯“诗不复字”,但两深字一为形容词,一为动词,个人觉得,此乃陆游学欧阳文忠公《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前两深为形容词,第三深字为动词。这也许是陆游用两“深”字的深意,故与您的词性完全相同有异, 请看
春晝雪如簁,清羸病起時。
跡深驚虎過,煙絕憫僧飢。- 深,深入(雪中) 动词;绝,尽也,亦动词
地凍萱芽短,林深鳥哢遲。 - 冻, 形容词;深,亦为形容词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殘棋。
——陸遊《雪中二首之一》
即使是您认为陆游此为四平头,也难垂范,这也是其诗未流传的原因之一。甚矣!四平头 (四句首两字同),何论六平头甚至六句如此。如此,读之必缺乏灵动,气韵自显呆滞,而谓之”行云流水“,不知版主是否知其真意。
2. 老矣三荒径,悠哉一瓣香, 长知识了。谢谢!
小径闲, 三荒早 - 从方诗看,三荒径 - 即陶潜“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如用三荒,则与”三径就荒“有关,意象上与”小径闲“的径字有重叠。
3. 我只说尾联近似老干体,”明天再问“,口语大白话,故近之。
4. 全是题为”荷花袄“,首联出句以浓丽衣裳起兴,对句突然转到愁吟的离骚,这跳跃还不大吗?若无您解释,荷花袄即屈子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谁会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呢?因为屈子所说的荷衣和芙蓉衣裳是两物件: 上衣和下裳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它们借指隐者服装,常单以”荷衣“代之。而您的诗写道“芙蓉结系荷花袄”,读之还以为是荷花袄上结系一芙蓉结。这不,秦版主就这样理解:”芙蓉结系荷花袄,幸有离骚仍可考。最好不过小花袄,秋风正处谁可考。哈哈,好漂亮“。可见,在没有注解的情况下,若非具非常之思,实难以达之。是不是读起来跳跃过大,有点隔而非”比兴圆熟“呢?另外,即便读注解后理解您的深意,芙蓉和荷花袄意象重叠。
好,就探讨到此。当然,见仁见智,不一其见。有人建议版主”提刀“,感戴不杀之恩,再谢雅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