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唐代,就我的阅读经验,只有李白一人能纯以意象的跳跃写诗。李贺好像可以,其实不可以。毛泽东充其量就弱版李贺,偏偏用李白的口吻写

结果就变成小谢我讨厌的肥头大耳、鼻青面肿的哈哈镜风格。这是我在墨瑞牵强附会地讨论韵律和格律时无意想到的。

格律,此坛中每个人都能做到。

韵律,多位有天赋的可以做的。

意象,一位也没有啦。也许我没有读到。。但也很难相信有啦。。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诗比李太白的还难译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