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末《平水韵》与北宋《广韵》的关系,以及古韵多音字的辨析

本帖于 2016-01-25 07:05:1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阿留 编辑

关于平水韵中的多音字,何时读哪个音,由于网上没有详解,诗友们往往一头雾水。个人学习经验:这个时候,查找网上的《广韵》(北宋官方韵书)是最好的解答疑问的方式。因为平水韵并无创新,不过是把《广韵》中规定的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了而已。如《广韵》讲五支六脂可以同用,平水韵就把二者并为“支”韵,方便查找。但释意应以《广韵》为准。《广韵》可查询http://ytenx.org/ 。此外http://www.sou-yun.com/  和 http://ctext.org/ 都可以查到扫描的原书。

摘录百度上的一段内容,供大家参考。

“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

上述网站还有明初的《洪武正韵》,曲师提过《诗韵新编》把一些一东二冬ong韵字按照现在读音归入eng,是为一缺憾;而《洪武正韵》倒是二者兼容的。“思”的平仄本版曾经争论不休,《洪武正韵》则明确说,经过礼部勘详,允许平仄两音通用,意义上并无区别。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兼容音韵的精神。

此外,个人认为,既然用平水韵作诗,就应当按照古韵诵读,不可偷懒哈。嘻嘻 诗韵平仄,就是要读出来或吟唱出来的。“哑巴英语”不值得提倡,“哑巴古韵”同样不值得提倡。家乡话没有入声的,黎锦熙先生教了一个办法,就是读成短促的去声。读古诗更是如此,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按照今韵读,则多处出律了,不是那个味道。方明在广播中,也特意把“野径云俱黑”一句按照古韵朗诵,“俱”读平声,“黑”读入声。

此处也再次恳请会古诗吟诵的诗友们多多分享音频,教教大家,好把这一传统延续下去。拜谢各位老师!

所有跟帖: 

读罢想到“通”、“同”、“混”的关系。一时如闻“野径云俱黑"吟咏声。 -南来客- 给 南来客 发送悄悄话 南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7:31:13

多谢南客兄点评!本坛曲师精通吟诵,希望他有空多教教大家。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8:26:47

再謝阿留兄。 -黄花岗- 给 黄花岗 发送悄悄话 黄花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8:33:01

多谢岗兄垂赏讨论!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9:20:11

谢阿留,终于知道入声怎么读,一直以今韵默读古诗,从来觉得好诗很美啊~~~见笑! -庞士清- 给 庞士清 发送悄悄话 庞士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8:42:53

多谢庞兄点评,俺是一家之言耳~~~。您的感受,充分说明了意第一,好诗首先要靠意取胜。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9:19:51

再谢阿留,聆听古韵诵古诗,不失为一桩雅事,曾搜余光中古诗吟咏,惜未果。 -庞士清- 给 庞士清 发送悄悄话 庞士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09:57:06

几年前贴过赵元任、程曦两先生1971年在美国录制的吟诵示范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756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0:02:03

谢阿留费心链接,赵先生吟诵真有唱的韵味,不看字幕应是不懂,但还是挺享受的,再谢,土豆有点拒外啊~~~ -庞士清- 给 庞士清 发送悄悄话 庞士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3:44:47

以为庞兄是江南人士,必然听得懂呢。看来各地方言差异还是蛮大的。刚才看了一下土豆的链接,似乎好用了。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137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7:45:33

谢谢分享!~~ -遍野- 给 遍野 发送悄悄话 遍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1:27:24

多谢师姐一贯的鼓励!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2:25:52

多谢阿留兄分享,收藏学习,新周愉快! -寒砚- 给 寒砚 发送悄悄话 寒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3:00:26

多谢寒砚姐雅临鼓励,新周愉快!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6:40:25

阿留,向你学习! -细豆荚- 给 细豆荚 发送悄悄话 细豆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6:46:11

岂敢岂敢!豆荚M一贯鼓励,非常感谢,问安,顺便拜个早年!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6 postreply 16:52:21

“思”字有争议吗? -wxclcc- 给 wxclcc 发送悄悄话 wxclcc 的博客首页 (26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08:46:33

问候lcc兄!您说的是现代人的误解,不是古人的理解。其实查查古诗词就可以看到很多不符合此情况的。曲未平先生的博客举过很详细的例子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829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0:19:49

您能否多举一些例子?但“思年华”和“思风波”的“思”都应是名词,仄声,也就不是尾三平了。 -wxclcc- 给 wxclcc 发送悄悄话 wxclc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0:30:02

请教一下这“思华年”的“思”作名词,如何解呢?曲师的原文在: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665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4:51:26

自己还注解过一篇讨论“思”字平仄的网文,在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262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5:16:21

另外您可以在如下网站查询含有“思”字的诗词: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399 bytes) () 01/27/2016 postreply 06:05:28

多谢分享。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格律诗的格律是第一位的。 -wxclcc- 给 wxclcc 发送悄悄话 wxclc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07:14:52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格律诗中,“思”在平声位置,就当动词对待,在仄声位置,就当名词对待,然后再去释义,求对仗等。 -wxclcc- 给 wxclcc 发送悄悄话 wxclc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07:48:59

来听阿留老师讲课, 教授级别的了。 开卷有益, 谢谢分享。 -开心豆豆- 给 开心豆豆 发送悄悄话 开心豆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1:48:32

师姐千万别这么说,吓死俺了!小徒水平滴。。。偶得一些新知,共享而已。多谢雅临垂赏,问安!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2:10: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