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习作之五律平起:《再思平仄》 --- 无言夜雨自成诗(平平仄仄仄平平)

来源: 2014-10-17 06:40:2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秋风折柳日,夜雨动人诗
。。。。。。耳畔传来阿伦之《爱在深秋》 。。。


《再平仄》
无言夜雨自成诗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来客)
2014.10.17

心中缺一知, 平平仄仄平(上平四支韵)
笔下有三思。 仄仄仄平平(上平四支韵)
总是多歧韵, 仄仄平平仄
曾经少妙词。 平平仄仄平(上平四支韵)
秋风折柳日, 平平平仄仄
夜雨动人诗。 仄仄仄平平(上平四支韵)
但见云随月。 仄仄平平仄
空闻叶落池。 平平仄仄平(上平四支韵)

==========

平仄:  音韵之平仄;亦心情之起伏也。
:     亦可替之以 “怨” 或 “恨”。
:     憾与上句之 “歧” 未成严格词性相同。

折柳: 古时以折柳送别(http://baike.baidu.com/view/4548151.htm),且此时“折”取平声(可见于《春夜洛城闻笛》之“此夜曲中闻折柳”:    仄仄平平平平仄 ---http://www.wjszx.com.cn/ciyequzhongwenshelius-s.html);若实在存有异议于“折”之平仄,可退而替之以“吹”(平声无疑),则憾意境大损矣。

:    谐音于“语”。
:    本拟为“情”,然嫌过于实笔,遂虚之以“人”。
:    原曾为”又“,后改之。
:    不知取 “空自” 之意时是否确为平声;若否,则替之以"惟“(平声无疑)。

-------------------------------------------------------------------------------------------------------------------------------------------------------------------------------

关于“”字平仄一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沁文许多次急切欲用此字于诗词习作,然皆惧或有不速飞来之砖而终未遂。今诗友胶公胶老爷)发帖(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06047.html)掀起讨论于坛,众皆参与、亦期盼共识以作游戏规则焉。顷之诗友留侯阿留,亦坛内之“图书馆”也)遍查典籍,得重量级反例如许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06074.html坛内通常似认为名词时取仄声;动词时为平声);简言之,思字乃可平可仄。此反例之贴可借而遽作宽大坚固之盾牌,从此或得闲庭信步、安步当车而无虞:右手执笔、左手持盾,无复忧惧飞砖矣。

沁文欣喜于此,遂有感平水韵之每每歧意而于昨夜发一五绝平起习作(实属戏作)《心平仄》 --- 心中万语未成诗(平平仄仄仄平平: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06104.html),径用此“”字以博诸君一笑。

-------------------------------------------------------------------------------------------------------------------------------------------------------------------------------

维沁文近期痴迷于五律和七律,今乃新增两对句如下重体显示)于上述五绝之后,或成五平起(首句入韵)如上。依沁文惯例,不愿选取古今发音不同之字为韵,遂宁忍如上“(si)”与“(shi)”、“(ci)”与“(chi)”之各自近音,所幸者每对儿于今时平卷舌音有异,乃稍自安。


==========
如下乃诗友应和
==========

(2)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06622.html
《思思》
岁寒松柏

手握狼毫笔,
灵犀源睿思。
悠悠岁月事,
沁沁古今词。
常思春秋语,
时兴知遇诗。
嫦娥霜夜冷,
悄悄隐秋池。

(1)见于本主贴之一跟贴(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06597.html

《妙思》
逢缘随意
痴尽所知,
字见心思。
解多音韵,
骚对措词。
逢秋水日,
意作书诗。
写柔情月,
摹落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