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何处望神州”,为“平仄仄平平” (您的版本是“仄仄仄平平),因为第一字平仄可不论。
第二句”满眼风光北固楼“,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您的版本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天下兴亡多少事”,为“平仄平平平仄仄”(您的版本是“平仄仄平平仄仄”),第1、3字平仄可不论。
第五局“不尽长江滚滚流”:仄仄平平仄仄平(您的版本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见这些只要符合律句的规则即可。
举个著名的例子: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所有跟帖:
•
亦可见上下两片其实平仄要求相同,当年很可能就是同一曲子的两段歌词。
-阿留-
♂
(0 bytes)
()
04/07/2014 postreply
16:51:44
•
南乡子,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五代人词略有增减字数者,南唐改作平韵体,《张子野词》入“中吕宫”,重填一片,五十六字,上下片各
-夕落山岚-
♂
(348 bytes)
()
04/08/2014 postreply
05:29:00
•
多谢山岚兄指教!其实有这么多“体”也很正常,一个曲子不可能流传几百年还一成不变,呵呵。
-阿留-
♂
(113 bytes)
()
04/08/2014 postreply
06:05:08
•
另一方面,我觉得词的平仄也不必非得100%按照某个“体”,只要遵循其中律句的原则,就可以在此做些变通。相信即便古人也不会认为这是
-阿留-
♂
(283 bytes)
()
04/08/2014 postreply
06:14:39
•
欢迎多来批评批评。
-乐天陶陶-
♀
(0 bytes)
()
04/08/2014 postreply
06: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