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New York Times
Fr
Joshua Brigh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11岁的乔治和自己从耶鲁犬科动物认知中心获得的荣誉。
帕姆·焦尔达诺(Pam Giordano)认为自己的狗非常聪明,而且她有证据:11岁的哈威那犬乔治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文凭。焦尔达诺的汽车保险杠贴上写着:“我的狗上了常春藤大学。”
这份荣誉授予了乔治和与他同胞生的朱利亚娜,因为他们参与了这所大学的犬科动物认知中心(Canine Cognition Center)的研究。“我想知道,他们知道多少东西,有多聪明,”美国康涅狄格州布兰福德的房地产经纪布兰福德焦尔达诺说。“我认为朱利亚娜真的只是为了获得奖励的食物。但乔治不止于此。他非常聪明。我觉得他认识不止100个单词。”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明白了一些事。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利用狗的人类伙伴的意愿,来支持他们的研究,而且是非常热情地支持。
突然之间,你的狗有多聪明似乎变得重要起来——商业宠物行业也没有忽略这种渴望。走进任一家宠物商品连锁店,比如恰好命名为PetSmart(字面义为聪明的宠物——译注)的宠物店,看看那些被宣传可以提高狗的智力的玩具、设备和食物。或者就在网上搜索“和你的狗玩的益智游戏”。
被宠物行业放大的不断膨胀的兴趣,助推了相对比较新的犬类认知学术领域,全国各地的校园里涌现出不少此类研究中心。今年秋天,《心理科学近期趋势》(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还专门用一期讨论了这个话题。

Joshua Brigh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认知中心,迈克尔·博格斯为帕姆·焦尔达诺的哈威那犬乔治放置奖励的食物。
在耶鲁,成立三年的犬科动物认知中心已经不堪承受人们的热情,他们渴望给自己的狗评估智商,自愿让它们参加研究训练和智力游戏。有些为此不惜驱车几个小时。
“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也希望自己的狗聪明,”领导该中心的心理学教授劳里·桑托斯(Laurie Santos)说。“有些人会打来电话,听起来有些歉意地说,‘我想让我的狗参加,但他。’”
(顺便说一句,这里有一个戳破泡沫的秘诀:聪明的狗通常不太容易相处,原因恰恰是它们太聪明了。)
但是当主人在同一句话中使用“聪明”和“狗”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意思呢?和什么相比很聪明?和猫比?和另一只狗比?还是和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