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面的跟贴,经典在那里,能看得懂,还得会活用,而且在治国上要用还得有位置,共识,和能力。
所有跟帖:
•
有位置,共识和能力。 好象还不够充分。
-文化视点-
♂
(268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02:07
•
其实,我的理解是,国学中的儒学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于,长期的学习/传播/实践后,让社会的上下层基本在道德底线之上做事
-人在异乡为异客-
♂
(210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09:10
•
你说的我理解,可对近代,,,还没有一点头绪。
-文化视点-
♂
(0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23:26
•
”修身,齐家“易,”治国,平天下“难,难在天命不可测!
-人在异乡为异客-
♂
(438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24:27
•
最危难时,自有大福报的牛人出来力挽狂澜的,是不是有点推却责任之感?
-文化视点-
♂
(184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37:24
•
首先,要知道不是国学造成的败落,就如赵括的失败不能归责于兵法之书,赵括打胜战也不能将荣誉全归兵法之书,你说我这说法合理吗?
-人在异乡为异客-
♂
(0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7:44:11
•
合理。但觉的不够。 五四开始国学被批的印象太重。这样行不行? 先找出国学自身的不足和弱点,以批判国学的形式展开的话,,,
-文化视点-
♂
(83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8:02:30
•
佛家说”定业不可转“,国运是个极其复杂的东西,因为是千万人的共同命运,即使没有列强的东来,说到思想根源和文化影响,
-人在异乡为异客-
♂
(763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8:11:01
•
你说的和我想的一样。 可能因为我还没有转过这个弯,所以找不到答案。
-文化视点-
♂
(390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8:23:52
•
大家互相学习吧,这几年我从古风,显一兄处获益非浅,古风说过“中共建政初期缺乏干部”,这句话可能在文革批国学上也可验证,让老百姓来
-人在异乡为异客-
♂
(279 bytes)
()
05/22/2015 postreply
08: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