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童年,我在北京还住过许多地方,西四也许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了.那里是我的亲戚家,当我们家搬到郊区以后,西四就成了我们在城里唯一的落脚点了.那时候上小学要住校,周末不想回家,就想到亲戚家渡周末,沾点城里的气息.记得那时候,阜内大街叫羊市大街,我们住的是一个很豪华的三进带后花园的四合院.现在还仍然想有机会进去看一看,但已经不可能了.很早以前就看到那门口挂出了新牌子,叫什么粮食局.到如今,路过那个门口,耳边总响起一个声音,'麦子啊,我的麦子啊'.这句台词似乎就来自当年一部电影,粮食.我们住的那个院子的历史不可考,但肯定也是一个大户人家.解放前,是一个巨贾的私宅,后来住进了十多户人家.要知道,这十多户人家可也都是有地位的家庭,每家都有不只一两间屋子,可想而知,那个院子有多大.我一时想不起来提谁的名字合适,我们在那里的邻居有一位叫徐迟,当年那篇大家都看过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就出自他的笔下.住在西四的时候,对那一片的胡同地形是再熟悉不过了.西四小吃店,西四菜市场,红楼胜利电影院,地质礼堂等都是常去的地方.有个小秘密,到今天都不敢对亲戚说,每天早上,他们给钱让我出去买油饼.当时的规矩,要粮票的六分钱一个,不要粮票的八分一个,我经常是买了要粮票的,回来按没粮票的报帐.一斤就私吞了两毛钱.粮票究竟值多少钱,实际上我们是没有概念的.粮票不能买卖,但在北京人眼里,两毛一斤是国营商店给出的客观标准.后来,我出去当兵,在天府之国,四十今票可以换一只还是一对藤椅,一百斤粮票可以领一个大姑娘回家当老婆.人的价值竟如此低廉.西四路口的东北与西北角有两个很好看的二层把角建筑,一个是银行,另外一个是书店.我小时候就总在想,什么人修的这样的建筑.后来才知道,是为老佛爷去颐和园路上修的面子工程.这样的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建筑,北京太少了.豪华的建筑都建在只有自己才能看到的院子里面,北京的市容却得不到提高..
我们回忆中的北京 - 4
所有跟帖:
•
西四我最熟的地方是十字路口西北角的书店,我的许多藏书都来自那里。
-京华人-
♂
(166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7:52:01
•
文革以前也有买书热,我曾看到过一次
-YY101-
♂
(58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8:30:04
•
文革后期灯市口的中国书店是我最喜欢的,有外文旧书
-dudaan-
♂
(0 bytes)
()
05/31/2013 postreply
07:24:12
•
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的书店
-月城-
♂
(89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8:37:45
•
是的,大门在照片中的右面,进门要往下走,好像半地下似的.
-YY101-
♂
(0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8:42:08
•
对了,80年代流行男士烫头,我第一次烫发就在西四的“露美发屋”,当时在北京很有些
-京华人-
♂
(22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7:57:42
•
西四包子铺,延吉冷面,胜利红楼地质部 :)
-走你-
♂
(0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8:04:26
•
回民的大di 饭馆 ,庆丰包子铺
-xueyuanlin-
♀
(0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07:09:00
•
那个地方叫广济寺,也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YY101-
♂
(65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9:27:17
•
我们回忆中的北京 - 5
-李卫民-
♂
(2913 bytes)
()
05/31/2013 postreply
01:04:43
•
同和居的烤馒头,砂锅居的砂锅杂碎,桂香村的点心
-dudaan-
♂
(99 bytes)
()
05/31/2013 postreply
06:31:34
•
记得西四那儿有个卖奶制品的商店,卖的蒙古奶酪太好吃了.再没吃到那么好吃奶酪了.当然也许是口味变迁使然。
-老冷-
♂
(154 bytes)
()
05/31/2013 postreply
07:51:24
•
Continue please. I will go to Beijing in 2 weeks.
-2544-
♀
(0 bytes)
()
05/31/2013 postreply
19:49:30
•
我这里有羊市大街41号,原北京市粮食局现在的照片,油漆的花里胡哨的,还是历史保护建筑
-理胜-
♂
(0 bytes)
()
06/12/2013 postreply
15:36:45
•
太亲切了!中天理发馆,延安照相馆,砖塔胡同东口有家药房,丁字街东北角最早是家商店
-白塔寺-
♀
(85 bytes)
()
06/12/2013 postreply
18: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