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篇文章是造谣的同胞,最好自己去向农村里70岁以上的人做个调查,这批人越来越少了,这种调查非常有必要。
所有跟帖:
•
李锦自己在文章里就说他们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与农村没有多少关系!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13:47
•
他家不是真正的城里人,是农村小街上而已,跟种地的农民差别没多大。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17:08
•
兴桥街当时不会超过200米长。他能叫城市人吗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18:13
•
小镇上吃商品粮的,能够与农村相比吗?他们每个月有定量,农村有吗?他们有粮本,农村有吗?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19:25
•
60年前后,粮本也供应豆饼米糠的,供应上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粮食卖。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23:26
•
想当然了吧!60年前你家不是没有粮本吗?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27:55
•
我家没有,我姨夫有。我姐住在他家(街上)上学,我爸妈都带超过我姐能吃的粮食,不能亏待他们,而且他们挨饿比我们厉害。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31:51
•
我这方面的信息比你的要直接得多。我家的,我亲戚的,邻居的,不是报纸上书上的。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33:05
•
我的这些信息,没有理论分析,也不想说是否典型普遍,就算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点点样本吧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35:13
•
还是不能说明李锦那个食堂是如何运作的,不能证明那个食堂能够存在过。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42:31
•
他主要写农民的食堂,你干嘛抓那个末节呢,而且从粮食来源看,街上人要想吃大食堂完全不比生产队农民难运作。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45:31
•
不要张冠李戴,李锦写的就是他们城里人吃商品粮人办的食堂,与农民没有关系!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58:42
•
警长同学,建议你找一些农村来的朋友,让他们问问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老年邻居,那才是真实的。左派右派文人写的只能作为参考。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42:58
•
李锦家不是农村的,这与农村没有多少关系。在城里办食堂几乎样样要钱,没钱就办不成!
-黑猫-警长-
♂
(122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48:14
•
关系太大了,我敢说他家虽然住街上就成了定量户口了,他家90%的亲戚,叔舅姑姨,都是跟我家一样的农民。他的资料你若不算他一手,至少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52:14
•
至少也算1.5手的,而且跟我这个一手资料大面积一致。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53:18
•
他家吃饭天天带着亲戚吗?你家是这样的吗?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2:56:48
•
我是说他农村人就在他眼前生活,他哪怕不跟他们吃一锅饭,你不能说他不了解农村。你质疑的态度我支持,但更应该去质疑真正的城里人写的农
-布衣之才-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3:16:53
•
问题是李锦写的不是农村而是他们镇上的事,但这事经过推论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你来证明是可能的。
-黑猫-警长-
♂
(0 bytes)
()
12/31/2019 postreply
13: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