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陋室铭议》巴郞

(2024-03-17 02:25:37) 下一个

《陋室铭议》巴郞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文学名篇《陋室铭》,其结尾处有一个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其实,巴郎一直对陋室铭中的这句话感到难以理会,百思不解。不在于它的文字,文字是一目了然的,而在于它的内涵之时间顺序。

你看,众所周知,南阳诸葛庐指的是东汉末年孔明的茅庐,西蜀子云亭是西汉末年的杨雄旧居,这都是汉朝故事。而孔子呢,生于鲁国,则是春秋中人。孔子游历列国之时,别说汉朝没影儿,连秦始皇都还没有统一中国呢。

所以说,刘禹锡以早于几百年前的孔子来评价后世之诸葛庐子云亭,历史跨度太大,未免太牵强附会了些。想来大概是刘禹锡的诗人性格作怪,触景生情,驰骋想象,来一番海阔天空,颠倒朝代吧?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