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的星空

文革经历者。余生最向往者——独立之精神;最鄙视者——权力为思想加冕
正文

胡锡进“被”退休?为什么?

(2021-12-17 22:59:03) 下一个

胡锡进“被”退休?为什么?

老胡“被”退休,从他的微博:“老胡转过年就 62 岁了,到了退休的时候。我已办理退休手续,”芸芸是看不出来的。但从网上消息“胡锡进对彭帅事件的一系列操作起到了负面作用”“可能是中共领导人觉得《环球时报》应该有更多的‘党性’,少一点胡锡进精神。”来看是“被”了。

至于这“被”的理由,不像因“彭帅事件的一系列操作”不当。老胡在推特上贴出的彭帅出席活动及聚餐的影片,一定是得到授权“一切以新华社发布为准”;倒是有领导讨嫌胡锡进精神有点意思。

老胡有党性没得说,有没有“精神”?我以为还是有。年中,胡锡进著文以《宣扬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革命”,这是误判和误导》为标题,有力批驳了红极一时的李光满的文章就是证明。

党性”,用中国传统道德标准讲类于“敬业”,吃谁的的饭就要为谁披挂上阵,六亲师长一概不认,还要振振有词“弟子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所以中国历来这种人格分裂者最多。老胡虽然青年热血时参加了8964,但后来努力“存天(党)理,灭人(己)欲”,练就坚强党性,获党信任做了环球时报总编辑。

党性”,在笔者成长时代是非常“伟光正”,凡夫永难修成的正果。但一个文革早已打得它落花流水,当年党性坚强的,包括文革发动者都成了反动派。相信老胡这个总编辑滋润的同时,憋屈的时候也不少,因为常常要强词夺理到违背常识。比如今年年初度日艰难的人民希望政府人人发钱,老胡“叨盘”甲胄在身,竟说出“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所以老胡“叨盘”绰号,绝非浪得虚名。

虽然“人人发钱等于没发钱”遭到网友讪笑,但这种用相对性不变否定绝对性变化的“叨盘”辩证法却不胫而走。比如有人担心数字货币方便政府监控,就有辩说“数字货币每个人都没有交易隐私,所以每个人的隐私都保护起来了。”比老胡的句式“方便监控每个人等于没有方便”还厉害。

由于老胡在196中全会前历史大是大非的关头,站在党内坚持18大改革方向的一边,以反文革回潮的广大人民为依托发文坚坚定反击,李光满的文章虎头蛇尾,“深刻的革命”不了了之。致使某些领导不快,借退休让老胡去职更可信。

老胡退休,作为甲胄在身的胡总编虽然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希望初心未泯似曾相识的胡锡进能归来。今日文学城消息《胡锡进都看不下去!:举报应放在校园内解决》,虽然还琵琶半遮,却已难能可贵。让我们抱有希望。

 

向晚平 12/17/2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感觉那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认识论出了问题,
他们不想发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真的。
他们想的只是证明,我是对的,我说的话是真的。

这不是跟老天爷作对吗?
qdknight 回复 悄悄话 老胡成了包子夜壶用完就扔,可惜了一身叼盘的好功夫。
green2008 回复 悄悄话 等200斤皇帝下台,估计这帮叼盘,蟑螂们都会被秋后算账
iced91030 回复 悄悄话 经历过文革的人,心态是扭曲的,价值观是阴暗的,因为他们的人生实在是太痛苦过。这不是他们的错,这只是人性使然。 从他们的眼里看世界,一切都是变态的。

那一代的人,很少老了还能性格明朗。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当年毛主席人都站不起来,全国上下还在喊万寿无疆,还在唱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可各级有司笔杆子心里还是明镜似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