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录

从来就没有唯一的历史真相。 中国的古人对记载历史还是真诚的。但自从李皇上篡改了夺门之变的真相以后, 中国的宫廷历史就成了朝鲜整容了。 从此史学家也就成了科学家了。 这种对历史真相的发现并不比自然科学的发现容易多少。
正文

朝鲜战争一长津湖之战(2)

(2019-05-07 10:16:39) 下一个

2。对阵两军的背景

我军9兵团

我军第九兵团属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的后期,由于各种因素的考量,我党在一九四八年底及一九四九年对第九兵团进行了频繁的调整。一九四八年底第九兵团由华野的两个主力军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加上三十军和三十三军组成,后来考虑对台作战的部署,改三十军和三十三军为上海和浙江一带的卫戍部队,将华野的另外两个主力军二十三军和二十六军调入。这样由华野的四个主力军组成对台作战兵团。这时由于解放战争行将结束,十六兵团撤消番号,又将十六兵团的兵员并入九兵团。到了一九五零年,中央军委决定以三十军军部成立海军司令部,三十军所属的88,89,90师又编入二十军,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而在第九兵团赴朝前夕将第二十三军从第九兵团调出。所以,第九兵团在参加抗美援朝时是典型的加强兵团, 从上到下四四编制,兵强马壮。又由于刚结束解放战争,骄兵悍将,士气高昂,不可一世。装备也由于缴获了国军大量的美式武器而鸟枪换大炮,虽然不能同美军的奢华相比,作为陆军,在世界上不属一流也是二流了。尽管目前文献中找不到入朝时我第九兵团的准确人数,但比较一致的估计是15万到17万人。

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二十军是粟裕当年起家的部队,在当年皖南事变新四军总部被歼灭以后一直是新四军的主力,他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曾随粟裕出生入死,所以经验丰富,战斗力极强。相对来讲,第二十六军和二十七的底子并不好。由于我党46年的经营重点是东北,所以当时华东一带的原来的八路军精锐全部跨海去了东北。据我党的资料透露,当时罗荣恒带到东北的精锐大若在七万人左右。所以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是由当时山东选剩下的部队加上地方部队组成。但这些部队也有亮点,那就是中高级军官都是经太祖回炉后从红四方面军出来的原来张国焘的悍将。诸如许世友,陶勇,聂风智,王建安,王必成等人。山东的兵加上湖北的将,经过名帅粟裕的一番调教,在解放战争结束时,已经傲视群雄,敢于跟四野的38军39军,当年的山东一师和二师,一争短长了。

我第九加強兵团入朝的决定很仓促,造成了我军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的致命伤。由于九兵团当时正在筹备对台作战,部队全部在福建浙江一带,后勤部门没有准备冬装。等到乘车北上时,兵团上下全是单裤单褂。到了东北,尽管东北地方政府准备了冬装,但部队没让下火车,所以入朝时只有部分战士换上了棉裤棉袄,还有些有棉裤没棉袄,另一些有棉袄没棉裤。另外考虑到朝鲜东部山区运输的困难和敌机的侦察轰炸,九兵团把重装备留在了后方。

所以总结来说,九兵团入朝时是一支士气旺盛,兵力超员,但只带有轻武器没有在严寒的气候下给养和保暖的支持。就是这样一支十五万人的精锐之师,在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被送进了北朝鲜零下三十度的盖马高原。

美第十军

说起在长津湖跟我军对阵的第十军,首先要提一下仁川登陆。在美军仁川登陆以前,整个第十军的部队都属于美第八集团军,根本就没有第十军这样一个编制。仁川登陆的计划在实行以前高度保密,由麦克阿瑟将军的朋友,远东盟军参谋长阿尔明德负责筹划,阿尔明德命名仁川登为“X"行动。仁川登陆成功后,麦克阿瑟老先生敌后登陆上瘾,命令仁川登陆部队单独建制,直接向他汇报,准备元山登陆,在这只部队的命名上,阿尔明德颇费脑筋,最后灵机一动,结合他的X计划和麦克阿瑟将军以前的远东曾有过的第十军,再加上第八集团军已有第一军和第九军,向麦克阿瑟建议命名这只部队为第X军。老麦对阿尔明德向来是言听计从,直接仼命他的老朋友为第十军军长。

第十军的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了三个美军师和隶属于南韩第一军团的两个师共十万人左右。当然,这只是地面部队。美军还有大量的海空军支持。三个美军师中,陆战一师尽管不属于陆军,但是精锐中的精锐。其实二战后陆战一师早就解散,朝战中的陆战一师是在朝战爆发后才组建的。二战中由于太平洋对日作战的需要,美国海军共训练出五个美军陆战师,他们在麦克阿瑟将军的跳岛作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事实证明,陆战师的战斗力比普通的陆军师要强得多。但二战后,由一直在欧洲战场作战的陆军将领布雷德利担任五角大楼参谋会议主席。布雷德利认为,夺岛和跳岛作战的时代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已经过去了。海军也就不需要陆战队了。所以在朝战爆发时,海军已经被削减的只剩下了一个陆战旅,而陆战旅下的地面部队只剩下一个可怜的陆战五团。直到麦克阿瑟计划仁川登陆时,才匆匆地从美国本土预备役中组建了陆战七团和一团。一团和七团编成后,急急忙忙从阿里桑那的沙漠中翻出了解甲归田时的登陆设备。随后随着刚被任命为师长的奥立佛。史密斯踏上了奔赴朝鲜战场的征程。由于时间仓促,史密斯师长命令陆战队员在途中的船上进行演练。到达南朝鲜釜山防御圈后,又将正在圈中浴血奋战的陆战五团装上船,这才大功告成,组成了完整的陆战一师。陆战一师随后在仁川的成功登陆和磨合,使得整师的海陆空协同能力进一步加强。等到达长津湖的时候,全师的战斗力基本达到了二战时的水平。

另两个隶属于美第十军的是陆军第三师和第七师。这两个师在当时与其它的四个隶属于第八集团军的美远东陆军部队相比, 由于参战较晚, 相对较弱。例如第七师,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时,在日本的美军各师都不满员,所以先期留在日本没有入朝的第七师各团首先补充了先期入朝的部队。等到第七师奉命入朝时,整个部队只剩下了八千多人。最后没有办法,远东美军司令部将没有受过训练的韩军九千多人编入第七师。第七师随陆战一师仁川登陆后,陆军又从国内的预备役中往第七师补充了一部分数目不祥的兵力。后来,联合国军又将陆续到达的各国部队的一部分编入美军师,第七师又分到了五个埃塞厄比亚步兵营。这才使第七师从人数上达到了一个美军师的建制.

实际上,联合国军中只有土耳其旅和英国重装甲旅是独立编制,直接听命于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其它只派出团营级部队的国家,部队基本上都编入美军。甚至连陆战一师也分到了英军的海军陆战队特遣队。这对于整个美军的指挥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美军三师和七师较弱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二战后美国陆军的大量撤裁造成的。美军在二战结束时也就是1945年总兵力约为一千二百万左右。等到一九五0年朝战暴发时,裁剩下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在这五年间,大量优秀的中底层军官及有经验的士兵都认为战争结束,解甲归田,娶妻生子。到1950年还留在陆军的官兵或者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菜鸟,或者是感觉无处可去,已经在部队呆油了。实际上在朝战爆发初期,美军在北朝鲜军队面前的不堪一击已经使远东盟军司令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国内已经开始征调二战老兵。但战争不等人,美军一直等到李奇微就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在第四次战役的时候,才勉强将战力恢复到二战水平。所以,第十军在元山登陆后,尽管有十万人左右,但鱼龙混杂,不但是多国部队,还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除了陆战一师两万多人以外,陆军三师和七师的战斗力很弱, 因为早期补充的老兵优先第八集团军, 陆军第二师和骑兵师首先得到了加强。

3. 对阵前两军的态势

上文说过, 第九兵团由于调动仓促, 后勤没有给出时间给部队换冬装。 实际上, 高岗在东北沈阳的后勤部门把棉衣棉裤是准备好了的, 但九兵团过沈阳时, 部队根本就没有下火车, 只有在火车在车站补充水和煤的间隙, 后勤人员才透过车窗给九兵团扔进了一些棉裤和棉衣。 过了鸭绿江以后, 又由于山路运输的问题和美军飞机的轰炸,把重装备, 包括坦克和大炮留在了后方。所以,九兵团带着两个致命伤来到朝鲜东部的前线, 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部队没有冬装; 大兵团进攻作战没有重型武器。

就这样,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 九兵团16万人铺天盖地的向盖马高原冲去。 冲在最前面的是20军,27军随后, 26军由于火车运输的原因拖后。 九兵团对东海岸已经到了鸭绿江边的美第七师不肖一顾, 全力扑向了长津湖一线的美陆战一师和美第七师一部。其中20军的58师包围了下褐隅里, 60师在下褐隅里和古土里之间进行隔断, 阻止美军对陆战一师的增援。 59师一部在柳潭里支持27军包围陆战一师主力, 而另一部则包围了柳潭里和下褐隅里之间的险要关缢德洞岭上的美陆战一师的一个加强连。 而20军的89师一部冲向在长津湖以西的社仓里和中兴里担任陆战一师左后翼的美陆军三师七团。 27军用79师担任柳潭里进攻的主力, 80和81师包围了长津湖以东的美陆军七师的三个营。 26军先期到达的94军则加入了对柳潭里的包围。我军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对美陆战一师围而歼之。 考虑到我军数量上的优势, 为防止美西部集团提前撤退, 毛泽东甚至提出先围而不攻, 以麻痹敌人。

毛泽东对东部战场乐观, 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就更乐观了。 由于美军飞机根本没有发现第九兵团的调动, 阿尔蒙德认为第十军也就是到鸭绿江边溜达一圈就回家过圣诞节了。 阿尔蒙德对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按部就班气急败坏, 但也无可奈何。因为陆军管不了海军, 而陆战一师在领教了陆军在前一段时间朝鲜的表现以后, 更是对陆军嗤之以鼻。 最后的事实证明, 多亏了史密斯的小心谨慎和按部就班, 才使陆战一师免于了重大伤亡。

陆战一师在元山登陆后, 作为第十军进攻的主力, 一直小心翼翼。 作为前卫团的七团, 曾在真行里和古土里之间的黄草岭和我42军有一场遭遇战, 那还是在第一次战役的时候。正当第七团拉开架势,准备来个陆空协同进攻的时候,42军不见了。随后的十几天再也没有见到我军的踪影。面对我军的神出鬼没, 史密斯认为我军肯定不会是游击队, 打几枪骚扰一下就完事了。在进攻的安排上, 史密斯让主力五团和七团打头阵。师部和后勤安排驻扎在下褐隅里, 第十军的司令部也安排在这里。 在师部和师主力的交通要道上, 史密斯让二战老兵巴伯连长带着一个加强连坚守着生死攸关的缢口德洞岭, 以保证五团和七团进可攻退可守。 在师部的后方20英里的古土里, 住守着后期到达的陆战师的一团, 以保证陆战一师退往元山港口的退路。 整体来看, 陆战一师摆的是一字长蛇阵, 两个团的主力是蛇头, 德洞岭是七寸, 下褐隅里是柔弱的腹部, 一团是尾巴。而在占领了下褐隅里, 更是命令师工兵营昼夜施工, 修建简易机场, 为补给和运送伤员作准备。

在陆战一师的右翼, 长津湖的东岸, 是第七师的三十一团一个营, 三十二团一个营, 和57野战炮兵营, 所谓的费思团级战斗队, 驻扎在一个叫新兴里的地方。 而在费思团级战斗队的右翼, 沿着朝鲜东海岸, 是第七师主力和朝鲜第一军团主力。在陆战一师的左翼,是一片真空, 几十英里之内, 因为是崇山峻岭, 敌我双方都没有布兵, 只有在陆战一师的左后方, 第十军的7师三团驻扎在社仓里和中兴里(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magictmm 回复 悄悄话 战争永远没有对错。
XYZ94538 回复 悄悄话 当时没有带冬装完全是兵团指挥员的失职,当时在开往东北前完全可以就地供应冬装,但兵团指挥员认为到东北必然要补冬装,没想到前线战况紧急,火车没在沈阳停直奔朝鲜。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respect no matter whatever reasons they were sent to there
我是干枯的胡杨^_^ 回复 悄悄话 "就是这样一支十五万人的精锐之师,在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被送进了北朝鲜零下三十度的盖马高原",
---->Show my Respect to this wonderful army after 六十多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