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司马夫

司马夫,是我的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这个名字是我给他起的,这次也就作为我的网名吧。 在我们这个言论自由还不太充分的国度,网上倒还可以自说自话,我便决心在这儿享受一下宪法所赋予我的自由。 本人无党无派,和社会主义也无冤无仇。今后我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任何文章都应该
正文

为何理解“一中”——五议“一国两区”

(2012-04-14 22:19:08) 下一个
笔者先后发表博文4篇,漫议“一国两区”。近日从华文报纸《达拉斯新闻》、《达拉斯时报》和《亚美时报》、《侨报》上看到了台湾民进党中央、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和大陆国台办、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或机构或个人发表的意见,从而对“一国两区”这块石头所激起的“千层浪”有了更多的了解。 就大陆方面而言,胡锦涛、贾庆林都未直接回应“一国两区”,国台办的发言人杨毅虽被媒体连番“拷问”,但对“一国两区”四个字仍“守口如瓶”,只是强调“海峡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双方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同于‘台独意识’。”而中国社科院褚静涛认为“实际上大陆方面对‘一国两区’是持肯定态度的。”香港中评社也认为“中共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提出,是完全接受的,高度评价的”。大陆回应比较低调一定程度上也是避免给国民党在台湾岛内增加被攻击的口实。而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网则在报道大陆网民的反应时强调“很多网民坚持‘一中’‘一定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行,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怎么成了一个区了?’” 台湾那边又夹杂了党派之间的歧见,简直是在炮轰“一国两区”。民进党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要求总统马英九撤回“一国两区”的主张,以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强调“任何涉及台湾主权独立现状的变动,都须由全体台湾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马英九则回应说“这不是什么新东西,也没有人赋予它新的意义”,20年来,从李登辉、陈水扁到他执政以来,“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指的就是大陆地区、台湾地区,“一路以来,这项重要的宪政架构,是李登辉时代就已经订了的东西。”他还说“回归中华民国宪法,在宪法架构下坚持台湾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一篇题为《一国两区到底是什么玩意》的署名文章指责马英九就是要出卖台湾给“中国”,称“一国两区”是“代表在台湾的‘中华民国’马英九流亡政府,向‘中国’总书记胡锦涛‘输诚’‘中华民国’愿意在一国两制的另一个新名称中,继续朝着两岸统一的方向迈进。”还称胡锦涛为“匪酋”。 笔者以为,各方表达对一国两区的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进行质询、辩论,应被看做是聚同化异的题中之义。当下讨论“九二共识”至少需在三个层次展开,即:第一,双方政府(这个层次若达不成一致,后面两个层次即使进行,也无践行的可能);第二,两岸执政党之外的各政党;第三,民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老百姓,此层次是两岸政府如何拿捏这个问题的基础。虽然百姓手上没有“权”,可他们是水,是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既然是争辩,无论哪个层次都必须遵守辩论的基本原则,即摆事实、讲道理,不辱骂、不恶语伤人,既主张自己的发言权,也尊重对方的发言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势压人。 本博文的标题是“如何理解一中”。一中是一个中国的简称。九二共识的高明之处在于“一中各表”即两岸可以“各自表述”:台湾方面声称“一中”即“一个中华民国”,而大陆方面则强调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来个允许“各自表述”是“共识”得以成为“共识”的前提,也是避免吵架的唯一办法,所以我们说它“高明”。殊不知高明的背后就隐藏着“无解”:明明说的是一个中国,一经各自表述,就表述出“两个国家”来?又有什么“共识”可“共”?而这种各自表述又明摆着有主次之争、君臣之分,双方无论如何表述,也绝不会同意对方为主,我方为次,对方是朝廷,我方是分封的诸侯。此争二十年前就存在,现在依旧,如果提不出一个化解的办法,二十年后还会“各自表述”下去。中华民族的一统大业必将遥遥无期。 笔者是一介平民,平民说话可能没有太多的分量,但平民往往能超越党派之争、权势之斗,平民更重视实际、重视现在,所以平民的意见常能一针见血、抓住要害。 笔者以为“一中”,就是一个中国,这个中国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共认的家,是飘落在外的华侨华裔们思念的故乡。它既不属于国民党、民进党,也不属于共产党。它有躯体(疆域),也有魂魄(语言、文化、传统、习俗)。唐宋元明清只是它的纪年,某个时间段的番号,民国、共和国也一样。宣传“一中”即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实与当年皇帝自称“朕即国家”无异,他们早已“灰飞烟灭”,但中国犹在——两岸现在的领导人应该认清并尊重这一事实。再退一步说“中华民国”也不是陈水扁、马英九的,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江泽民、胡锦涛的,争那个名号又能有多少历史价值?之于“区长”之类的贬称,也只是写文章的人心理上的“视角”,没有想到真是成了两区,马总统自然是马区长,胡主席不也是胡区长了吗?(说句玩笑话:组长不算大官吧,可是大陆文革期间的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可是一人(毛泽东)之下,亿人之上哩)。以区长之称奚落马英九,也只能是种“小儿科”式的嘲讽,之于称胡锦涛为“匪酋”则有失辩论家的风范,实质上倒成了自我矮化。 目前,在“一中各表”上的互不相让的架势,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两岸各自“活”得还很自在,不靠对方也能大踏步向前走,各方未必全放弃吃掉对方的奢望,却也因为审时度势,谅对方也吃不掉自己,因而也都有恃无恐。加上两岸经济近些年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就这样“各表”下去,双方都“等得起”。“存异”再存几十年也无妨,“化异”化不了就让它慢慢化着。目前双方都各自有底线,也非常清楚对方的底线在哪里。马英九的“三不”(不统,不独,不武)就是很典型的“擦边球”。陈水扁这个冒失鬼屡屡挟台湾“民意”想演一出“独”戏,大陆这边马上就“子弹上膛”“刀剑出鞘”,一旁冷眼、热眼看着的美国则表态:美国不会听任某一方试图改变海峡两岸现状的言论变成行动。被大陆讽刺为“世界警察”的老美,直接在“纯属”中国人内部事务上频频表态,倒也未引起中共的反感,还是很让人玩味的。历史上曾有过“以夷制夷”的策略,这里借用一下,可以成为“以夷制台”或“以夷制独”——那意思是你若搞什么“独立”,美国肯定不允许,到那时我若真动武也“理由充分”了。说来说去大陆是绝不会听任台湾的那位领导人搞“独立”的。这个底线不仅是大陆政府的,恐怕也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台湾的底线则是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号下的任何“统一”,这个底线好像也不仅是台湾政府的,从民意调查结果看,也至少是80%~90%台湾民众的。由于大陆鉴于“台独”势力仍在“掀风作浪”,所以绝不承诺“放弃武力”,而台湾的另一个底线就是绝不接受大陆的“武攻”,陈水扁就曾一再申明:你若动武,我便宣布独立!台湾海峡上空一会儿蓝天白云,一会儿又乌云翻滚,全是统、独、战、和四个字折腾的结果。而且,随着领导人的更替,那风云还是“不测”的,这种变数炙烤着两岸领导人和两岸百姓。 吴国雄在胡吴会晤时传达马英九先前提出的(马英九则声称这是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就有了的口号)“一国两区”,特别提到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两岸同胞应共同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子孙后代都以接受中华民族洗礼为荣为傲。应该说,这是自从两岸对立到现在63年来十分难得的一次“观点”的接近。国民党、民进党都宣传是“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个“互不隶属”已与老蒋有了很大不同。蒋介石在世时,是一直宣称大陆是隶属中华民国的,所以他要“光复”。但“主权独立国家”仍是大陆不愿接受的,认为是台湾方面一厢情愿的“自封”。因为联合国席位都没有,这个“国家”的合法性明显要大打折扣。君不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也斗了60多年,仅仅因为仍未取得联合国席位,所以只能派“观察员”列席联合国的有关会议,还称不上是个“国家”,那称号是不伦不类的“解放组织”。以此观照台湾当前情势,想让联合国接受台湾作为一个“国家”加入,若无大陆的同意甚至给予助力,恐怕也难变成事实,即使“观察员”也不那么容易弄到手的,说来说去,仍在联合国“编外”,即令现在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国家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有着外交关系,但说实在话,含金量不高,大国、强国一个也没有,连亚洲的近邻也都全部“退避三舍”,这个“主权独立国家”还不够寒碜吗?台湾的各党各派,包括台湾的民众,恐怕都应冷静看待这一事实。笔者在前面用了“身段”(也就是“身份”)这个词,意在呼吁两岸先别摆什么架子,都是骨肉同胞,都应该首先为对方想一想。 国民党退守台湾到现在已近63年,卧薪尝胆、含辛茹苦,总算赢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骄人业绩,这一切都应受到各方面的尊重,而事实上的“独立”和事实上所拥有的“主权”,即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之后的近40年,也还是被各方默认的。只是在大陆(套用台湾方面的辞藻)一再“打压”下,相关国家不便与台湾政府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从而“断绝了外交关系”,但他们实际上仍视台湾为“准国家”(即使是与大陆政府友好的俄罗斯也常与台湾“勾肩搭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共领导人还想硬把台湾与国际社会活生生地拽开,非要台湾臣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下,既不现实,也不地道,当然更谈不上“血溶于水”了——台湾人民不服气,了解实情的大陆百姓也未必会赞同。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第一篇名为《一国两区 可以考虑》的博文中就曾有6条建议。6条建议,双方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大陆方面更应有大度、宽容的境界才行。放弃各自的国号另觅更好的名称确实是个坎,但这个坎不跨越,中华一统就是喊上一百年,亦属徒劳。 邓小平先生(这里不评述他的全部作为)能突破马列主义最大的禁条(社会制度),允许港澳仍搞资本主义,不管是他是否也相信资本主义可能好于社会主义,还是一种“权宜”,能跨出“一国两制”这一步,会令所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惊失色的。但他跨了,从而书写了历史新的一页。现任中共中央领导人为什么就不学一学邓小平呢?中华民国不会永恒,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会永恒,在中国的悠长历史中,它们只是其中的一页,此话希两岸领导人牢记于心。 让台湾地区以中国的一邦(名称可以再细细斟酌)重归国际社会,并拥有不比它现在所拥有的更少的“主权”,很可能是当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化异”办法,真正的“一中”的实现也才可能起步。 两岸解除战争状态,在实实在在的和平环境里搞经济建设,又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携手合作,联合国的中国两区或两邦,平起平坐。一个中国,肯定会创造更多人间奇迹! 当然,真的要如两岸政府、党派和老百姓所期望的那样实现“一中”蓝图,还有许许多多矛盾、许许多多疙瘩,需要一个一个解决,还有许许多多律令需要重新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也需要修改,甚至连教科书都需要另行编撰,要做的事太多太多!惟其如此,我们才更不应该在名号、面子上多所纠缠,空耗时光。也不应该在党派排序、座次敲定上喋喋不休,浪费精力。集中两岸精英,一件事、一件事办下去,汇聚两岸民众,一座丰碑、一座丰碑地竖起来,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最伟大时刻和最伟大事件。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笔者连发五篇博文谈“一国两区”,却漏说了一件事:两岸的政治制度。不错,这是笔者有意而为之,先把中华一统的大牌子竖起来,昭告天下,说明统一是头等大事,其它的则等而次之。港澳之事已有先例,应该说除了人们的观念和喜好外,并无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是政治制度。 大陆与台湾属于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范畴,在他们各自实践的过程中,都有不同利弊,不同得失。它们之间应该有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记取的经验与教训,在一个中国的大旗下也必将有许多互相融合、互相结合乃至互相架构的内容,普世价值的东西会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能佈扬更远、更广、更久!中国最终将归向哪种制度,那要看人民大众和历史在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面前作何选择了,我们现在先别操那份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