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祸福无凭,唯人自招。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正文

057-078

(2012-01-09 17:33:06) 下一个

有人恐怕难以理解什么叫“行走坐卧,境界不失!”这确实很难用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体会一下。试试当你说话时,同时清楚地留意着那个正在说话的“自己”,知道自己在说、在听、在感受。当你意识到那正在行、住、坐、卧的“你”时,你才能从“蒙昧”中清醒过来,感受到清晰的自我存在。

修行界有修行界的规矩,讲究隐藏于世与世无争,那三大戒律就是修行界与世俗之间的一条界线。

看样子这条界线是十分明智的作法,否则肯定会招来种种猜忌与防范。我之所以会被送到这个训练营来,多少是因为我违反了修行界第一戒律:不能当众施法惊世骇俗。

可是回头想一想,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仍然会那么做,因为那是为了保护十几万人的家园。这大概就是人劫躲不过的道理吧?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我这次到训练营的经历,可能是我修行道路中另一道重要的人劫!

如果是国家机密,那你可要小心了,自古修行人卷入朝中事,往往都能风光一时,可最终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大丈夫行事,讲究心口相应,知行合一。

世间高人都护短,这是修行界的通病。

风君子:“三昧,来源于佛经。也称三摩地,意思是正定,‘心住一处不动,是名三昧。’”

风君子:“五脏之中心属火,人的神念发于心,所以丹道中的火候指的是心念。所谓真火,指的是真心之念,纯正的心念。你明白了?”

定坐中七情之一过于强烈都不是好兆头。

“敬之终吉”的意思不是要你尊敬不速之客,而是要你敬待事物本身,坦然处理好需要面对的一切。这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而且人劫的奇异之处就是从你地心性之中来,就算你早知道今日局面,回头再来一次。一样会面临今日的事端。你回头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道家说“入静”或者佛家说“禅定”,究竟是什么样一种状态?门外人谈论起这个问题,往往都有一个误解,认为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无意识状态,有人还套用了西方心里学的很多描述去解释。其实情况完全不同,不论是“静”还是“定”,意识都是清醒的,而且定境越深,意识会越发清醒。

    同样是打坐,不同地人可能处在完全不同的意识状态中。这一点别人根本看不出来。比如有人可能断绝了一切外缘的干扰,意识是内在的心性光明;而有人可能是身心内外了无分别,忘记了自己只存万物;有人可能是一片纯净,能知道周围和自己发生的一切,但是留不下任何痕迹。

他们以为自己到了巴黎,见到了种种异国景色,可能不是实境中的巴黎,是妄境中的巴黎。入梦。开始时是入梦时出阴神,明辨阴神出梦进入实境,可是再下一步呢?如果在实境中一不小心,就会走入妄境。换个人修炼这套法术,十有早就到妄境中了,也就是你……

如果他们真上去了,美国人也用不着登月了!有人在梦中求证实境。在实境中又飞出实境。有人说自己到了天堂,有人说自己看见了地狱,还有人说自己去了传说中的仙界。……告诉你,那都是妄境!

再回去,已经不是梦境,而是妄境!进入这种妄境,可以得到妄心中所想得到的一切,所以叫作妄心劫!……之所以是天劫,并不是说此境界如何艰难,而是说此境界中有无上美妙!修行人的妄心之境和普通人地梦中妄境又有不同,因为修为到此,可化转妄境。很多人沉溺其中,不愿意破妄而出。

吾之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