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祸福无凭,唯人自招。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正文

175-216

(2012-01-13 15:53:29) 下一个

凭公心而断,勿枉勿纵

得而无伤,修也;勾牵无碍,成也。

仙佛超然能看穿因果,却并不插手,观世人咎由自取。

其实天下人谈论的神乎其神地‘长生诀’,就是《老子》第七章,短短七七四十九字。

这对你来说并非什么好事,甚至可能于大道修行有损。你看看这脚下荒丘,掩埋了多少恩仇,一代神君的功业岂是简单之事?是功德也是业障,非有大功德不可消此业力。神君并非是什么修为果位,而是一种称号,是一种威服与敬畏的象征。有万人景仰也会有万人怨恨,西昆仑有人至今仍然怨恨正一祖师。划分两昆仑,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种放逐。

另一人认为能安天下无伤,是他要解悟地道。

    化身是什么?不是另一个我。也不能说就是我,其实说起来,每个人都是有化身的。比如说现代人上网发言,注册不同的马甲说不同的话,现实中彬彬有礼的人也会满嘴污言秽语,你甚至分不清他是什么人?其实他自己心里知道,所有地马甲都是他,所有的话都是他说的,看似矛盾却完完全全都是他自己。不说上网。就说现实中地每一个人──

    在下属面前是颐指气使的领导,在上级面前是点头哈腰的孙子,在家中是慈祥的父母,出门又是无良的流氓……张宝瑞就是*招摇撞骗起家,后来成了气候又自立为人间圣贤,这看穿了并不矛盾。。化身五五的“神通”谁都有,你不能说哪一个就是他,其实都是他!

    那么修行人的修行又是怎么回事?其实一开始就是要将这些所谓的“化身”都收起。比如我所学的丹道,金丹大成可称真人,那么金汤境界为何会被称为“大成”?因为此时地境界是内外身心合一不二,真如常在了无分别,而且此时也渡过了妄心天劫。这样的境界,就象泽仁曾经在正一三山对百合说的那句话:“心口相对,知行合一,应为便是愿为。”

    那么再往上呢?到了阳神境界,精神得到了超脱,甚至能够摆脱与形骸的束缚,那是一种纯粹的存在自由,这是千古以来所有哲人的追求。这时的化身境界又是另一种含义。

    要理解修行中化身境界,首先要能用一种超脱的眼界去看人生,自己与他人的人生存在,因为我们在做自己同时也在做他人。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形成思想学会语言、化为行动、养成习惯、确立性格、然后命运也就从此决定。回头看这就是抽象的人生,当你能够去审视这一切时,你看见的是自己,那么这一双超然的眼睛又来自何处?理解了阳神境界身外之身的含义了吗?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是超然存在!

    有这种感悟与求证之后,那一双超然的眼睛能看见多少个自己?与上述一人千面的的情况又有不同,你看见的是在多少种视角下都能如一的自己?观音菩萨可以是街边卖枣的关大嫂,但关大嫂还是观音菩萨,尽管她在街边卖枣,区别只在他人眼中。

    (题记:在全书即将结局之时,写一篇题记最后解释一次──什么是一流的性情,为什么石野是一流的性情?

    大家不要误会,所谓一流性情,不是指这个人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是指这个人行事处处完美。一样会有人恨他,一样也会有人骂他,包括这本书的部分读者。他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留下遗憾。那么过人之处在哪里?可以用一种特别的思路去认识──

    网络小说一度流行穿越与重生,这实际上满足了人们心中的一种愿望──假如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会如何如何?假如知道选择的结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又会怎么去做?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要告诉我你没有,否则你就是性情一流。

    一个人,如果重来一次,会尽力阻止很多遗憾的发生,石野也一样。但是,遇到同样的考验,他有同样选择,重来一次他还是他,不必再添痴迷妄想。活在这种境界,就是一流的性情。)

很多人都希望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尊严

纵然不屑于争,但应自省立身,而后立天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