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顿原理
“自然界服从简单性原则”是众多物理学家宗教般的神圣信念。爱因斯坦指出,简单性原则就是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物理学的定律、方程和理论,概括和说明尽可能多的自然现象。
在简单性原则的追求中,物理学大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牛顿用四个定律统一了从太空中星体到地球上苹果的力学运动,麦克斯韦用四个方程统一了互不相干的电、磁和光现象,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统一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然而,体现简单性原则的最高典范,可能要数最小作用量原理了。普朗克认为“几个世纪以来,标志物理学成就的一般法则中,就形式和内容而言,最小作用量原理可能最接近于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自然不会做多余事情”的观点,这也许是物理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萌芽。与哲学家不同的是,科学家不是仅停留在这些猜想性的观点上,而是要把这种观点与自然联系起来,从而去说明和解释自然。在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发展历程中,铭刻着费马、莱布尼兹、莫培督、欧拉、拉格朗日、高斯、亥姆霍兹、赫兹等众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名字。
1834年,29岁的爱尔兰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姆·哈密顿发表了《一种动力学的普遍方法》的历史性论文,哈密顿深入的思考了费马原理与莫培督原理之间的相似性,这使他认识到,可以用与光学定律非常类似的形式来表达力学定律。他利用力学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构造了一个称为作用量的函数,并证明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始末位置和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在所有可能的运动中,完整保守系统的真实运动使作用量取极小值,这就是哈密顿形式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哈密顿的论文,使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发展历程达到了光辉的顶峰。还应该指出的是,哈密顿根据力学定律与光学定律之间的相似性,第一个预言了粒子的行为可以用波动力学来描述。过了大约一百年,这个天才的思想才被发展成了德布罗意波,开创了量子论的新纪元。
哈密顿之后,物理学家争相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推广这一原理。经过众多物理学家的努力,已使得最小作用量原理成了物理学中最具普遍性的原理。通过选取合适的拉格朗日函数和构造合适的作用量函数,经典力学的牛顿方程、电动力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统计力学的刘维方程、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相对论力学的爱因斯坦方程等等,都可以由最小作用量原理推导出来。
极有意思的是,在应用最小作用量原理统一物理学的过程中,波耳兹曼、克劳修斯、亥姆霍兹、普朗克等人,也试图从最小作用量原理推导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然而,除了一片混乱就是一地鸡毛,物理学大师们在热力学领域中遭遇了一场滑铁卢之战。直到今天,热力学第二定律,仍然像一个神秘而孤独的精灵,自由而高傲地翱翔在广袤的哈密顿天空之外。热力学第二定律,你是否是物理学心中永远的伤痛?
利用力学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构造了一个称为作用量的函数,并证明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始末位置和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在所有可能的运动中
回答: 哈密顿原理阐明,如果一个物理系统在两个时间点的运动是正确运动,而此系统的纯量势只是时间、位置、速度的函数,则作用量是平稳的.哈密
由 marketreflections
于 2010-09-26 10:22:23
所有跟帖:
•
诺特尔原理更深刻的内涵是,每一个守恒的物理量对应于一个不可观测量,而不可观测量的不可观测性表现在它的对称性。比如说,动量守恒和能
-marketreflections-
♂
(2965 bytes)
()
09/27/2010 postreply
07: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