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wikipedia.org/zh/%E9%87%8F%E5%AD%90%E8%AB%A7%E6%8C%AF%E5%AD%90
一維諧振子
[编辑] 哈密頓算符與能量本徵態
能量最低的六個束縛本徵態的波函數表徵 (n = 0 到 7)。橫軸表示位置 x 。此圖未經歸一化。在一維諧振子問題中,一個質量為 m 的粒子,受到一位勢 。此粒子的哈密頓算符為
其中 x 為位置算符,而 p 為動量算符 。第一項代表粒子動能,而第二項代表粒子處在其中的位能。為了要找到能階以相對應的能量本徵態,我們必須解所謂的「定态薛丁格方程式」:
.
我們可以在座標基底下解這個微分方程式,用到冪級數方法。可以見到有一族的解:
最先六個解(n = 0 到 5)展示在右圖。函數 Hn 為厄米多項式 (Hermite polynomials):
注意到不應將之與哈密頓算符搞混,儘管哈密頓算符也標作 H 。相應的能階為
。
束縛本徵態之機率密度 |ψn(x)|² ,從最底部的基態 (n = 0) 開始,往上能量逐漸增加。橫軸表示位置 x ,而較亮的色彩代表較高的機率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能譜,理由有三。首先,能量被「量子化」(quantized),而只能有離散的值——即 乘以1/2, 3/2, 5/2……等等。這是許多量子力學系統的特徵。在爾後的「階梯算符」段落,我們將對此現象做更詳細的檢視。再者,可有的最低能量(當 n = 0 )不為零,而是 ,被稱為「基態能量」或零點能量。在基態中,根據量子力學,一振子執行所謂的「零振動」(null oscillations) 且其平均動能是正值。這樣的現象意義重大但並不那麼顯而易見,因為通常能量的零點並非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因為可以任意選擇;有意義的是能量差。雖然如此,基態能量有許多的意涵,特別是在量子重力。最後一個理由式能階值是等距的,不像波耳模型或盒中粒子問題那樣。
注意到基態的機率密度集中在原點。這表示粒子多數時間處在勢阱的底部,合乎對於一幾乎不帶能量之狀態的預期。當能量增加時,機率密度變成集中在「古典轉向點」(classical turning points),其中狀態能量等同於勢能。這樣的結果與古典諧振子相一致;古典的描述下,粒子多數時間處在(而更有機會被發現在)轉向點,因為在此處粒子速度最慢。因此滿足對應原理。
基態的機率密度集中在原點。這表示粒子多數時間處在勢阱的底部,合乎對於一幾乎不帶能量之狀態的預期。當能量增加時,機率密度變成集中在
所有跟帖:
•
手指要选在弦的适当位置,稍有不当,要发出与琴弦固有频率不同的声响却是十分困难的,此时弦上各点的振动状态十分复杂、混乱,即使振动起
-marketreflections-
♂
(1310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7:35:36
•
基態 粒子多數時間處在勢阱的底部 狀態能量等同於勢能 駐波
-marketreflections-
♂
(261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7:41:10
•
驻波形成特点:波的能量不再作定向传播,只能是动能和势能的不断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相对核的势能之和( 机
-marketreflections-
♂
(4178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20:04:01
•
回复:基態 粒子多數時間處在勢阱的底部 狀態能量等同於勢能 駐波
-marketreflections-
♂
(1823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20:20:46
•
而振幅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相干波叠加产生的合成波就形成驻波, 类似绳子两头(牛熊,两个方向相反的波)被固定了,cup wit
-marketreflections-
♂
(130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