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个人中心好友消息 点播单(0)退出帮助 博文 博客[发博文] 相册[发图片] 音乐 播客[上传] [录制]个人资料修改
登录密码修改
点击此处返回自己的博客、相册、音乐、播客、个人中心。有新消息!通知纸条好友邀请博客评论相册评论播客评论评论回复留言垃圾箱邮件提醒综合 博文 博主 图片 音乐 视频 播主 论坛 新浪吧 圈子
最终幻想--东方文化复兴
http://blog.sina.com.cn/final[订阅][手机订阅]最终幻想x博客 相册 音乐 播客 个人中心 首页博文收藏博客圈字体大小:大中小 正文 我们要创建系统物理学(2006-03-29 22:16:36) 分类:文化复兴之科学观
文摘:知识的作用并不只在实际应用,理解科学知识本身就对人的智慧,对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有好处。因此,我们要理解物理学,让它起到真正的精神食粮的作用。物理学自身也发展到应当理解它,对它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了,我们要用具体实用的辩证法,用系统哲学去“引导”物理学,我们要创建能理解物理学的系统物理学,这同时也能使具有片面性,显得形而上学的物理学变得辩证,变得全面,变得更加正确。而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物理学,我们才可能使社会科学与物理学联系起来,进而使不太科学的社会科学也染上科学的味道。
在我读中学与大学的时候,我总想理解我所学的知识,尤其想理解物理学,理解物理学那些公式,那些规律。因为我觉得只有理解了这些规律,这些知识才真正地融进了我的心灵,我的心灵才真正得到了知识的营养。知识就是人的精神食粮,理解知识就是消化精神食粮,食粮只有被消化了,才对人的身体有营养,精神食粮也只有被消化了,才对人的精神有营养。
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是属于没被人类真正消化或理解的知识,自然科学的理论只是还原到现象的水平上,为人类的实验所观察到,但并没升华到常识的水平上,为人类的体验所感受到。能为人们的实验认识所接受的知识就可以有应用的价值,而只有为人们体会到的常识认识所接受的知识才是真正被消化被理解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精神食粮,才可以对人类精神素质的提高,对人类智慧的提高,对人类走向大彻大悟的得道境界产生积极的作用。
现代自然科学的书本,只是从实验现象的层面告诉我们规律是什么?或者用数学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规律与另一个规律的关系,并没从常识的角度,或从哲学常识的高度告诉我如何理解这些规律,如何理解这些知识,我们只知道这些规律是什么,却不知道这些规律本质上是什么?
我想物理学研究除了应用研究外,也有无法进行应用的研究,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研究黑洞,研究四种力的统一,应当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就算我们研究清楚了黑洞,难道我们就能利用黑洞吗?我想人类还没远达不到这种技术能力。甚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现今人类来讲,也都谈不上有什么明显的应用价值。
所以物理学的有一部份或很大一部份的纯理论研究,并不是为了具体的应用,不是为了创新技术服务,而是纯粹地为我们理解这些物理现象服务。而要真正地理解现象,那最终还是要上升到可与常识类比,能用公理性的哲学解释的层次上。数学方法只是定量描述现象,并不提供对现象的理解。
那些理论物理学家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他们所建立的理论呢?理解物理学并不等于科普物理学。物理学上科普实际上是将数学语言表述的知识翻译成文字语言表述,它并没真正从常识的水平上解释知识的意义。科普物理学有时也打比方,但那种比方只能帮人大概地领会一下物理学概念的意思,因为科普物理学所进行的类比思维并不严格正确。比如,爱因斯坦为了科普一下他的相对论,就打了一个恋人谈恋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的比方,这个比方虽然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时间变短的意思,但恋人谈恋爱与物体速度近光速运动,所产生的感觉上的时间变短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两者没有可正确类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在实质上并不是一回事。因此我们不能用恋人谈恋爱所体验到的时间变短这样的一个常识,来解释相对论规律,它只是可以让我们明白时间变短是什么意思。
对力的本质认识,应当首先将力看成是客观实在的力物质,是物质系统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物质。比如人际之间交流的商品也可以说是一种力物质。一个人将自已的商品送给另一个人,这个人实质上就输出一份劳动力(因为商品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而另一个人就得到了一份劳动力,输出了劳动力对输出者来讲,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份反劳动力,而输入了劳动力,对输入者来讲,就是得到 了正劳动力。正劳动力与反劳动力,实质是同一的,于是在这个商品交流的作用过程中,作用劳动力与反作用劳动力是大小相等的。我想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一种最直观的理解吧。人际之间的商品交流与物体之间的力交流是一一对应的,在这两者之间进行的类比就是正确的。物理学家们在科普物理学的时候,如果能这样正确地打比方,那实质上就是在做系统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但并不理解它创立的理论,他并不能找到一个为大家认可的常识或理论来正确地类比相对论。我认为我终算是理解了狭义相对论,物体速度可类比系统的功能强度,物体的运动空间收缩可类比系统的结构空间的密度增大。系统的功能强度增大会导致系统的结构密度增大,是系统论的一个常识;类比地,物体的速度增大当然就可导致物体运动空间收缩。
弱电统一理论是一个得了诺贝尔奖的理论,我不知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否真得理解了他创立的理论。我总想通过化学反应来类比基本粒子的反应,从而理解所谓的弱电统一。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物所进行的交流就是电子交流,于是电子是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物质。当然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还向环境吸收或释放了热量,这个热量就是化学反应体系与环境体系之间相互交流的力物质。
现在我们来看B衰变反应,中子衰变释放出了中微子,电子,然后这些释放出来的东西被另一个质子获得,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相互作用过程了。在中子与质子之间进行交流的力物质显然应当是中微子及电子了。如果中微子没有质量,那么它就是一种纯的力物质了。而这个反应体系也应当与环境进行了一种交流,所谓的W,Z粒子应当是这个反应体系与环境交流的东东,相当于化学反应体系中的热量。所谓的弱电能统一,从本质上讲就意味着W,Z粒子是环境空间中的光能量质变来的。我想请教这样理解弱电统一是不是可以,是不是与弱电统一定量的描述不矛盾。
整个物理学可以说是关于事实的数学描述,是一种定量的描述,谈不上是本质性的解释。本质性的解释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上升到辩证法的高度。对事实光有描述,而没有解释的理论是不完整的,上能达到哲学高度,下能与事实相吻合,这样的理论才是完整的,才是真正的有发展前途的理论。物理学的数学形式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它还需要哲学解释。比如相对论的公式,测不准原理,德布罗意公式,都需要给出哲学解释。这些物理学理论只有得到本质性的解释,才可能被拓展,才可能与社会科学人类科学的现象相联系,才可能不局限于物理学领域;否则,这些物理学理论也就只能是物理学理论,没有更大的发展的余地。
数学方法是一种机械的方法,它对事物的描述机械,不全面,总是看到事物的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因此用数学方法写的物理学理论,不仅不具有解释事物的功能,而且在描述事物方面,也显得不全面。经典力学不全面,它研究物体连续性的运动,也只看到连续性的运动。量子力学也不全面,它研究基本粒子间断性的变化,也只看到这间断性的变化。经典力学研究物体连续性的运动,就看不到物体的间断性的变化,一遇到间断,在数学表示上就出现无穷大,而对无穷大的理解,也是那么的不灵活,无穷大就直观地理解为无穷大,不会将无穷想成是质变的标志。量子力学研究间断性的变化,就只看到量子跃迁,看到电子在空间位置几率性出现,比经典力学还绝,量子力学干脆就不承认粒子有运动的连续性,不认为粒子有具体的运动轨道。真正合乎客观事实的研究,真正全面的研究是要照顾到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看到物质运动的连续性,也看到其间断性。然而物理学做不到这种研究,其根本原因是它的方法论工具---数学工具是机械的,是形而上学的。
绝的是,一些物理学家看不到事物的两个方面,就甚至否定能看到事物两个方法的辩证法,他们不知道哲学常识与事实一样是不能轻易否定的。事实(确切地说是反映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是科学之母,哲学常识是科学之父,它们都是科学理论的源泉。围棋下到常昊那样的一流水平,就好比物理学发展到现在的高度,就围棋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来讲,常与李也就差不多,但常总是下不过李,这就要到围棋外找原因,看李那个沉静的样子,就会使人想到哲学家,无怪乎大家管李叫石佛,石佛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超一流的棋手,就是因为他有哲学性格。
物理学的种子是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与客观实验交配的产物。物理学在低级的水平时,与哲学智慧这个父亲关系不大,更依赖客观事实这个母亲,就如人十月怀胎,幼儿时的哺育,主要是母亲的事情一样。然而,当物理学快要成熟为“成人”时,父亲的教育作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就会有象我这样的系统哲学研究者跑来管物理学的事情,来“引导”物理学。物理学如果能接受系统哲学的引导,那它就会象突破一层窗户纸一样,进到一个新的发展境界。原来的那种形而上学的物理学,就会长上辩证法的双眼,就会有“系统物理学”的新境界。原来的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就不会只局限在物理学的圈子里,而能通过系统物理学的“理解”,摇身一变,变为能解释社会现象的系统科学理论。
一般系统有一个基本的演化规律,这就是系统是先经历数量性的功能性的发展,再经历质量性的联系性的发展,最后到综合性的直至统一性的发展。
什么是数量性功能性发展?就是通过与环境进行功能性的有效交流,增长系统元素数量的发展。物理学系统的数量性发展就是通过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这个环境进行有效的交流,不断地增长物理学理论数量的发展。 什么是质量性联系性发展,就是使元素获得新的环境因素的有效联系,而变成更大元素的发展,或元素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系力求组合成更大元素的发展,牛顿理论发展成相对论理论就是牛理论与光速不变这新现象结合而变成相对论这个更大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个更大的理论就是由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两个相对小的理论联系而成的。 什么是综合?就是使系统核心的部份联系起来,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而非核心的部份团结在核心部份的周围,以致整个系统是有整体联系的系统。具体到物理学这个系统来讲,就是力求将核心的物理学知识,即关于四种力的知识统一起来,以致整个物理学都可以用统一的一种力来解释,超弦理论就是属于这样的综合。
不管是数量型发展,还是质量性发展,还是综合性发展,都是属于量变,只有最后的统一性发展才是质变。质变与量变有什么不同呢?具体到物理学这个系统来讲吧,物理学的量变,都是数学型的物理理论的变化,建立物理理论是用数学来建立的,将理论发展成更大的理论是用数学来推演的,将不同的理论联系成更大的理论,也是用数学语言,将四种力统一成一种力则是数学上的统一。
物理学发展到现在,各个理论之间是有了很大的关联性,并已经开始了统一物理学的工作,这意味着物理学已经接近完成量变,已经临界真正的成熟,已经处在要捅破那层窗纸的质变时刻。所谓统一性发展,就是在在本质上统一地理解物理学的全部理论,也就是给出这些理论哲学意义上的统一形式。给出这些理论数学上的统一形式,那还叫综合,因为数学只能给出描述,而不能给出理解,将四种力统一在一个数学公式中,并不意味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四种力的统一形式。
整体意味着本质,越本质的东西就越有整体性,越有统一性。数学智慧不是人类的本质性的智慧,所以它最多只能将事实知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的本质性智慧是哲学智慧,只有用哲学智慧去组织物理学的各理论,才可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本质上统一的整体。哲学语言显然与数学语言是有区别的,从用数学语言写物理学变成用哲学语言写物理学显然是一种质变了。
什么是系统物理学?就是用哲学语言确切地说是用具体实在的系统哲学语言帮大家正确理解物理理论的科学 。经典力学(热力学,动力学与波动力学)要重新理解,而相对论,量子力学,基本粒子世界,宇宙学,都要给出更正确更本质的理解, 所以物理学有多少大的分类,系统物理学也就有多少大的分类。如果说物理学的最高目的就是将物理学理论统一起来,也就是将四种力统一起来,统一到一个数学公式是或紧密相关的几个数学公式中,那么系统物理学的最高目的,就是打通各大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定性关系,并将这些物理学理论统一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哲学原理之下。
系统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叫做辩证对应方法的新辩证逻辑,它是属于系统哲学方法,而不是物理数学方法,它是属于整体性的联系性的系统思维,而不是具体性还原性的物理学的思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的色彩,使得中国人更适合做系统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系统物理学兴起,是必然的,因为它合乎知识体系的演化规律。物理学定量研究到足够程度必定要发生质变,质变到定性研究的高度上来,质变到对物理学知其所以然的高度来。一门科学对其研究的现象,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成熟的科学。而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物理学理论,我们才可能使社会科学与物理学联系起来,从而使不太科学的社会科学也染上科学的味道。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85)|评论(1)|收藏(1)|打印|举报
前一篇:走向神圣之神的起源
后一篇:人文科学性质的系统科学四个来源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发评论]
漫步天宇:
2006-03-30 21:45:34 呵呵,大几的?在还没有学好一门学科的时候,不能乱说哦,不能因为自己的数学不好就改成哲学了哦。还是好好学习吧。
博主回复:
发评论 随时随地抢沙发! 心动开奖分秒有礼物
用户昵称:
插入表情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匿名评论 验证码: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博文 浅谈酒店演出活动策划
阿帅
大碗儿……小碗儿……
翠绿儿
生态旅游养生曹展著的爱如故乡
caoxiaorong1618
盛宴中国队帅哥 1
hiro
在阿尔卡特与中国电信大发展的
825711wlgt
皇帝蟹敞开了吃
一颗红星头上戴
蜜獾大战咬死吞吃毒蛇
实拍科莫多巨蜥活吞猪
日本乡间稻田美景
00后型男潮女街头约会
查看更多>>
推荐博文 澳洲16岁小妹妹出格出镜出名
金凯平
量少,但可以更好!
四季风老板娘
易经风水经典
佛鸽_常鹤鸣
马鼎盛:中国在大气层拦截导弹
starbase001
中国海军航母大型护卫舰已经呼
38junlaoz_x01z6
去潘多拉制造我的阿凡达
李舜
要明白我爱的或爱我的人
月亮在岭南
许宏涛取保候审也不能再搞足球
郝洪军
港媒感叹:大陆反导试验成功美
njhjdb_sm998
猜测:此次我国试验陆基中段反
金戈铁马入梦来
查看全部>>
谁看过这篇博文 暂无访客。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9510567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