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9 东山法门

来源: 不换肩200 2021-10-19 06:45: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795 bytes)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第二章 东山法门

第一节 吉州退贼

达摩佛学院第四任院长道信大师,姓司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河内,这个河内可不是现在的越南河内哦,它是今天的河南沁阳县。后来道信大师随着家人迁到了蔪州广济县。
道信大师小时候非常聪明伶俐,简直就是神童级别,四岁的时候,当别家的宝宝们边流着鼻涕边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放嗲时,我们的道信大师就已经上了私塾,进了国学班。道信大师对于孔孟老庄之书,非常爱看,而且读书速度很快,别的同学要几个加起来才能有他一个人的阅读量。道信大师在私塾时,就很仰慕佛教大乘空宗的解脱法门,每当看到经文,或者听到僧人念诵佛经,都感觉非常的熟悉,就好像自己以前学习过一样。看来,道信大师生来就和佛法有缘啊。


因为道信大师仰慕佛法,于是在他七岁的时候,来到了本县的济北寺出家,当了一个小沙弥。既然出了家,肯定要拜个师父的。可是道信拜的这个师父,根本就不遵守寺庙里的规章制度,不是迟到早退,就是抽烟喝酒,要不就是经常翻墙出去逛集市。更让人烦的是,还经常和来烧香拜佛的美女打情骂俏的。道信大师虽然小小年纪,可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就去劝说师父。可是,你个小屁孩的话,师父那里能搭理他呢。道信大师没有办法,只好看着他爱干嘛就干嘛。可是道信自己却从不跟师父学这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坏毛病的,而且自己偷偷地坚守佛教的一切戒律。这还不算,道信还是个非常有心机的孩子,他一边自己偷着自学,一边不动声色的四处打探消息,看看那个地方有高明的师父,自己好找机会转学。这样一直过了五年,师父都没有发觉自己的小徒弟是个乖孩子。
又过了两年,僧璨大师来到舒州皖公山隐居,道信听说后,立马就一路寻问了过去,寺庙里那个老师,太垃圾了,正好离开他。道信最终找到了僧璨大师,并在他的佛学辅导班里前后刻苦学习了十年,终于得到了僧璨大师的衣钵,并被委任成为达摩佛学院的第四任院长。
道信大师找到僧璨大师后,曾经问僧璨大师道:“如何是古佛心?”
僧璨大师答道:“汝今是甚么心?”
道信回答说:“我今无心。”
僧璨大师笑着道:“汝既无心,诸佛岂有耶?”
道信一听,马上就明白了,于是顿息疑情。从此以后就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近六十年。这个不得了啊,几十年来晚上从不睡觉,一直打坐。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啊。由此可见,道信大师的修持功夫那是非常厉害的。而且道信大师神态威武奇特,常常低眉垂目,不会正眼视人,因为如果道信大师睁眼正视某人,这人一旦和道信大师双目对视,没有不感到惊悚万分的。看来,眼神都能杀人,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话啊。
道信大师牢记师父僧璨大师的留言,要努力找块自己有完全产权的地皮建个佛学院,才能使禅宗专业在自己的手中大放光芒。看来,算是天遂人意。这个时候,国家的大环境正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称帝,立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2月,隋军进入健康城,俘获陈后主,南朝陈国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9月,隋朝派出使臣安抚岭南,岭南诸州悉归隋朝,至此,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中国长达200多年的战乱分裂局面。
隋文帝因为有高僧预言自己会做皇帝,所以当他真的登基后,对佛教非常的崇信,并且于公元581年,亲自下诏,邀请那些隐居的僧侣出山,并且听任老百姓出家。而且:写佛经四十六藏十三万卷,修治故经四百部;造金铜檀像六十余万尊,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万九千余尊;崇缉寺宇五千余所;译经五百余卷。


他的儿子隋炀帝继位后,对佛教也是大力扶持:为文皇、献后于长安造二寺二塔,立别寺十所,修治故经六百十二藏,记九十万三千五百八十卷,修治故像十万一千尊,铸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六尊,度僧一万六千二百人。隋炀帝甚至还从智者大师受戒,成为佛家弟子。
隋朝虽然仅有二世,却使得佛教在隋朝重新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后来接班的唐朝,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都很崇信佛教。
在这种大环境下,道信大师觉得时机到了,便依照师父的留言,带领徒众下山去开辟弘传禅法的根据地,看看能不能弄到一块完全属于自己产权的地皮。但是,要弘法,首先要取得合法的身份,那个时候的僧人,除了剃须出家,还要受戒,还要得到佛教协会的认可。这样,你才是一名正式的僧人,你才有合法的身份,你才能以僧人的身份四处活动。而僧璨大师也好,道信大师也好,都是属于在非法辅导班里上课传授的,好在国家在这个时候广度僧人,也允许老百姓自由出家。于是道信大师的首站便是吉州。当然,首先是要在城里找个寺庙登记注册,解决自己的僧人身份和户口问题。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37岁的道信大师带领一些自己的徒众,来到了江西吉州。
不过,道信大师运气似乎有点不好,吉州此时已经被一个叫做可达寒奴戮的人,带领一伙数量颇多的土匪围困了七十多天,可达寒奴戮,一看名字就可知是个少数民族人氏。最要命的是,城里的井水也喝光了。外有强敌,内无水源,整个吉州,从上到下都陷入一片恐慌当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道信大师一行找个机会进入了吉州,然后在寺庙里安顿了下来。不过,当道信大师安顿下来后,城里的百姓,一下就发现原来干枯的井水,又开始冒出水来了。
吉州的刺史得到报告后,赶紧跑了过来,看来,刚进城的这伙人,简直就是神人啊。
见到道信大师后,刺史大人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立马就上前叩拜,并且问道:“这伙土匪要怎样才能退去?”城外的贼人,才是刺史的心头大患啊。
道信大师道:“出家人是不会过问这些世俗之事的。”道信大师心想,我是来寺庙登记注册解决身份户口问题的,退贼这种事情,有军队有衙门,怎么说也轮不到一个出家的和尚来干啊。


这可不行,刺史心里着急了。这伙土匪一旦攻破城池,全城的老百姓要遭殃,自己府上积攒的那么多的钱财,还有十几个过门没过门的妻妾,那不全是他们的了。外无援兵,旁有悍匪,看来于公于私,自己都得厚着脸皮去求这个和尚了。没办法,这也是目前自己唯一看得到的救命稻草啊。

刺史再次跪在道信大师面前,痛哭流涕道:“大师啊,一旦城破,满城的老百姓都要遭受痛苦啊,那可真的是要生灵涂炭了,大师不能见死不救啊。上天有好生之德,佛家以慈悲为怀。还望大师想个招出来对付城外那帮土匪啊。”刺史说得情真意切,鼻涕眼泪俱下。旁边的人一看,也噼里啪啦跟着跪下了一片,个个声泪俱下,央求道信大师想办法退贼。
道信大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刺史说道:“你们都去念摩诃般若经吧。”
刺史一听,有点迷糊了,念经就能让这帮悍匪退去?
“念吧。”道信大师望着满脸狐疑的刺史,似乎看穿了他的担心,带头领着诚心的徒众念了起来。
刺史一看,赶紧命令全城的所有人,都跟着道信大师他们诚心的念诵摩诃般若经。一时吉州城里经声飘荡,慈气密布。
城外,土匪的老大可达寒奴戮正在做战前动员:“弟兄们,守城的官兵已经被我们打得七零八落的了,而且城里已经断水很多天了,不用我们打,就是渴,他们也早就渴死很多人了。他们水都没得喝,还有战斗力吗?所以,等会儿弟兄们鼓起勇气,一定能攻破城池。进了城,里面的钱财和美女,就是我们大家的了。”老大的话分析得合情合理,土匪们一阵欢呼,就要准备攻城。
就在这时,一阵阵念经声异常整齐划一的从城里传了出来,土匪们听后,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听这声音洪亮高亢,好像不是要渴死的人能发得出来的。土匪们望着城墙,正在纳闷间,忽然,城墙上似乎有神人在那里把守,而且这些神人一个个高大威猛,英气逼人。土匪们这下都有点慌乱起来,哪个还能壮起胆子攻城呢。于是,大伙赶紧对匪首可达寒奴戮道:“大哥,看来城里边来了高手帮助他们啊,官兵咱们能对付,可是要和神人作战,那不是找死吗,咱们是不是先撤退再说?”不用身边的人说,可达寒奴戮看见城墙上的神人,早就心虚了。手下人一说,正好有个台阶下。于是,可达寒奴戮赶紧带着土匪们悄悄的逃走了。
土匪们逃走了,这一下吉州那是全城轰动啊,大家都把道信大师当做佛菩萨一样的看待,道信大师也由此而名声大振。
 

第二节 开法破头

道信大师在吉州念经退贼后,整个吉州地区的局势逐渐平定了下来,道信大师也在城里的寺庙里登记注册,取得了佛教协会的认可,解决了自己的僧人身份和户口问题。既然目的已经达到,道信大师于是决定到衡岳去。
道信大师一行人在前往衡岳的途中经过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市,在城里歇脚的时候,城里的群众一看,这不是在吉州念经退贼的道信大师吗。消息一传开,道信大师一帮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脱身不得。城里有名的僧人和有名望的信众来了一大帮,都是代表僧侣和群众来请道信大师留在江州传法的。
所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都已经到了江州,那就正好在此地开个佛学辅导班吧。只要有人肯来学习禅宗专业,在哪儿上课不都是一样的吗。再说了,看这个架势,自己那里能走得了。于是道信大师就留在了江州,并且在庐山大林寺办了一个佛学辅导班传授禅宗课程。没想到这一住,就是整整十年。
道信大师老是在庐山待着,别的地方的僧人和信众就有意见了,哪个地方的人不想请几个名人到自己的地盘上搞点活动造点声势呢。于是,蕲州的僧人和信众派出代表,来到庐山,请道信大师来到隔江而望的黄梅县众造寺传法。
道信大师当然愿意啊,又可以在别的地盘上开办佛学班了,何乐而不为呢。
道信大师来到众造寺后,一天闲来无事,一个人顺着山道在山里散步闲逛。无意中看见不远处一个叫住破头山的山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深林幽邃,怪石突兀。而且更为神奇的是,整个山头上竟然有紫云覆盖,这是个非常难得的祥瑞之兆啊。道信大师忽然感到,这座山头应该就是自己要买块地皮修建佛学院定居下来的地方。
于是,道信大师马上收拾行装,自己一个人来到了破头山进行前期的考察工作。这个时候山上还没有住的地方,道信大师一个人趺坐在一块大石上,到了晚上,山上的很多猛兽都跑出来围绕在道信大师身边,道信大师知道他们不会伤害自己,所以一点恐惧之心都没得。相反,本着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道信大师端坐在那里,非常正规的为这些猛兽讲法受戒,就好像在佛学院里给学生上课一般。说来也怪,这些猛兽受完戒后,一个个就自己走开了。
黄梅县的僧侣和信众们得知道信大师要定居破头山,都非常高兴,终于有名人要定居在自己的地盘上了。于是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在破头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来让道信大师主持。这座寺庙修建好后,取名正觉寺,也就是现在的四祖寺。
读者诸君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座正觉寺,它可是中国禅宗禅师们所拥有的第一座有完全产权的寺庙。道信大师以前的菩提达摩、慧可大师、僧璨大师以及他们的同学们,都是“行无辙迹,动无彰计。”四处游方,居无定处。过的几乎都是苦行僧似的生活,就是传法,在正统佛教界眼里,那也是属于非法传教的。但是,道信大师现在修建寺庙,使自己安定了下来,并且拥有合法的传法资格,这是破天荒第一次。正因为如此,中国禅宗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块传法根据地。并且,就是这块小小的根据地,成为星星之火,确保了禅宗在往后千年的岁月中,经受住了各种风吹雨打,进而傲然燎原。
道信大师有了正觉寺这个根据地后,立即大刀阔虎的干了起来。
首先,达摩佛学院的几任院长,因为各种原因,多修头陀行,门下没几个弟子。但是道信大师有了正觉寺佛学院这个根据地,所以能广收门徒,并且利用寺庙来向大众传法,也是极为方便,不象从前,要找达摩佛学院上课,地方难找,老师难寻。
其次,道信大师新开的佛学院,不止学习禅宗课程,而且对于天台宗和三论宗的相关课程,也纳入了教学大纲。并且第一次将授菩萨戒加入到了禅宗,形成了戒禅合一的新风气。
再次,道信大师不但要求学生们学习要认真努力,更要有实际的修行功夫,也就是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真参实修。道信大师敦敦教导所有的学生: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疗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由此我们也可以一窥道信大师的禅学思想。
最后,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为开创性的是,道信大师在禅宗史甚至是佛教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农禅结合,第一次要求僧人们要参加劳动,要开荒种田,挑水劈柴。第一次要求寺庙和僧人们在经济上要自给自足,要自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这项举措,不仅是破天荒的,而且就是因为这个举措,才使得禅宗能在日后的各种灭佛运动或者是各种打击中存活了下来。以后的禅宗不管怎样变革,禅僧要参加劳动,要确保自给自足这点,都是作为禅门修行的最基本原则保留了下来的。
自耕自足,自食其力。这是中国禅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湮灭,并且在中国数次异常残酷的灭佛运动中得以独存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其实“自耕自足,自食其力。”不仅禅宗人士应该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更应该如此才是。
佛教从创立之初,包括释迦摩尼在内,都是以乞讨为生,僧人们从不劳动,已经成为定法,但是道信大师第一次彻底的改变了这点。这在当时,那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啊。当佛教别的宗派纷纷在各种场合批评这种僧人要劳动的举措后,最终,那些依附别人,要靠乞讨才能生存的宗派,几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灭了。历史,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道信大师在破头山一待就是三十几年,因为道信大师禅法高深,而且对佛教改革很有魄力,所以影响非常大,“诸州学道,无远不至。”这就使得道信大师的正觉寺佛学院学生达五百余人。就连当地的刺史崔义玄,也亲自跑到破头山来礼拜道信大师并咨询禅宗课程。

不过,人多了,道信大师就感到了教材的短缺,因为以前的几任院长都是只靠着一本四卷本《楞伽经》来给同学们上课,学生少倒没什么毛病,可是学生数量达到五百多人后,教材匮乏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于是,道信大师决定增加教材,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参加考试。首先,道信大师自己写了《菩萨戒法》一本,作为破头山佛学院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们时时背诵,一旦有违反者,轻者扣学分,重者直接开除学籍。另外,在众多的佛经中,道信大师挑选出了《文殊说般若经》,作为和四卷本《楞伽经》同等重要的教材,让学生们认真学习,因为以后的毕业考试,试题全部都会来自这两本经书,你不认真复习,就别想考试过关。最后,道信大师担心有些学生脑袋不好使,学习教材抓不住重点,于是,自己又结合四卷本《楞伽经》和《文殊说般若经》亲自撰写了四千多字的学术水平极高的佛学论文《入道安心方便法门》,作为辅导材料,免费印刷给全体学生学习。这样一来,整个佛学院的学习氛围那是空前浓厚。有顶级的教授指导,有优秀的教材学习,更有出类拔萃的辅导资料观看,哪有不好好学习的道理?哪有考不及格的可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