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免死券杂谈》

来源: 沙夫 2020-11-19 02:34: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0849 bytes)
古时候文人学子对于出仕做官有一个不成文的风向标,即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就去做官,若世道不济、党祸滔天就回归山林吟诗作画,只为是不愿冒出卖良心、被人陷害的风险。
 
1357年,朱元璋还在野时,有个老儒叫朱升的,因为献上了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霸”一策为明朝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而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和重用。
 
能出此策的当然不会是凡夫俗子,朱升见功成就萌生了退隐的念头,不愿久呆于朝廷中。朱元璋挽留不住,就垂问朱升之后,想让其功荫及其后代。没想朱升老泪纵横叹道:儿子倒是有一个,只是不谙世道,不惯于官场,怕日后不得善终,所以不愿让他出仕。
 
朱升不仅不让儿子做官,为了给一家独苗血脉保个险还跟皇上要了一纸免死券。
 
朱升其子朱同一开始倒也守得住寂寞,四十岁前确是不出为官。但后来因为编纂《翼运绩略》成绩显著,不免就有点飘飘然了。先是做了郡学教授,后来又升迁为礼部侍郎。
 
没想到,升迁此官不到一个月,就因户部官员通同作弊,使得六部官员都受到了牵连,全部被诛杀。朱同也因受到诬告而一同伏了法。即使有免死券也不得脱逃。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了,命运的周折让人唏嘘不已,朱同还是没能继承到其父的智慧。
 
其实从政做官,虽然各人有各人的目的,但官场历来就是个是非之地,恋位不去,尤其是高官之位风险更是大了去了。一般而言,功成身退,实现了抱负就该隐退归田,方能得善终。即使在西方,政见完成或政见不合,为官之人都会飘然挂冠而去。以官职为终身职业几无善终者。
 
要看其时的世道,世道昌明时与官场腐败时是大不一样的。
 
这犹如我们生活的社会境况一样。公平自由的文化环境与逞强凌弱的文化环境,人们一定会用不同的处世之道去面对----或进或退。
 
那么该如何分辨一个社会文化的优劣?这里也有一“免死劝”:只要看一看正直的人是否成为被人啧啧称道的珍稀品种就知道了。
 
无论是官场中的还是职场中的朋友,都该看一看。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