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画的角度说说我对诗的格律问题的理解

本帖于 2011-05-25 09:44:41 时间, 由版主 笑比哭好 编辑

看楼下关于诗的格律的问题讨论,很是受益,我赶紧拿着小本本作记录。对于杂谈的几个大诗人非吾,松风阁主和阿方,我很是葱白。因着中国画的诗书画印于一体,我一直很想向大诗人们请教学诗,这无疑对我的绘画有帮助,于是上次碰到问题我就向非吾讨教,非吾也就认真起来,大概是不想误人子弟吧。其实呢,我对诗的格律问题真不懂,我想从绘画的角度谈谈我对格律的理解,跟大家讨论,请大家指教。

 

就艺术而论,评价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它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是否能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我想这应该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真要苛求相像,那就用照相机好了,何必用画笔呢。

 

就国画而言,尤其是写意画(工笔画又略有不同),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那么对于诗来说,我想应该是大同小异,一首诗是否是好作品,要看它是否感人,看它的激情思想,其次才看韵脚格律等。太注重韵脚格律 必然会捆住诗人思想的翅膀,一首诗如果格律严谨,四平八稳,但没有激情,又如何能感动读者?但是格律又是写古诗的基础,不能完全不顾。这就像学画画,用笔构图是学画的基础,追求神韵是更高的层次。扎实的笔墨基础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而神韵就需要画家的灵感天赋了,有时我觉得后者更难能可贵,因为笔墨基础只要肯花时间下功夫就能得到,而灵感天赋就不是一般人努努力就能有的了。写诗也是如此,学学格律这种基本的东西还是必要的,但不能被它束缚住,一首韵味十足又感人的诗靠的是从诗人心底迸发出的激情,再加上深厚的功力。

 

浅说几句拙见,向各位高手讨教。

所有跟帖: 

说得好啊,不过。。。 -非吾- 给 非吾 发送悄悄话 非吾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5:23:11

他狠!我怕下辈子变成杜蕾丝。。。。 -讲不清- 给 讲不清 发送悄悄话 讲不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5:25:12

介个神仙不会是博导吧?:) -枣儿~- 给 枣儿~ 发送悄悄话 枣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6:15:20

专业顶顶 -勤快的猫- 给 勤快的猫 发送悄悄话 勤快的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5:37:36

讲的好哦~~~有道理哦~~ -南极彩虹- 给 南极彩虹 发送悄悄话 南极彩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7:12:28

都是大师~~~学习,学习,再学习。 -把酒话桑麻- 给 把酒话桑麻 发送悄悄话 把酒话桑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7:24:31

俺决定专攻神似。。 -dingdongg- 给 dingdongg 发送悄悄话 dingdongg 的博客首页 (25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7:52:48

狠有道理,讲得很清楚 -松风阁主- 给 松风阁主 发送悄悄话 松风阁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8:17:17

格律是中唐才成熟的,此前的古诗律不严,现代诗更没有律。我的观点是 -渔樵耕读- 给 渔樵耕读 发送悄悄话 渔樵耕读 的博客首页 (334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19:06:03

是这个意思,律诗的难处还在今人没有大量时间去掌握大量的字迹其含义 -松风阁主- 给 松风阁主 发送悄悄话 松风阁主 的博客首页 (367 bytes) () 05/22/2011 postreply 20:55:49

说的太专业太棒了,我要保存起来好好学习 -金色的麦田- 给 金色的麦田 发送悄悄话 金色的麦田 的博客首页 (136 bytes) () 05/23/2011 postreply 00:20: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