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生,会写文字,大书生,心内有担当

来源: TJKCB 2015-07-31 18:07: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875 bytes)

读书爱智:侠之大者

(2008-12-23 09:18:08)

 读书爱智:侠之大者

 

    阿拉丁摘自云淡风轻

 

    1928年张石川导演的《火烧红莲寺》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狂潮,从此武侠电影成为中国电影中最具独创性的类型之一。在其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了四次创作高潮: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武侠电影刚刚接触大众,当时好像并未被看好;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张彻、胡金铨、李小龙为代表的传统武打电影进入高潮期,李小龙打入好莱坞的创举竖起了中国武术“艺术性”发展的里程碑;

    80年代开始以洪金宝、袁和平、成龙、李连杰、罗烈、甄子丹等为代表的百花齐放期,邵氏和嘉禾的商业运作手段,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不仅通过市场细分创造了各种不同风格,还带来了制作技术上的创新。

    再之后恐怕就要算到21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所引发的一系列“迎合好莱坞口味、展现中国文化”的高科技、高成本的武侠大片了。被人熟知的很简单的用真实武打来表现的武侠片大概存在于成龙刚出道那会儿,那时的武师如洪金宝都是科班出身有真本事的;而之后为了满足人们想象的空间,出现了现在程式化的通用表达方式,比如,头顶冒白烟的情况基本上是在修炼内功,中了毒一定会从手指逼出黑色的毒液或直接吐血,潇洒的男主角受了内伤就一般会从嘴角(一定不是中间)缓缓的留下一丝血,而坏人受内伤的表达就五花八门丑得多……

    再之后,如果没有被吊在空中飞的轻功镜头,或者双掌齐推就会发出各种烟尘飞扬并引发前方一棵树的被炸断的情节,就称不上现代的武侠的技术性标注, 

现在的武侠片看来大多没什么意思。

    而电视剧高密度的生产更引发了这种堪称厌恶的情绪。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的剧集们就像大公司的连锁店一样。其实这样的东西,天花乱坠的“武”了,却远不是“侠”。

    武术,是强身健体,武功,是个人修为,武侠,是影响他人。如李连杰的《霍元甲》。从习武打擂台到学会“点到为止”,从赢了比赛到赢了对手的心,再之后,有中山先生赠言“尚武精神”,因为他教会了全中国什么叫“自强不息” —— 这便是霍元甲从“武”到“侠”的转变。

 

    心怀家国天下,便不再仅仅是个武师教头。

    并非武者才有“保家卫国”的责任,鲁迅先生用一支笔就能做最快的剑,不是因为词藻多犀利,而是因为每个字里都含了血性。

    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曾说过,“小书生,会写文字,大书生,心内有担当”。这就是侠气,是郭靖誓死守卫边境的执行力,是文成公主入蕃后为西藏带来繁荣的决心和实践,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也是陈明远在《沁园春·咏石》的意气风发:

璞玉一方:切琢无疵,磨励发光!

岂怡红公子,命根惟系?

梁山好汉,天道周行?

烈火难融,狂风不倒,迸出齐天大圣王。

传千古,数几多宝库,龙窟云冈!

 

谁言铁石心肠?有热血沸腾涌满腔。

任离合悲欢,不动声色,

喜笑怒骂,皆为文章。

上补青天,下填沧海,焚身裂骨自刚强。

遂此愿,亦不枉平生,非梦一场!

 

    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他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或者仅仅说武侠的文化,却被商业元素们幻化成了一种浮躁的表象,哪些争过来斗过去的江湖恩怨,却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外壳。这就像广东人煲汤,精华融在汤里,却屁颠屁颠的捧回一些汤渣。

    因此谢晋导演说,导演应该心怀天下。其实任何职业任何人都该这样的,无论也许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但是相信心境不同了就会看到不同的世界。……积极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有时针锋相对,有时扼腕痛惜,这便如心底的一团火,烧起来了会让写的人痛,读的人也不轻松,但这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

补充:阅读资料《千古文人侠客梦北大教授陈平原用学术性的观点来解读金庸并引申至对武侠小说历史发展的探讨,并向史学家和文人们提出了发扬“游侠精神”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永恒的话题”。

                                                        (阿拉丁摘引)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