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陈思恭

来源: songshi 2011-07-23 22:02: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832 bytes)


大将陈思恭

未名河
 



南宋大将陈思恭 (--1131) 是一名真正的儒将。其卓智多谋、英勇善战、刻尽责守,
为南宋的建立和初期稳定立下汗马功劳。陈思恭深受南宋朝廷的倚重,他统帅的
「神武后军」当时是护卫中央朝廷的堡垒。尽管兵员不多,却常常被派往协助韩世
忠、张俊作战,先锋破敌。历史留名的功勋主要有: (1) 中兴十三战功的「太湖之
役」。 (2) 「明受之变」中代表韩世忠部,陈思恭统军率先到达杭州城。兵不血刃
解除苗傅、刘正彦兵变。(3)  协助张俊解决李成的叛乱。 陈思恭与岳飞、杨沂中
一同英勇作战,最后将李成击败。

 
一、  名相之后  身世成谜

陈 思恭是北宋父子名相陈恕(953-1011)陈执中(991-1059)之后。 陈恕(953-1011)
为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曾任参知政事。陈恕子执中(991-1059)是仁宗朝宰
相以清廉著称。执中独子陈世儒(-1079)官至国子博士,因被判参与谋杀生母,遭
诛。[注1,2,3] 陈世儒之子「以娶宗女补武官」,陈思恭"或是"陈世儒之孙。[注
4]  ( 也有认为思恭是陈执中弟陈执古的曾孙。[注5]   然而陈思恭为陈世儒之后
更为可信。)

因受陈世儒案的影响,陈思恭刻意低调。留下的文字很少,以致身世成谜。 这也或
许是《宋史》未能为他立传的原因之一。1131年陈思恭卒于军中。《宋会要辑稿》
有一制书,〈吴蔼以妻父陈思恭阵亡恩泽补承信郎〉。说明1131年陈思恭已有成年
的子女。以此推算,陈思恭1131年至少有四十岁左右。也就是说陈思恭1190左右出
生,  与韩世忠(1089-1151),张俊(1086-1154) 的年龄可能相当。

从陈执中-->陈世儒-->陈世儒之子「娶宗女」-->陈思恭祖孙系列,我们可以推断如
下。依据陈世儒在没有成人时陈执中故去(1059),陈世儒当年大约十五岁或更小。
得陈世儒大约1145出生。比宋神宗赵顼(1048-1085)略长。这应是可信的。"陈世
儒之子「娶宗女」"大约在1165-1170年后出生,然后陈思恭1190左右出生。疑问之
处是,世儒二十五以下生一子活到成年,世儒子二十五以下生一子活到成年,思恭
 二十五以下生一女活到成年 。三代紧扣,不是很易。但也还合理。

如果陈世儒之子「娶宗女」既是陈思恭,亦有合理之处。陈思恭可能在1175左右出
生。1131年至少有五十五岁左右。 疑问之处是,思恭年长韩世忠,张俊十岁,如何
能跟随他们到处征战。可能的解释: 陈思恭不曾为韩世忠,张俊下级,仅协助二将。
加上高宗短兵缺将,用"年长的"陈思恭亦是合理。韩世忠,张俊未必清楚思恭的真
实年龄。

不论如何陈世儒之子「以娶宗女补武官」。 陈思恭作为皇亲,他一直守卫在宋高宗
的身边。思恭子陈龟年(1130-),后来主管东宫春坊。也能说明这程关系。陈思恭是
南宋初排在 刘光世、韩世忠和张俊之后的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注6] 陈思恭之后(1131)
,他的位子应该是由杨沂中接代。而思恭的神武后军番号给了岳飞,应当有些意味
深长。陈思恭作战稳健,善用兵法,刻尽责守。是宋高宗 南宋初期重要将领 (刘川
豪, 南宋初期将领陈思恭)。

[注1]  (元) 脱脱, 宋史 苏颂传
[注2]  未名河,  北宋第一冤案。 未名河, 知县陈世儒是太湖人的骄傲。
[注3] 刘川豪, 南宋初期将领陈思恭
[注4] 《挥麈录》 记载 "世儒子后以娶宗女补武官,或云大将陈思恭即其孙,思恭
子龟年,尝为东宫春坊。"
[注5]  《宋人传记资料全文检索》陈思恭    ,阆州(四川?)人,陈执古曾孙。建
炎三年官神武军统制。
[注6] 王增瑜 在 <<南宋兵制>> 中说:   "刘光世、韩世忠和张俊3个地位最高的
大帅,分别统率3支兵力最多的部队,他们3军的番号分别是御前巡卫军、神武左
军和神武右军。神武前军和神武后军分别由王燮和陈思恭统领。后来王燮因镇压杨
么起义失败被撤职,他的1。5万军队拨归韩世忠,神武前军的番号随之取消。神
武后军在陈思恭死后,大部并入张俊军,番号也暂时取消。神武中军最早由辛永宗
担任统制,有兵6000人。绍兴二年(1132年)杨沂中出任神武中军统制,
兼提举宿卫亲兵,神武中军实际上成了高宗的宿卫兵。"


二、 「太湖之役」与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

陈思恭对南宋最大的贡献是护卫中央朝廷。然而历史留名的欲是「太湖之役」--帅
舟师败金兀术于太湖。 根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和《三朝北盟会编》,可以
大约了解「太湖之役」过程:   1129年,金兵攻取秀州城后,金兀术继续北返,途
进吴江(县), 直扑平江府。陈思恭舟师在吴江长桥伏兵,袭击金军后队船舶。获胜
后,主动退出战场,进入太湖。

「太湖之役」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与 韩世忠在长江上的「黄天荡之役」 "为南宋
抵御金国进攻,确立努力的方向"  即用水军优势,护卫南宋。 [注3]

金兵北返,应是水陆并行。然而金兵船队在太湖支流北上,可以与步兵,骑兵协同
作战。陈思恭的可能只有舟师3-4千人。 陈思恭舟师虽优于金兵船队, 但如果金兵
前军后援,陈思恭是难以取胜的。

「太湖之役」有「大捷」一说,也有「小胜」一说。 都是相对概念。「太湖之役」
的规模应该是清楚的。为数千人以上的大战。刘川豪写道: 在"当时宋军全面溃退之
际," 陈思恭主动出击获得胜利,意义重大。「中军系虏之民,闻兵至,皆为内应,
纵火焚舟。」 [注7] 刘川豪继续写道"可见当时金军中许多被掳掠的人民,适时地
对陈思恭的袭击行动进行呼应,使金军内部陷入混乱。"   [注3]

陈思恭袭击金军时,极可能是探得金兵分前军,中军,和 后军。 "中军"有掳掠的
民众。陈思恭放过前军,中军;专打后军。金兵统帅兀术 完颜宗弼, 还差点被陈
思恭俘获。(陈才训 刘景枝, 说不尽的金兀术 )。

「太湖之役」有没有"几获"金兀术,是学界的一个争论点。可谓由来已久,从宋朝
就开始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二 (宋) 李心传:"完颜宗弼去平江府时,
敌之后军泊吴江县下临太湖石岸险狭,统制官陈思恭以兵邀之,金人舟乱不整,思
恭小捷而退。熊克小历云,敌过吴江思恭以舟师邀于太湖击败之,几获乌珠此据张
汇节要所书也。以赵□之遗史考之乃不然,钱穆收复平江亦无此事。当更详考。"

其实陈思恭差点俘获金兀术是合理的!《金兀术赋》云:“宗王金兀术者,乃军事
统帅、重要宰执也。战场身先士卒,用兵胆略过人,。。。"  兀术亦每仗身先士卒,
亲冒矢石, 金兀术乃金国第一勇将 。回 撤时亲自断后,是勇将的第一选择。陈思
恭很可能料到金兀术在后军,所以出奇兵,望斩首。

金兵后军,应有相当的兵力。中军"许多被掳掠的人民",后军还要防堵随时可能的
逃逸。中军亦会有部分看守。

合理的解释是,「太湖之役」一开始打的非常激烈。金兵后军招架不住,金兵的"中
军"看守大部后援。"被掳掠的" 宋 民有机会"内应,纵火焚舟"。 金兀术可能已退
到岸边坚守。 宋军可能已包围了兀术。无奈"两个"时辰后,金兵前军将至。陈思恭
撤军太湖。金兵无力追赶。

如果陈思恭仅是追上金兵后军,放了几箭,打了几艘尾船。金兵后军应有能力抵抗,
"中军"看守无须后援,也不太可能有"被掳掠的" 宋 民有机会"内应,纵火焚舟"一
事。

学界还有一个争论点是: 「太湖之役」是不是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之一?  其实 这
一点并不重要。原因是当代学界普遍认为重要的韩世忠的「黄天荡之役」和 岳飞"郾
城之战"和"颖昌之战"都不在十三处战功里。而皂角林、胥浦桥战役鲜为人知,有时
被分别记录。

十三处战功的完整记录为: 南宋著名历史学家李心传(1167-1244)在《建炎以来
朝野杂记》一书中( 卷十九边防一, 总第507条)记述 "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

“自金虏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建炎三年十二月,兀术自杭

州分兵至明州城下,浙东置制使张俊拒之,小捷。四年二月,兀术还,过吴江县,

浙西宣抚使陈思恭以舟师败之于太湖,几获兀术。绍兴元年十月,兀术亲攻和尚原,

陕西都统制吴□出奇兵邀击,大破之,兀术中流矢二,仅以身免。四年三月,金陕

西经略使撒离喝犯杀金平,为吴□所败。十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败兀术游骑于大

仪镇,兀术遂不进。六年十月,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败伪齐刘猊于藕塘,降杀无

遗,猊挺身遁。十年六月,马军都虞候刘琦大败兀术于顺昌,兀术拔寨还东京,两

淮遂定。十一年二月,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宣抚判官刘琦大败

兀术十余万众于柘皋。三十一年十月,淮南置制使刘琦遣其将员绮败金统军高景山

于皂角林。是月,浙西副总管李宝败统军完颜郑家奴于密州之唐岛,斩其首。而步

司统制官邵宏渊拒虏于真州之胥浦桥,获捷。十一月,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谋军事

虞允文以建康都统制张振、王琪之军败金主亮舟师于采石。是岁,马司中军统制赵

撙复蔡州,鄂州都统制吴拱拒虏于茨湖,统制官王宣拒虏于确山。三十二年,镇江

都统制张子盖解围海州。此皆渡江以来中国胜捷之可称者也。乾道二年,蒋子礼执

政,遂以明州城下、和尚原、杀金平、大仪镇、顺昌、皂角林、胥浦桥、唐岛、采

石、蔡州、茨湖、确山、海州为十三处战功,而藕塘不与,非金虏故也。(二年八

月二十四日甲午降旨。)”

按照李心传的说法,"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在 乾道二年蒋子礼执政之前以有了。蒋
子礼改订了一部分。 "是岁,马司中军统制赵撙复蔡州,鄂州都统制吴拱拒虏于茨
湖,统制官王宣拒虏于确山。 " 算作一功, 而蒋子礼算作三功。 李心传的前段应
为正史。 后段应为参考 (当时执政者的意图)。 至少 陈思恭「太湖之役」 是中兴
以来十三处战功中"一功"中的"一半"。[注8]

李心传以“博参群书,多所考定”(邓广铭)著称,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
学态度和品质。李心传还认为:" (中兴大事记)张俊以孤军敢与金战而有明州城下之
捷,陈思恭邀击于吴县而有太湖之捷,牛皋邀击于荆南而有宝丰之捷,岳飞邀击于
荆南而有静安之捷,而韩世忠捷于镇江,敌势尤为穷蹙虽海舟无风天时未顺,而颐
浩固请幸浙西下诏亲征,兵势稍张而敌自是不敢复过江矣 。"

陈思恭「太湖之役」对南宋的贡献是开创性的。

[注7] 宋.王明清, 宋•胡舜申  "己酉避乱录", 宋文 "自余不从,竟已。及敌

过吴江,思恭不禀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乃中军系虏之民 。"

[注8]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九记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十二处战功

(玉海卷一三三「干道定十二处战功」所载相同):
(一)建炎二年十二月乌珠自杭州分兵至明州城下,浙东制置使张浚拒之,小
捷。
(二)建炎四年二月,金兵还。过吴江县,浙西宜抚使统制陈思恭,以舟师败
之于太湖,几获乌珠。
(三)绍兴元年十月,乌珠亲攻和尚原,陕西都统吴盼出奇兵邀击大破之,乌
珠中流矢二,仅以身免。
(四)绍兴四年三月,金陕西经使萨里罕犯杀金乎,为吴统所败。
(五)绍兴四年十月,淮束直抚使韩世忠,败乌珠游骑于大义镇,乌珠遂不进。

(六)绍兴六年十月,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败伪齐刘貌于藉塘,降杀元遗,
倪挺身遁。
(七)绍兴十年六月,马军都虞侯刘琦人败乌珠于顺昌,乌珠拔寨还,东京两
淮遂定。
(八)绍兴汁一年二川,准曲比抚使张浚,淮北宣抚使杨沂中,亡抚判官刘琦,
大败鸟珠十余万于拓帛(里)。
(九)绍典卅一年十月,淮南制置使刘琦,遣其将贝琦,败金统军高景山于巨
角林。
(十)是月,浙西副总管李宝,败统军完颜正嘉努于密州之唐岛,斩其首。同
月,步司统制官邵宏渊拒虏于真州之宵浦桥,
获捷。
(十一)绍兴卅一年十一月,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赞军事虞允文,以建康统制张
振,王琪之军,败金主舟师于采右。
(十二)是年,马目十军统制赵蹲复蔡州,郡州都统制吴拱拒敌于茨湖,统制
官王宣拒敌于确山。
(十三)绍兴卅二年,镇江都统制张子盖,解围海州。

 

三、 护卫南宋朝廷的中流砥柱

陈思恭作为皇亲,又懂军事(带兵)。受高宗器重是理所应当的。他的「神武后军」
统制,相当于京戌统领。从1929-1931年 陈思恭护卫南宋朝廷的鞍前马后防守路线
图,可以得到答案。

1128-1129 高宗在扬州, 以为北方不会立即进攻,思恭"出守江宁",为建行都做准
备。建炎三年二月,完颜宗翰奔袭扬州,高宗逃到江宁,撤往"平江" (苏州), 陈
思恭防福山, 为苏州正北。 又回防平江府。 高宗到杭州, 陈思恭守湖州, 乃杭
州正北。 南宋朝廷稍有稳定,陈思恭守明州(宁波),以防海上来敌。亦可接朝廷出
海避敌。可见 高宗对 陈思恭的器重。

建炎三年三月,御营司武将苗傅、刘正彦嫉妒宰相王渊升迁太快, 在杭州发动兵变。
逼高宗退位。 史称“明受之变”。 陈思恭在那段时间(或稍后)担任「御营后军」
统制,应该与 苗、刘相当熟悉。 “明受之变”开始,苗刘要把南宋主力「御营前
军」军权交给陈思恭,招致陈思恭拒绝。[注3]

后张浚主持平叛, 思恭与吕颐浩、刘光世、张浚、 韩世忠、张俊、马彦溥、 辛道
宗、永宗、汤东野、周札等一道率精锐,"同时进兵,以讨元恶"。

此次平叛所有的领兵大将都参与了。苗刘叛军必败! 然而高宗加上皇族都在叛军手
中,不能逼苗刘过激。谁为平叛先锋,陈思恭必然是最好的人选之一。 与苗、刘作
战或谈判,高宗、叛军均亦接受。 陈思恭到达杭州城外,船停在江河里,并不攻城。
只派两将下船安抚周围的百姓。 苗刘叛军见状,一两天后弃城而逃。解救高宗南宋
朝廷于无损。兵不见刃,孙子兵法之妙用阿!(很多文献分析与本文不同  [注9,10]。
)

这时的陈思恭军应是受张俊节制。被说成是韩世忠部的先锋。可能是因为韩世忠部
以勇猛著称,以韩部之名率先发兵召告天下更有利。[注3]

陈思恭另一主要功绩是协助张俊部解决李成的叛乱。 陈思恭与岳飞、杨沂中一同征
讨,英勇作战,最后将李成击败。因为张俊指示杀俘事件,思恭的名誉受到一定的
损坏。本文后节有一些讨论。

李成原为南宋知县。金军南下时,率众叛乱,此后叛服无常,雄踞一方。拥兵数万。


建炎四年(1130)十二月,"宋廷以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并将王躞所
统神武前军、陈思恭所统神武后军、及通泰镇抚使岳飞军,一并调归张俊节制,决
计尽快攻灭李成叛军。" (宋攻李成之战 百科名片)

在关键的筠河之战中,陈思恭统率骑兵,与杨沂中一起突击敌阵 ,两路夹击。岳飞
则率200余骑先出诱敌。 张俊所统领的中军步兵协同作战。李成的马进军大败,被
俘8000余人。宋军收复筠州。 再战宋军收复江州。"张俊全军继续追击,李成势穷
无计,逃奔伪齐。"

张俊当时为南宋统兵最多的将领。加上王躞军、陈思恭军、岳飞军,总兵力已是南
宋的半数。 如张俊失利,政权将很难维系。  "对李成作战的胜利,使南宋政权在
立足未稳、内外受敌、风雨飘摇之际,扫除了腹地的一大威胁,进一步在南方站稳
了脚跟。"  (宋攻李成之战 百科名片)。


[注9]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辛道宗永宗陈思恭总率舟师","余既去朝后数
日见邸报宿论功迁一官上曰:昨日城上望郊外水际有舟船火炬朕遣人坠城探之乃韩
世忠部下先锋陈思恭船泊水中不敢近岸去人问之但云:苗统制去也。未勤王兵乃如
此余曰:勤王兵不为无助只要他作声援如遣陈康国来及拘留小使之类皆是傥或兵至
夺下势必交战胜负固未可知设使战胜二凶必生奸谋以保护为名分守两宫勤王兵虽胜
如何措手相持不胜则祸变叵测矣。此国家利害也。如论臣寮利害则在城者甚危而难
为功在城外者甚安而易取名檄云:当与天下共诛之此虽大义然事。若至此虽诛何救
度诸人朝夕必来臣则去矣。望陛下试以此意谕之看有何说仍望速令分路袭击勿令过
江则难讨也。初四日求罢午闲报韩世忠部将佐陈思恭孙世询等至皆以尘土蒙面破裂
衣裳亦有面颊封药如。"

 
[注10] <<建炎复辟记>> 宋•佚名 "今者,吕颐浩因金陵之师,刘光世引步从之众,
张俊治平江之兵,韩世忠、张浚、禹、彦辅各领精锐,辛道宗、陈思恭总率舟师,
汤东野、周杞扼据要冲,赵哲调集民兵,刘海、李逮馈饷刍粮,杨可辅参议军事,
一行忠义、将佐、官属等,同时进兵,以讨元恶"。


四、 陈思恭为将

陈思恭精通兵法。卓智多谋,英勇善战,刻尽责守。无论是保卫朝廷, 还是对金作
战。南宋水军 第一功均属陈思恭。 即使是韩世忠的黄天荡之役亦可以说是受太湖
之役的启发。陈思恭不愧为南宋强大水军的主要创始人。

陈思恭因为祖上大案的关系,不愿抛头露面。如果不是靖康之变(1126) ,  陈思恭
可能仅是一武官参谋人员。宫中行走,与禁军或有些互动。平时练练武功,读读兵
书。

陈世儒被株后,朝廷或多或少有一点内疚。让 陈世儒之子「娶宗女」是为了保护老
宰相陈恭公(执中)的后代。陈思恭虽在皇家的庇护下生存并抚养后代。思恭能做的
事很少。国之大事也不能过问。那是文官的事。"罪臣"之后不能为文官。除了先为
陈世儒翻案,思恭不敢多想!仅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象其他官员的孩子一样科举入
仕。


思恭思考多于言语,幻想多于实践。逐步养成谨慎,内敛 的个性。不愿冒进, 刻
意低调。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陈思恭的相对平静生活被打乱。重文轻武的北宋,使皇族,
大臣的后代很少有懂兵的。这样一来陈思恭成为皇亲中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

这时的思恭不得不挺身而出,参与保护残留的皇簇。陈思恭的军事才能开始受到一
些关注。他应该只听命于皇上。保卫中央朝廷是陈思恭的第一要务。陈思恭的任命
都是被动的。他一般不愿主动请命。他从小就受贯(习惯)了别人对他的安排。心中
明白,但不肯抗争。 陈思恭应该是非常智慧的,而且个人武功极为高强。这可以从
他的行事特点中看到。

陈思恭开始 应该带过一些禁军。纪律比较好。后来他接受一些调拨过来的兵员,管
理上有些力不从心。陈思恭特点是精通兵法,卓智多谋。他不是行武出身---从基层
上来的武官。陈思恭是"武学生"出身,练过骑兵,水兵。智谋多于实战。常常以理
论指导实践。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为南宋的建立和初
期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前文提到保卫中央朝廷是陈思恭"工作"中心。所以不到朝廷最危急的时侯,陈思恭
的军队不会硬拼。也可以推测在这一点上,陈思恭有宋高宗的特许。

陈思恭为将的特点是稳健,精通兵法,重敌情,有主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
存实力。两兵相争时,勇敢杀敌。他的出奇制胜,穷寇勿迫,攻心取士,招招载入
史册。陈思恭虽然不是象韩世忠那样的猛将,但也是南宋非常缺少的儒将。后来居
上的岳飞拥有猛将儒将双重优点。陈思恭作为「神武后军」 的首位统制, 或多或
少在兵法应用上应该有一点点榜样的作用。

以下对 陈思恭的作战实例做具体分析 :

1。建炎二年夜袭金营(1128),金兵再攻河南,翟进约韩世忠夜袭金营,金兵有备,
被击败。 "又逢丁进误期,陈思恭先循" (宋史, 韩世忠传),韩世忠与金兵激战,
身上所中的箭矢像棘刺一样密集。战后,韩世忠似乎对陈思恭不满。 陈思恭当时作
为后军支持韩世忠部。如果陈思恭是韩世忠部下,陈思恭不该"先逃"。如果陈思恭
仅是友军帮忙,不能为失败负责。友军"先撤",亦可理解。 战后,韩世忠大怒。翟
进对韩世忠非常恼火。

陈思恭没有受处罚。"先循"一词在此用的很妙,是一个中性词。[注11] 陈思恭重敌
情,有主见!然而没有接韩世忠转移,可见其书生气重,不尽人情。乃官僚子弟的
特征。

2。“明受之变” 建炎三年三月。"辛道宗永宗陈思恭总率舟师",韩世忠部下先锋
陈思恭抵达杭州。船泊水中,等着! 不立即开战。  也可能是苗、刘派人去打探,
 陈思恭的人反尔问:苗统制走了没?  可谓 "穷寇勿迫"之一绝。苗、刘的大多数人
马都曾经是皇上的忠实卫队。表面上陈思恭要老熟人 "苗统制"带几个人逃命,不愿
相互残杀。陈思恭实际上以保卫宋高宗安全为第一要务。宋高宗希望陈思恭打一下,
苗、刘退的更快。陈思恭宁可稳健。结果是思恭兵不血刃,苗刘弃城而逃。韩世忠
追到福建斩之。

“明受之变”功劳主要是张浚,韩世忠的。陈思恭没有争功,也从不争功。陈思恭
讲规矩礼让。

3。「太湖之役」  是陈思恭 应用《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 的经典之作。陈
思恭 明白出奇制胜未必能获全胜。宋军需要能够快速撤离。在这里即可理解为"正
合"。太湖提供了"正合"的条件。南宋舟师完全可以用小的代价给敌军以沉重打击。
 前文已详细描述。

宋.王明清,《挥尘录.后录》「钱穆〈收复平江记〉」记载「太湖之役」前陈思
恭军的行动轨迹。  在平江府的周望听到传言,多数云: 金兵自越州原路返回金陵;
或从临安府北上当涂渡江而归,杭州没有金兵。乃派遣张俊、陈思恭去收复杭州 。


(这也可能是金兵有意放出的假情报。) 张俊、陈思恭走行近十天,才到秀州。说明
张俊、陈思恭不是太相信杭州没有金兵主力。 陈思恭又侦察到传言不实。 金兵北
上去金陵要经过湖州,北上去平江要过秀州。 张俊留秀州、陈思恭走小道埋伏在湖
州乌墩镇 。 二月十八日,张俊报金兵攻打犯秀州,俊统兵迎战,随后撤走。 在平
江的周望应该是得到了张俊的报告,金兵主力很强劲。陈思恭埋伏在湖州应该就是
要袭击 北上金陵的金兵。然而金兵没有走湖州。陈思恭然后去吴江,找到战机,打
了一个胜仗「太湖之役」。 [注12]


4。"李成事件 ":   陈思恭表现出英勇善战的一面。陈思恭与杨沂中兵分两路同时
以骑兵出击,大败李成军。 前文已详细描述过程。这时出了相当严重的「杀俘」事
件:  各方记载有所不同。须深入研究考证。  张俊应是先让杨沂中执行,杨沂中不
忍。 有文记载张俊后来改命陈思恭。

<宋史杨沂中传>「存中夜衔枚渡筠河,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
人。诸将夜见存 中曰:“战未休,降卒多,忽有变,奈何?非尽歼 之不可。”存
中曰:“杀降吾不忍。”诸将转告俊,竟夜坑之。」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明日,又战,俊疑其复叛,令思恭夜殪之,进力不
支,乃遁,俊随复筠州、临江军。"  刘川豪在 "南宋初期将领陈思恭"一文 的 116注
或有误。谓 " 宋李心传,《要录》,卷四十三,「绍兴元年三月庚戌」条,页780"。
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 "俊督锐卒追至城下贼力不支乃夜遁走遂复筠州临江军
所俘者八千人遗陈思恭尽殆之进之据筠州也"。(《续资治通鉴》可能依据《三朝北
盟会编》。)

  <宋史 杨沂中传> 的记载最为详细。并没有提到陈思恭。如宋史描述基本准确,
显然,「杀俘」是经过多次讨论后,由张俊决断的。陈思恭仅是友军。 杨沂中是张
俊的心腹大将。杨沂中不忍。张俊可以直接命令杨沂中的下级,没有必要改命陈思
恭。以致多一个外人知道。陈思恭向来有主见,很难相信他会完全执行张俊的命令,
但愿他放了很多战俘离开。


5。李允文事件:   凸显陈思恭卓智多谋。守鄂州的李允文擅杀地方官员,张俊"被
密旨并收李允文,恐其拒命,乃与神武后军统制陈思恭谋之,思恭言允文兵尚众,
须以计取。"
事件就如陈思恭的建议,「以计取」而结束。(刘川豪, 南宋初期将领陈思恭)。

因此,可以作出总结: 陈思恭是一名卓智多谋,英勇善战,刻尽责守的儒将。

李心传《要录》卷45记载(1131):翊卫大夫.泉州观察使.神武后军统制陈思恭卒
于江西。[注3]   陈思恭生前亦是主战的将领。《宋史》  吕颐浩「 颐浩独秉政,
屡请兴师复中原,谓:“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然自金人
南牧,莫敢婴其锋。比年韩世忠、张俊、陈思恭、张荣屡奏,人有战心,天将悔祸。」


[注11] 宋史 韩世忠传。
[注12]   (宋)王明清 挥麈录, "吴越钱穆作收复平江记,悉从纪实,不能采其文

华之要。虽有浮冗之词,不欲易之:「建炎四年庚戌春二月,金人首领四太子者,
自明、越还师 。。。。。。乃遣张俊、陈思恭等统兵,规入杭州,以邀收复之功。
俊等行涉旬,才及秀州,陈思恭侦知传言者非实,走间道潜军于湖州乌墩镇以观变。
二月十八日,张俊驰报,金人犯秀州崇德县,俊统兵迎击于宣店,走之。 」


五、  讨论

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对南宋将领「神武后军」统制陈思恭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
作为对 刘川豪《 南宋初期将领陈思恭》一文的再思考。也希望通过一个特定的将
领对宋高宗初期南宋建国的历史地理环境、艰难与奋斗有一个合理的体会。陈思恭
作为一名重要的将领因为「太湖之役」载入史册。陈思恭本人的成长,笼罩在祖(或
)父辈「陈世儒案」的阴影下。使之生性保守,对皇室充满畏惧。但在靖康之难后,
克服自我,与南宋名将岳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并肩作战,为南宋的立下不朽
战功。其卓智多谋,英勇善战实为宋高宗不可多得的儒将。

一个"太湖"的委任使陈思恭祖上一家十九口遭诛;一个"太湖"的反击让陈思恭找到
水军乃南宋生存的重要"法器"。是巧合,是天意?  人知还是只有天知道?!!   


六 后记

文稿写后,见到吴昌绶的《吴郡通典》( 陈其弟点校)。其中有一段有关陈思恭「太
湖之役」的描述:  [注13]

「 方平江戒严,两浙宣司参谋胡舜陟言于望曰:“枢密必欲守平江,莫若移军吴江,
据太湖之险,吾军以中军振其前,使诸将以小舟自太湖旁击之,可必胜。”望不主
其议,但令召诸将议之,诸将不从,惟陈思恭善其言,愿为先锋,自[其]余不从。
竟已及虏过平江,思恭不禀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虏舟乃中原系虏之民,
闻兵至,皆为内应,纵火焚舟,几虏四太子。思恭虽胜,望怒其专制,竟不迁官。
 」

"诸将不从,惟陈思恭善其言,愿为先锋" 说明面对强大的敌军,众多大将均不愿再
战。陈思恭看到胜机,愿充当主力先锋与金军前军作战,其余诸将依太湖旁击金军。
[注14]  诸将还是不从。 思恭不肯放弃,尽出本部兵勇,横击敌军后军。陈思恭不
畏强敌不怕牺牲的勇气清晰可见。思恭的这一精神显然是受到平江人民宁死不做亡
国虏的感染。吴郡人民也因此记住了这位英雄! 

"思恭虽胜,望怒其专制,竟不迁官。" 亦非常符合本文对陈思恭作的分析。有主见,
有特权,不争赏。真正的儒将之风范!

周必大《文忠集》卷四十六《高宗御批陈思恭奏札跋》提到高宗御批"誓竭心力,不
负赵王。"  也可说明高宗对陈思恭的倚重。
 

[注13]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吴昌绶着 陈其弟标点  《吴郡通典》。 它的编者
按很能说明其重要性: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顾颉刚先生着《苏州史志笔记》
中有两则笔记,其一云:“吴昌绶着有《吴郡通典》,其书未知刊否?其《松邻遗
集》中有《序录》一篇,抄于下方……”并加按语:“是吴氏此书,文师乎汪中,
义取于章学诚,使其得成,亦一部重要之地方史矣。吴氏为仁和人,不为杭郡作通
典,反从事吴郡者,当是旅居苏州较久之故耶?《松邻集》卷五诗云:‘掇拾从[蕞
]残慰寂寥,短檠无寐倚寒宵。亡书积岁犹心恋,煮字长年笑腹枵。梦里奇编搜宛委,
画中别业负渔樵。结邻幸复追皮陆,诗事同寻临顿桥。’注云:‘莫君居南显子巷,
仆居丁香巷,皆在临顿桥南,皮袭美、陆鲁望联吟地也。’是知吴氏曾居丁香巷。
莫氏,未详其名,字楚生,为友芝之子,其藏书处曰铜井寄庐。予少时经其门口,
见有‘独山莫’三字榜,辛亥前其书已散矣。”(1954年5月15日)另一则云:“五
月十五日晚记此,翌晨王佩诤先生来,以此书询之,渠曰:‘书有铅印本,修文堂
书店即有一册,杂诸残书中。’闻之喜甚,挽与偕行,果得之。全文约五万字,量
不为多,而能将历代兴废,户口盛衰及水利灾害等事,作综合之叙述,俾一览之余
对苏州之政治、经济方面得一较深刻之印象。惜此书及身未刊,殁后四年,始由某
君(王式通序中云‘味云同年’,不知为谁?)。(眉批:佩诤云;‘味云为杨寿
梅,寿楠弟,好书画。’又云:‘此书殆其门客所校,故多误文。
’)排印出版而校勘不精,误字踵接,欲一刊正,非多检原料不可,洵一大缺憾也。”

 
 
 [注14] 这使得「太湖之役」前因后果更为完整。 但此为刘川豪文所不取 [注3],
因敌强,诸军已被迫散开,不可能聚集开会。然而不能排除诸将可以聚会太湖一岛。
不论如何, 这不影响对陈思恭的评价和平江人民对陈思恭的赞誉。

 [注15] 周必大《文忠集》卷四十六《高宗御批陈思恭奏札跋》。


                                                                       
                                              (2011-7-23 第二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