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和防务评论》总编平可夫看中国人的适应能力.砸国卖钱找到新的活法.

安德烈·平可夫  
安德烈·平可夫
平可夫,原名张毅弘,云南人,壮族,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因崇拜苏军将领朱可夫,遂起名安德烈·平可夫,幻想有一天与其持平。后留学日本依靠给朝日新闻送报纸赚取学费,后依靠来源不明的资金在加拿大开了KANWA情报中心,助手都是日本军事情报调查人员。已加入加拿大国籍。

平可夫的评论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总编平可夫,认为J-20“还没有达到竞争者T-50F-22的水平”。他指出,中国战机的缺陷是发动机动力不足,无法完成超音速巡航,保证飞机隐形性的雷达系统和隐形技术不完善。但他也承认,中国战机具有很好的结构和机动性,并把J-20原型机归入“4+”战机等级,认为它改善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后会得以完善。他还表示,J-20因“其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上可与俄产飞机构成竞争。
2009年平可夫声称,如果其对中国四代机(俄称五代机)的预测都出现重大失误,那么,一旦中国的四代机(俄称五代机)在8年之内首飞,且中国版四代机(俄称五代机)必须达到国际公认的每一项标准,汉和防务评论中文版就正式停办。但是中国第四代J-20隐形战斗机已于2011年1月11日首飞,平可夫却百般狡辩未停办,成为国际笑柄
人物生平
他出国后专与祖国作对,并声称自己没有中国血统,平可夫似乎不反共,却故意做了许多损害中国国家

  安德烈·平可夫评价

利益的事,被某些人称为当代汉奸的典型。平可夫经常回中国参加各种展览会,有人觉得他待人客气,也曾细心地向遇到的小姑娘讲解学习外语的方法,不过比较之下,平可夫似乎更喜欢同外国人讲话,直讲得眉飞色舞笑容满面,平可夫尤其对日本人有一种亲切感。 平可夫平时总是和日本人一样注重外貌和服饰打扮,挺热的天也穿着整齐的西装,打领带,嘴里喊着热啊热。
平可夫自称云南人(也有人说他是四川人),出身贫苦,原名为张毅弘,1984年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昆明学院,一说广西师范学院 现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6年自费赴日本,在语言学校就学。1988年进入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大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科现代苏联政治研究室(一说苏联裁军学),预科生。1990年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大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科预科生期满,未能取得硕士资格而离校。1990年-1993年留学日本期间,因生活清苦,曾为《朝日新闻》送报纸赚取学费,取名平可夫,并娶一个日本女人为妻,再往美国等国学习,最后在加拿大定居,开办汉和中心,以翻译和卖文为生。现育有一子。
平可夫见中国人讲汉语普通话,见到广东的小姑娘竟能讲很地道的广东话,见英美人士讲英语,见俄国和独联体人士讲俄语,见日本人讲日语,广东人常称外国人为"鬼佬",平可夫真可谓“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本领不小。
一个人学几句外语并不难,但学好一国外语就很难了,要学会一国外语中的专业用语就更难了。平可夫几国语言全都讲得流利而专业,和各国专业人员交流不打顿,确实不简单。看来中国人的确聪明,而平可夫也是聪明人之一。
1993年,张毅弘移居加拿大,在多伦多创办了汉和信息中心。此时,昔日的穷学生已经变成了“国际军事评论家”安德烈·平可夫。1996年,平可夫在莫斯科求见俄空军总司令捷列金大将,后者问他为什么取名“平可夫”,他回答说,因为他崇拜苏联名将朱可夫元帅;还说当年在日本穷困潦倒的时候,经常读朱可夫的回忆录,甚至可以背诵其中的不少段落。捷列金听后大为感动……“平可夫”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已无从考证,不过它的确迅速被人们记住了。
而实际按照他本人创办《汉和防务评论》来看,“汉和”应该是一日文单词发音而来,而且据传他的助手都是日本军事情报人员,妻子也是日本人,日本有四大姓历史悠久,分别是:源(gen),平(pei),橘(kitsu),藤(tou)原。日本天皇是没有姓的,一般百姓在古时候也没有。这四大姓是天皇给与的,称之为赐姓。其中前三个姓是把皇族列为臣下的时候,天皇赐的。藤原氏是赐给中臣足・不比等父子的。但是一般都习惯称为:“源(gen),平(pei),藤(tou)原,橘(kitsu)四大姓,所以应该可以猜测所谓“平”姓应该是取的一日本姓了,至于“可夫”可能真与他希望的一样是希望“平可夫”吧。
平可夫搞军事“研究”是半路出家,基本功不扎实,要想迅速走红,得靠不寻常的手段。他在日本学过苏联当代政治学,会说俄语,于是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动荡的时机,跑到那里,把道听途说的有关中国的小道消息加工一番,再加上渲染、猜测,拼凑成文。这些文章迎合了西方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需要,他因此一举成名,连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都曾邀他前去讲学,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也曾聘他出任亚洲特派员。
平可夫的立场不公正,喜欢帮西方媒体“吹喇叭”。他还多次去台湾,研讨“如何应对大陆军力崛起”。今年1月22日,他还特意跑到台湾,专访了号称“陈水扁亲信中的亲信”的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两人一唱一和,大肆鼓吹“大陆军事威胁论”。平可夫提醒柯承亨说,日本“今后作为正常国家,武器出口的问题也可能提上议事日程”。柯承亨则马上搭腔称:“如果日本能够出售武器,对于台湾将会非常有帮助。”
平可夫最近一次比较可笑的表演,那就是推出了“水泥航母威胁论”。他在《汉和防务评论》上称,中国在上海青浦建造了一艘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一模一样的水泥航母,“甚至连跑道的划线比例、方式都与美国航母完全一样,甲板上还有几架类似歼-6外形的战斗机模型;舰桥的尺寸、外形也完全相同”。文章认定,这一仿真工程表明,中国正在认真研究美国的航母,具有军事意图。平可夫还分析说:“中国的仿制工作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军事攻击美国航母之道,二是为中国未来兴建航母做相应的技术论证。”
实际上,平可夫一直在紧盯“中国航母”。早在1993年,他就在日本《军事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大谈“中国发展航母”。后来,他又编造了不少与“中国航母”有关的话题,散布“中国威胁论”。
摘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5076959.htm?fromId=273370&redirected=seachword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