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网友说我水平不行,我给北京哥们找了一篇飞扬军事沈听雪博主关于此战的点评

来源: ouyanghui 2013-06-22 20:05: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43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ouyanghui ] 在 2013-06-24 15:52:1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略评南、北集团突击高平战斗

在南集团方向,广州军区集中了124师、125师、126师、129师共4个师兵力展开进攻,后来又加入162师,于极为艰险复杂的地形上突出奇兵,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在长途纵深穿插的作战中,各部勇猛向前,顽强奋战,终于冲破越军的重重阻击,一举打下高平,决定了越北的大势。在战略、战术、组织、后勤、指挥、兵种协同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从战役计划上说,坚持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解放军传统作战指导思想。在越北这样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艰险复杂地形上,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进行穿插,实为反常用兵,正面负面可能性都有,主要看如何指挥和把握战机。在突破口的选择上,以部分兵力佯攻水口关,集中主力和大规模坦克部队突破布局关,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战机。原定计划中战役发起当天就要兵临高平城下,那只是在地图上一卡一卡地想像。直线距离70公里,在越北那样山地纵横、河溪密布、路少桥脆的艰险地形上,又有越军阻击,根本不可能当天就穿插到位。但从布局关突破是成功的,越军没有判准这个突破口,用以阻击的兵力大多是地方军和民军,以致东溪失守后才手忙脚乱地重新部署兵力进行堵截。越军的狠招是炸桥、毁路、扒坝,43军坦克团和42军坦克团多次都是被断路和断桥截住,耽误了不少时间。特别是越军出其不意地扒开班翁水库,一举将汽车路截断30多个小时,为调整部署和撤退争得了喘息之机。因为班翁被堵,炮兵和后勤上不去,修路又不知要多少时间,许世友才决定炮兵和特种车辆走复和到东溪,这又引出了复和之战的种种曲折。从事后结果看,班翁水障经过32小时抢修,已于219日修通,可勉强让轮式车辆通过。而打通3号公路到东溪,已是21日,这一天多的时间就差点折腾浪费了。如果124师穿插到位,高平被克,复和地区越军就是瓮中之鳖,可以慢慢扫荡,用不着当时急着强攻硬打。但这结果又是临战时无法预知的。越军炸水库,多长时间排除水障,125师打不下复和,这都无法体现在战役计划中。能考验的,只是指挥员的临机应变。总的来看,许世友让部队改道,其决断可以理解,只是结果是不理想的。可以把握的,是当时应该让162师直接加入战斗,那样按实战进程进行,时间就能早一天,对全局就更有利一些。

从战役指挥上说,大兵团作战,能否掌握住部队,及时定下战斗决心,协调指挥,是影响战役成败的关键。42军以2个师加强上百辆坦克、装甲车从布局关突破,向高平交替攻击跃进,对于保持攻击锐势和战斗力是必要的。126师和124师在组成穿插梯队时,都派出多名师、团干部到前方加强下一级指挥,或组成前方联合指挥所,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实施灵活指挥,较好地掌握了部队,保持了坦克、摩托化部队在突进中的组织协调。实战中,穿插东溪时,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紧跟着前卫坦克1营后推进,在过靠松山时遭敌阻击,步坦一度脱节。因师前指指挥靠前,直接通过坦克电台指挥前卫1营继续向东溪突进,又及时和后方的师指协调,保障了指挥的连续性;124师在嫩金山口被越军阻击,后续部队发生拥堵。因师基指靠前指挥,及时调整前进路线,令随坦克团后跟进的371团从公路右侧迂回前进,同时转变124师侦察大队与370团任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主攻力量。相反的例子也有:125师在复和地区的战斗中,373团打不下谷芳,自行撤到国境内;374团攻击大弄公安屯,三进两出29个小时才打下来;375团奔袭复和、哥新,弄出师前指“被包围”的传言来,以致朱富钧团长丢了性命。归根到底,一是指挥员就掌握不住部队。下级缺乏经验,弄不清情况,上报师指。师指没有直接观察情况和组织战斗,轻信不确实的报告,轻率地据此上报和定下决心,导致贻误战机,指挥混乱,战斗进程延长,战斗场面艰难,伤亡很大,最后没有能够完成任务;二是士气不高,失败主义浓厚。遇到艰难一些的战斗场面,就坚持不下去,要后退休整再行攻击。更有甚者,乱传谣言,草木皆兵,未战就已先怯,岂能不败!这也是个治军的问题。

43军坦克团3小时夺取东溪,124师迅速冲上4号公路,高平战役就大局已定了。虽然后续部队被班翁水障所阻,甚至辗转改道要从水口大桥通过走3号公路,打复和县城又折腾了几个来回,不过只是延误了一点时间,无关胜负。越军要想翻盘,只有用强大的预备队实行两路逆袭,高平越军再反向接应,战局方有变数。实战中,北集团方向原平和太原的越军均未大规模来援,小股越军反扑是杯水车薪;南集团方向背临谅山,越军较多,有3师、327师、337师、338师等部。但43129师已在布局关以南的15-18号界碑之间突破,切断4号公路,攻向七溪,形成了一道屏护42军侧翼的防线。而七溪再向南,则已邻近东集团55军攻击地域,越军经这里反扑要两面受攻,难以为继。高平战役,实际上是有惊无险。因为中国军队拥有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战略机动无法阻挡。越军只靠游击袭扰可以暂时迟滞一下,但难以挽回大局。最后夺取高平时,因情报不确,广州军区前指3次命令停止进攻高平,以致耽误了2天时间。老将吴忠和42军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观察高平市区情况,掌握了可靠敌情,这才定下决心,向军区前指力争,终于拿下了高平。

从战术上说,大规模的坦克、摩托化部队穿插作战,步坦协同是关键。鉴于中国军队步坦协同的弱项,战前南集团部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尽可能地弥补了薄弱环节。实战中,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同乘一辆装甲运输车前进,就是为了协同步坦便于指挥;炮兵群组成了2个前进观察所,分别跟随2个步兵团行动,以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坦克团也向担任主要任务的步兵营派出了携带电台的联络人员,尽可能地协调步兵与坦克间的行动。因为中国军队当年缺乏步兵战车,参战的装甲运输车数量又很少,长途穿插中步兵要跟上坦克,就只有搭乘在坦克上。穿插高平中,42军和43军坦克团共参战5个坦克营,一般是前卫连或前卫营不搭载步兵冲在前边,后边的坦克要搭载步兵跟随。因为没有经验,坦克上步兵搭载过多,最多的有20多人,为了不被高速行进的坦克甩下来,还需要把重武器和一些新兵用背包带或绳子、皮带捆在坦克上,这就留下了隐患。实战中,一般是遇到越军阻击时,步兵迅速下车消灭敌人,坦克以炮火支援步兵攻击。遇到路障或桥梁被毁时,步兵下车排除路障、抢修桥梁,坦克以炮火掩护步兵施工。在高平大穿插中,步兵向沿路山头拔点,采用夜间接敌、渗透、进攻战法,为打通道路起到了关键作用。坦克则以火炮和高射机枪支援步兵战斗,打击山腰、山顶的越军重机枪、高射机枪,摧毁火力点。如此步坦协同动作,保障了穿插梯队快速向高平突击。

问题也不少。前卫坦克没有步兵跟随,遇到阻击难以消灭占领要点的越军步兵,很容易被击毁击伤堵住道路。如在弄梅隧道,坦克没有步兵跟随被阻住,耽误了10个小时;在博山,坦克没有步兵跟随,两次受阻;43军坦克团1营孤军插到东溪,3个多小时步兵没有跟上,也很惊险;125师在进攻坡街东南侧无名高地和大弄时,步坦一时脱节,坦克孤军前出,就被越军击伤数辆。搭载步兵的坦克,在遇到突然袭击时,如果步兵不能迅速跳下坦克,不但造成步兵伤亡,也造成坦克损失。126师在那悦山口和靠松山附近造成的较大伤亡,就是这种战斗的典型事例。因为没有经验,装甲梯队在穿插时,营、连长的坐车和装甲指挥车上都竖有2根天线,以致遭到了越军集中火力攻击,加大了指挥人员的伤亡。另外,影响穿插纵队推进速度的,往往是道路和桥梁被毁。如在那冈以东的班波河畔,将42军坦克团和124师的大量车辆阻住达8个小时;雅南东北侧19号公路桥、楠囊南侧盘山公路,因路毁桥断,124师穿插梯队被阻截了近20个小时。从布局关到博山60多公里道路,124师走了近60个小时,没有充分发挥出坦克、摩托化部队快速机动作战的威力。如果能在穿插梯队从布局关出发前,早些派出强有力的运动保障队,紧随126师后开进,对前进道路进行检查和抢修,在可能遇到阻碍的地方抢先修好迂回道路,就能争取一定的时间,使穿插梯队尽快杀上4号公路。从实战来看,越南这样的战场环境还是不适宜大量集中使用坦克。最好是将坦克置于步兵战斗队型内,交替掩护、逐段跃进,坦克作为活动火力点使用,既能减少损伤又能支援步兵战斗,更好地发挥坦克机动性能好、火力强的优势。

从通信联络上说,和北集团一样,南集团穿插部队也报告较少,影响了全局战役指挥,让许世友发了火。124师固辉师长在战后接受广州军区前指查问时说:“军区命令我们当天插到纳隆,我们不敢停止,不停止电台就无法架设,当然也就无法报告情况,这是一;再说,前指问我们各部队都在什么位置,除跟我们在一起行动的指挥所和直属队以外,我们也搞不清各团、营都在什么位置,无法报;其三,前指问我们当面的敌情,我们也查不清当面的敌情处在什么态势,只是打一个地点知道一小点情况,也无法报告全面情况;其四,当时困难很多,觉得不好报,打仗怎么能没困难?也不想报。”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固辉师长和121师的郑文水师长都为此受到了军区的批评。

从组织上说,战前对突破地域和前进道路进行了大量侦察,在临战训练上有了针对性准备,同时筹措了大批修路、架桥用的器材、工具,建立了较为有力的运动保障队,这些都对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前大量坦克、车辆和人员向进攻出发地区机动时,组织比较严密,利用夜暗行动,分批隐蔽开进,注意观察掌握敌人动向,已进入部队严格管理,保持无线电静默,利用已暴露的火炮、车辆进行佯动,最后主力全部进至布局关正面仅有1公里、纵深仅3公里的出击地域,越军依然没有警觉,确实起到了奇兵的效果。因为情报敌工部门能力有限,对越北山岳丛林地带的地形、道路对坦克穿插的严重影响估计不足,侦察不够细致,未能在相关方面加强力量和谨慎选择穿插道路,也造成了拥堵时间过长和有的部队穿插时找不到道路的问题。这都是需要认真吸取教训的。

从后勤保障上说,南集团突破方向临近广西境内铁路、公路枢纽,大量物资转运方便。突出国境后又有2条主要公路向前发展进攻,主要以摩托化运输开进,这与北集团穿插时的人力骡马运输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关键的问题就是打通公路,后勤自可源源不断向前跟进。162师打通复和至东溪道路后,大量的炮兵、特种车辆、运输车辆和部队从此开进,威风凛凛,车马如流,显示出了中国军队必胜的气势,也象征了高平战役的最后结局。

在炮兵的使用上,南集团充分发挥了中国军队在炮火上的优势,基本上及时支援了主要方向上的战斗,给越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对穿插最后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孤山战斗中,创造性的使用了85加农炮和高射机枪轮换射击的战法;对着迷西山越军火力压制时,集中使用了152加榴炮和130火箭炮的密集轰击。这些实战都锻炼了中国军队的炮兵战术,保障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参战的4个师中,126师突破布局,奇袭东溪、穿插高平,连续作战,表现了高昂的斗志;124师强攻4号公路,夺弄梅,取博山,打下高平,歼敌最多;125师复和作战全是攻坚,打得最苦,指挥有些混乱;162师打孤山,渡平江,袭班占,显示了良好的单兵作战素质和训练水平。

南集团方向的作战,以奇袭、惊险、曲折著称,是高平战役的高潮,创造了中国军队战史上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的经典战例,在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来者对之仔细研究。
 

所有跟帖: 

呵呵,多谢,我再慢慢读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0:12:07

高平战役部署图.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15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0:31:51

凤凰卫视其实是把争议最大的部分拿出来了,我觉得挺好的!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0:19:41

知道为什么风凰语出惊人叫人不时费解?...(那是与平民思想源非一处的缘故)...不信多翻看专辑就知道了..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1:29:21

凤凰卫视其实是把争议最大的部分拿出来了,我觉得挺好的!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0:19:41

不过,还是读了飞扬这篇,更明白点了,野鸟台的那节目,娱乐有余,历史不足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222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2:32:32

飞扬那里关于这篇的讨论也很热闹,看样子前些日子的讨论我没赶上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113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0:28:57

谢好文! -炅龙- 给 炅龙 发送悄悄话 炅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3 postreply 00:53: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