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群英谱

来源: ych2000 2013-06-14 19:26: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ch2000 ] 在 2013-06-16 21:44:4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群英谱

来源:军报 2013年06月13日

吴杰:“为了飞天,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航天员兼教练员吴杰。。。1963年10生,河南郑州人,大校

航天员兼教练员吴杰

16年前的那一幕,对吴杰来说,就宛如发生在昨天--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手中接过“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说:“我现在拿的是‘联盟’号飞船指令长的证书,回去以后再拿中国自己的证书,然后驾驶着我们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向太空,与你们的空间站对接,行吗?”

如今,16年过去了,吴杰依旧在为实现当初这一梦想而全力“冲刺”。

“神六”时,吴杰距离自己的飞天梦想只差一步--他入选了此次任务备份乘组。正是因为这次在媒体前的“抛头露面”,广大公众才有机会看到这张坚毅的脸庞,了解他那鲜为人知的经历。

1996年,作为部队优秀飞行员,他和李庆龙2人被选拔为航天员教练员,前往俄罗斯培训。“短短一年内,我们不仅要克服语言关,还要把航天员所有的课目训练完,其难度和强度前所未有。”

“绝不能给国家丢脸!”怀着这样的信念,吴杰咬牙克服了一个个炼狱般的挑战--

坐离心机上来就是8个G载荷,压得他气都喘不上来;在北极圈冰天雪地进行野外生存,两天他只睡了一个小时,“不敢睡,害怕冻过去了”。。。

“去的时候我体重是62公斤,回来只剩57公斤。”1997年11月毕业时,吴杰交会对接的考核成绩是4.98分(满分为5分),成为俄罗斯当年唯一一位获得“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外国人。

1998年1月5日,是吴杰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面对五星红旗,作为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吴杰第一个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利益高于一切。。。”

回国后,吴杰将学习过的训练课目进行了梳理总结。“我希望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理念讲出来,与战友一起分享。”

常人不知,航天员这个职业表面风光,其实生活极其枯燥,“基本上就是训练完了考试,考试完了训练”。

这些年,在训练场上,吴杰保持着“战斗心态”--

“作为一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在最初任务少的情况下,面对选拔谁都想赢,我也一样,任何一处细节都会影响结果。”

训练场下,吴杰保持着“长者心态”--

平时战友们碰到技术难题,总会向他私下请教。如今,第一批航天员都叫他“老吴”,第二批航天员则称呼他“吴教员”。

很多时候,吴杰也很“喜欢教员这个角色”。去年“神九”任务出征前,他分别打电话给景海鹏、刘洋和刘旺,反复提醒他们进舱后该注意的事项。

一次次准备,一次次落选,很残酷。吴杰说:“没有飞天,自己总感觉跟没有完成任务一样。”

“神七”任务落选时,吴杰“心里特别堵得慌”。他拿起电话打给妈妈,妈妈安慰说:“我也希望你能去,可是没选上,你不能气馁。向前看,放下心理包袱,你才能继续往前跑。”

吴杰很快调整心态,在“神七”任务中,他连续两个黑夜一个白天在地面对战友进行出舱行走技术支持。

试问,如果没有一份发自内心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谁能像吴杰这样去付出。

天路迢迢,征程漫漫。和吴杰一样,第一批航天员中还有多名没有飞上天的身影,他们依旧在默默无闻地拼搏——至今,人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晓。致敬,他们也是共和国的“航天英雄”!

“船箭分离!”这是吴杰当年在俄罗斯“联盟”号地面模拟舱作为指令长,发出的第一道指令!

如今,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在中国自己的“神舟”飞船上,真正发出这道指令。

“无论怎样,为了飞天事业,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1963年出生的吴杰坚定地对记者说。

杨利伟:“我们身后,伫立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航天员杨利伟。。。1965年6月生,辽宁绥中人,少将,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

航天员杨利伟

5月28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的杨利伟,“脚步”异常繁忙。

这天上午,他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参加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演练;中午,他找到即将三级医学隔离的“神十”航天员,作飞行前最后一次“面对面”交流;下午,他参加了有关未来空间站建设的一个会议。。。

开会之前,记者见缝插针,对他进行了短暂采访。

10年前,“神五”飞天,他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10年后,他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杨利伟说,“这次任务只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工作任重道远。。。”

杨利伟告诉记者:“今后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会逐步常态化,就像我们每天上班一样。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没人想到乘飞机出行会常态化。航天员的工作也是如此,将来他们会像飞行员一样,重复飞行,多次飞行。”

“时间紧迫”“多项任务”“交叉并行”。。。采访中,杨利伟多次提到这些关键词。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隔三差五响起,不时有工作人员步履匆匆送来文件。

2020年不遥远,属于中国的空间站不遥远!用杨利伟的话说:“因为在我们的身后,伫立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费俊龙:“你可以分享我的快乐,但无法分享我的自豪”

航天员费俊龙。。。1965年5月生,江苏昆山人,少将,现为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航天员费俊龙

5月24日,一见面,费俊龙以特有的方式向记者传递着他的严谨作风--

他双手抱拳,站在1米之外客气地说:“握手就免了,正带着‘神十’乘组进行任务前的医学隔离,按规定不允许。”

制度,必须遵守--在他眼中,“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国家的事”。

采访话题从8年前“神六”飞天他那经典的“太空筋斗”开始。如今,8年过去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费俊龙,已成长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大队长。

从航天员到航天员的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让承担更多责任的费俊龙异常忙碌。“无论多忙,我依旧坚持训练,经常利用节假日和晚上补课。”费俊龙对记者说,“作为航天员,我必须保持自己的技术状态。”

“珍惜崇高荣誉,迈向更深太空。”前不久,他跟第二批航天员交流时语重心长:“你们未来的任务是空间站,对自身的要求要更高更细。”

如今,费俊龙在航天员大队管理上投入大量心血,也悟出了自己的心得。“管理有时要有一种做父母的心态,不仅要防止孩子摔跤,更要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容易摔跤,这样孩子下一次就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去年11月的一次对外交流中,费俊龙对欧空局一名航天员说:“作为同行,你可以分享我的快乐,但无法分享我的自豪。因为我的身后,站立的是我的国家--中国。”

这,不仅是费俊龙的心声,更是中国航天员为祖国拼搏的至高境界。

聂海胜:“总有梦想在远方,追梦人永远在路上”

航天员聂海胜。。。1964年9月生,湖北枣阳人,少将

航天员聂海胜

有些人,似乎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改变。

5月22日晚,记者在航天员公寓见到刚刚训练归来的航天员聂海胜。“神六”飞天,时间已过去了8年。

他,质朴依旧,微笑依旧,甚至忙碌依旧--尽管这名昔日“航天英雄”,今天已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

“最近忙什么?”“当然是忙训练,作为一名职业航天员,这是必须的。”聂海胜认真地说,过去的8年中,他一天的训练都没有耽误。

聂海胜的人生成长足迹,是“中国梦”最生动的体现--

“还在当放牛娃的时候,我就在牛背上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了蓝天。”聂海胜说:“成为空军飞行员后,我以为自己的梦已经实现了。没想到,后来还当上了航天员。”

“总有梦想在远方,追梦人永远在路上!”聂海胜说:“神舟六号任务结束后,我和战友应邀参加了国内外一些大型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活动。我和少年营员一起,亲手种下一颗颗太空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一颗颗‘探索太空’的种子。。。”

谈及人生的下一个梦想,聂海胜笑而不言。

采访那天,记者还未获知,聂海胜已入选“神十”任务飞行乘组。20天后,当他踏上二次飞天征程时,记者深刻体味到他的那句话:飞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翟志刚:“航天员这三个字要一笔一笔地写”

航天员翟志刚。。。1966年10月生,黑龙江龙江人,大校

航天员翟志刚

看一个航天员是不是在状态,一个动作便够了。比如,我们在航天员体能训练馆看到的一个漂亮倒立。这个动作的主人是翟志刚。

5月24日,记者见到翟志刚时,他身着航天员大队的蓝色训练服,衣服上的胸标居然还是“神七”任务的标识。

翟志刚坦言,“神七”任务之后,各种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多了起来。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中,尤其面对大中小学生们,每一次他都像出舱一样认真对待。“人们投来的每一道敬佩目光,都让我备感珍惜。”他说,“这目光是给航天员这个群体的,不是我个人的。”

“只要在航天员队伍里一天,就要蒸蒸日上一天。只要有训练,只要有任务,就能激发我们。”他说,“航天员的个性就是每次选拔都不认输。我们平时是朋友战友,训练时又是竞争对手。但航天任务太艰巨太光荣,因此,我们的竞争其实就是自己与自己竞争。”

长年累月地训练不枯燥吗?内心不孤独吗?听到这,翟志刚爽朗地笑了:“我的秘诀是练字,一笔一笔地临摹颜真卿的正楷,越写越心静。”“神八”“神九”两次飞天,翟志刚分别写了两幅毛笔字搭载上天。

“当航天员和练正楷一样,都是个功夫活,有可能三四个月过去了你一点进步都没有,但只要你坚持到第五、六个月,必有收获。”翟志刚说,“航天员这三个字要一笔一笔地写,最事半功倍的方法是踏踏实实,不要投机取巧。”

李庆龙:“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

航天员兼教练员李庆龙。。。1962年8月生,安徽定远人,大校

航天员兼教练员李庆龙

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的记忆里,2003年的春节不同寻常--

农历大年初一,大洋彼岸传来一个悲痛的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一天,距离神舟五号发射仅剩280多天。中国航天员中心把正在备战的航天员召集在一起,听听大家想法。没想到,座谈会变成了群情激昂的请战会--

“我是飞行员出生,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

这段字字铿锵的发言,令在场人员热泪盈眶。

发言者名叫李庆龙,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

出生于1962年的他,是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老大哥”。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1996年,国家在空军选拔预备航天员,李庆龙和吴杰脱颖而出。

李庆龙的人生很传奇,有着两次不同寻常的“提前毕业”--

第一次“提前毕业”,是被特招为空军首批本科飞行员时,通常情况下2到3年的飞行训练,他1年就拿了下来。

放单飞不久,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生死考验。那天,9架战机进行编队特技训练,李庆龙的飞机突然油料报警。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他把飞机安全带回了地面。

“当时地面人员都看傻了,以为要摔飞机了。”回想当年这一幕,李庆龙说。

第二次“提前毕业”,是他和吴杰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创造的“中国奇迹”--1年之内学完4年的课程。v

俄罗斯派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给他们当俄语教师。“老师不懂汉语,学习时只能‘连比划带猜’。”李庆龙说:“但3个月后我们愣是学会了说俄语。”

国内有个代表团参观加加林博物馆,他全程当翻译,一点都没“卡壳”。“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学俄语。”李庆龙说。

俄罗斯航天员训练非常严苛,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一次训练,李庆龙和吴杰被拉到北极圈的一片雪野,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中生存了48个小时。提供的全部食物,仅仅是两块巴掌大的压缩饼干。

“两天两夜没合过眼,感受就4个字--生不如死。”李庆龙说,一次训练下来,体重足足掉了4斤。

一年后,李庆龙以俄罗斯航天专家评委会“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拿到了“国际宇航员”证书,编号:027号。

这意味着,他可以上“和平”号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此前,世界上仅有26人拿到了同样的证书。

1998年1月5日,回国后的李庆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光荣一员--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

这是一个身兼数职的角色:一方面要确保自己的训练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要毫无保留地向战友传授自己的学习心得,还要参加航天员训练大纲的制订、航天员教员资格认定等工作。

2003年,首批14名航天员经过考核人人都具备了上天的能力。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密度,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机会。

每一次飞行任务来临,都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考核。尽管航天员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但亲身飞向太空是他们一生中的最大渴望。

“落选的人,不会把失落写在脸上。”李庆龙说:“你能感觉出来,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会更加刻苦,始终憋着一股劲儿。”

在航天员大队,李庆龙与景海鹏的关系非常特殊--既是同事,又是师徒。李庆龙在空军飞行团当副大队长时,景海鹏是他带的飞行学员。“他那时候就是我的徒弟,现在还是我的徒弟。”李庆龙说。

景海鹏两次飞天,李庆龙的嘱托只有短短6个字:“等你平安回来!”

“男人间的交流,往往一个眼神就够了。”李庆龙说。

“作为航天员,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李庆龙说:“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刘伯明:“把恒心献给事业,把信心留给自己”

航天员刘伯明。。。1966年9月生,黑龙江依安人,大校

航天员刘伯明

自“神七”飞天返回之后,低调的刘伯明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

刘伯明说,“神九”“神十”任务,他主要参与一些技术支持工作。前段时间,他参与了“神十”太空授课专家组,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策划太空授课的脚本。“毕竟我上过天,可以就失重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

5年过去了,刘伯明的体重变化一直控制在±1公斤以内。

体重控制是航天员的一门必修课。除了必修课,刘伯明主动聊起了他的“选修课”--英语学习。

刘伯明坦言自己的英语底子不是太好,尽管这几年学的不少,词汇量也还可以,但听力方面还是差一些。随着中国航天员与国外航天员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提高英语能力也是工作需要。“我的目标是在没有翻译的前提下,实现和国外同行的无障碍交流。”刘伯明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晚上都要拿出三四个小时练习英语口语。

“神七”飞天之后,刘伯明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团队的力量。“茫茫宇宙,飞船在那儿飘着,说句实话还是很渺小很孤独的。飞天之后,你才会强烈感受到,团队真的是一种力量。”

也许正是这份感受,让刘伯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把你的忠心献给党,把你的恒心献给事业,把你的热心献给伙伴,把你的信心留给自己。”

刘伯明说:“记住这四句话,我觉得我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景海鹏:“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回报国家”

航天员景海鹏。。。1966年10月生,山西运城人,大校

航天员景海鹏

“神七”“神九”两度飞天的景海鹏特别珍视另外一个身份:校外辅导员。

采访一见面,景海鹏就告诉记者:第二天下午要到北京第20中学参加“扬五彩青春,学身边榜样;圆心中梦想,做中国脊梁”主题活动,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梦想与成长,激励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做实现“中国梦”的脊梁。

“如果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考验的是你的思想、技术、身体、心理等素质,那么从天上回来以后,我感觉,考验的是怎么走路,怎么做人。”景海鹏说,“国家把我们培养出来,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回报国家”。

60多场大学、中学、小学校园报告,每场平均3个多小时--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这是景海鹏自己特别欣慰的一个成绩单。“励志,传播正能量,这是我飞天任务的继续,累并快乐着。”他说。

景海鹏每次作报告的演讲稿不仅亲自写,而且每次内容都不一样。“我的稿子别人拿来念也念不了,都是自己切身经历。一个辛苦二字背后有多少故事?”景海鹏说,做一次报告,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提炼。

情商与智商哪个更重要?他信奉前者。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会想一下哪件事没做好,第二天一定要做好。他经常提醒自己低调与伟大之间的关系,越伟大的人越低调,越低调的人越伟大。一个直接的例证是,很多在航天城里干活的农民工都有和他的合影。

他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这一点,我们都相信。

刘旺:“永远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航天员刘旺。。。1969年3月生,山西平遥人,大校

航天员刘旺

“我个人认为,咱们的载人航天事业,就像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打造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们航天员所担负的角色,就是把这件艺术品完美展现给大家。”

5月24日上午10点,记者见到了刚刚训练归来的“神九”航天员刘旺。

这一天,距离他去年在太空完美进行手控对接整整11个月,距离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时间不到8个月。

飞天扬名,给刘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作为一名战士,以前我的战场很单一,就是训练场;飞天回来后,我必须承担着更多的角色。”

面对各种生活新挑战,刘旺的“法宝”是:“永远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去年‘神九’我是台上主角,今年‘神十’我是台下配角,无论把我放在哪个位置上,我都会尽心尽力把相应角色做好。”刘旺说,“我现在担负的任务是‘神十’交会对接时给战友提供地面支持,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

去年9月,德国柏林,送天宫一号搭载的国际宇航联合会旗交流活动,给刘旺留下了深刻记忆--

“当时,我们交会对接的宣传短片一播完,所有在场世界同行和专家都自发地鼓掌。他们的认可和赞许证明:中国航天技术是一流的,中国航天员的实力也是一流的。那一刻,我特别自豪。”

刘旺是首位“开飞船”的中国航天员。回忆这一幕,沉稳的他变得兴奋起来:“那感觉很壮观,飞船发动机有节奏的哒哒声让人陶醉。。。”

刘洋:“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航天员刘洋。。。1978年10月生,河南林州人,少校

航天员刘洋

今年3月,刘洋多了一个新头衔--全国人大代表。“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两会,今年作为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洋说。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刘洋告诉记者,最近她收到了两份特殊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一个“心形”硬纸板,上面粘满了彩色“便利贴”。

前不久,刘洋应邀到一所学校作报告。小学生纷纷写下了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于是,便有了这个汇集千言万语的“留言板”。

刘洋对这份礼物备加珍爱,把它摆在了家里书桌的正中间:“读一读那些充满童真的话,心里感觉暖暖的!”

第二份礼物,是一张合影,照片背面写着一句话:向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致敬。

去年10月,刘洋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姨挤过人群与她合了个影。

没想到的是,今年5月刘洋到北航附中与学生座谈,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信封跑过来,对她说:“刘洋姐姐,这是奶奶给你的,我长大了也要当航天员。”

“收到照片那一刻,我特别感动。那个老奶奶是北航的退休教授,一辈子都在为祖国航天事业培育人才!”向记者讲述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刘洋的眼睛一次次潮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