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南、北集团突击高平战斗 原作者:飞扬博主沈听雪

来源: ouyanghui 2013-06-02 12:28:5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8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ouyanghui ] 在 2013-06-03 20:05:1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在南集团方向,广州军区集中了124师、125师、126师、129师共4个师兵力展开进攻,后来又加入162师,于极为艰险复杂的地形上突出奇兵,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在长途纵深穿插的作战中,各部勇猛向前,顽强奋战,终于冲破越军的重重阻击,一举打下高平,决定了越北的大势。在战略、战术、组织、后勤、指挥、兵种协同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从战役计划上说,坚持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解放军传统作战指导思想。在越北这样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艰险复杂地形上,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进行穿插,实为反常用兵,正面负面可能性都有,主要看如何指挥和把握战机。在突破口的选择上,以部分兵力佯攻水口关,集中主力和大规模坦克部队突破布局关,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战机。原定计划中战役发起当天就要兵临高平城下,那只是在地图上一卡一卡地想像。直线距离70公里,在越北那样山地纵横、河溪密布、路少桥脆的艰险地形上,又有越军阻击,根本不可能当天就穿插到位。但从布局关突破是成功的,越军没有判准这个突破口,用以阻击的兵力大多是地方军和民军,以致东溪失守后才手忙脚乱地重新部署兵力进行堵截。越军的狠招是炸桥、毁路、扒坝,43军坦克团和42军坦克团多次都是被断路和断桥截住,耽误了不少时间。特别是越军出其不意地扒开班翁水库,一举将汽车路截断30多个小时,为调整部署和撤退争得了喘息之机。因为班翁被堵,炮兵和后勤上不去,修路又不知要多少时间,许世友才决定炮兵和特种车辆走复和到东溪,这又引出了复和之战的种种曲折。从事后结果看,班翁水障经过32小时抢修,已于219日修通,可勉强让轮式车辆通过。而打通3号公路到东溪,已是21日,这一天多的时间就差点折腾浪费了。如果124师穿插到位,高平被克,复和地区越军就是瓮中之鳖,可以慢慢扫荡,用不着当时急着强攻硬打。但这结果又是临战时无法预知的。越军炸水库,多长时间排除水障,125师打不下复和,这都无法体现在战役计划中。能考验的,只是指挥员的临机应变。总的来看,许世友让部队改道,其决断可以理解,只是结果是不理想的。可以把握的,是当时应该让162师直接加入战斗,那样按实战进程进行,时间就能早一天,对全局就更有利一些。

从战役指挥上说,大兵团作战,能否掌握住部队,及时定下战斗决心,协调指挥,是影响战役成败的关键。42军以2个师加强上百辆坦克、装甲车从布局关突破,向高平交替攻击跃进,对于保持攻击锐势和战斗力是必要的。126师和124师在组成穿插梯队时,都派出多名师、团干部到前方加强下一级指挥,或组成前方联合指挥所,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实施灵活指挥,较好地掌握了部队,保持了坦克、摩托化部队在突进中的组织协调。实战中,穿插东溪时,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紧跟着前卫坦克1营后推进,在过靠松山时遭敌阻击,步坦一度脱节。因师前指指挥靠前,直接通过坦克电台指挥前卫1营继续向东溪突进,又及时和后方的师指协调,保障了指挥的连续性;124师在嫩金山口被越军阻击,后续部队发生拥堵。因师基指靠前指挥,及时调整前进路线,令随坦克团后跟进的371团从公路右侧迂回前进,同时转变124师侦察大队与370团任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主攻力量。相反的例子也有:125师在复和地区的战斗中,373团打不下谷芳,自行撤到国境内;374团攻击大弄公安屯,三进两出29个小时才打下来;375团奔袭复和、哥新,弄出师前指“被包围”的传言来,以致朱富钧团长丢了性命。归根到底,一是指挥员就掌握不住部队。下级缺乏经验,弄不清情况,上报师指。师指没有直接观察情况和组织战斗,轻信不确实的报告,轻率地据此上报和定下决心,导致贻误战机,指挥混乱,战斗进程延长,战斗场面艰难,伤亡很大,最后没有能够完成任务;二是士气不高,失败主义浓厚。遇到艰难一些的战斗场面,就坚持不下去,要后退休整再行攻击。更有甚者,乱传谣言,草木皆兵,未战就已先怯,岂能不败!这也是个治军的问题。

43军坦克团3小时夺取东溪,124师迅速冲上4号公路,高平战役就大局已定了。虽然后续部队被班翁水障所阻,甚至辗转改道要从水口大桥通过走3号公路,打复和县城又折腾了几个来回,不过只是延误了一点时间,无关胜负。越军要想翻盘,只有用强大的预备队实行两路逆袭,高平越军再反向接应,战局方有变数。实战中,北集团方向原平和太原的越军均未大规模来援,小股越军反扑是杯水车薪;南集团方向背临谅山,越军较多,有3师、327师、337师、338师等部。但43129师已在布局关以南的15-18号界碑之间突破,切断4号公路,攻向七溪,形成了一道屏护42军侧翼的防线。而七溪再向南,则已邻近东集团55军攻击地域,越军经这里反扑要两面受攻,难以为继。高平战役,实际上是有惊无险。因为中国军队拥有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战略机动无法阻挡。越军只靠游击袭扰可以暂时迟滞一下,但难以挽回大局。最后夺取高平时,因情报不确,广州军区前指3次命令停止进攻高平,以致耽误了2天时间。老将吴忠和42军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观察高平市区情况,掌握了可靠敌情,这才定下决心,向军区前指力争,终于拿下了高平。

从战术上说,大规模的坦克、摩托化部队穿插作战,步坦协同是关键。鉴于中国军队步坦协同的弱项,战前南集团部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尽可能地弥补了薄弱环节。实战中,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同乘一辆装甲运输车前进,就是为了协同步坦便于指挥;炮兵群组成了2个前进观察所,分别跟随2个步兵团行动,以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坦克团也向担任主要任务的步兵营派出了携带电台的联络人员,尽可能地协调步兵与坦克间的行动。因为中国军队当年缺乏步兵战车,参战的装甲运输车数量又很少,长途穿插中步兵要跟上坦克,就只有搭乘在坦克上。穿插高平中,42军和43军坦克团共参战5个坦克营,一般是前卫连或前卫营不搭载步兵冲在前边,后边的坦克要搭载步兵跟随。因为没有经验,坦克上步兵搭载过多,最多的有20多人,为了不被高速行进的坦克甩下来,还需要把重武器和一些新兵用背包带或绳子、皮带捆在坦克上,这就留下了隐患。实战中,一般是遇到越军阻击时,步兵迅速下车消灭敌人,坦克以炮火支援步兵攻击。遇到路障或桥梁被毁时,步兵下车排除路障、抢修桥梁,坦克以炮火掩护步兵施工。在高平大穿插中,步兵向沿路山头拔点,采用夜间接敌、渗透、进攻战法,为打通道路起到了关键作用。坦克则以火炮和高射机枪支援步兵战斗,打击山腰、山顶的越军重机枪、高射机枪,摧毁火力点。如此步坦协同动作,保障了穿插梯队快速向高平突击。

问题也不少。前卫坦克没有步兵跟随,遇到阻击难以消灭占领要点的越军步兵,很容易被击毁击伤堵住道路。如在弄梅隧道,坦克没有步兵跟随被阻住,耽误了10个小时;在博山,坦克没有步兵跟随,两次受阻;43军坦克团1营孤军插到东溪,3个多小时步兵没有跟上,也很惊险;125师在进攻坡街东南侧无名高地和大弄时,步坦一时脱节,坦克孤军前出,就被越军击伤数辆。搭载步兵的坦克,在遇到突然袭击时,如果步兵不能迅速跳下坦克,不但造成步兵伤亡,也造成坦克损失。126师在那悦山口和靠松山附近造成的较大伤亡,就是这种战斗的典型事例。因为没有经验,装甲梯队在穿插时,营、连长的坐车和装甲指挥车上都竖有2根天线,以致遭到了越军集中火力攻击,加大了指挥人员的伤亡。另外,影响穿插纵队推进速度的,往往是道路和桥梁被毁。如在那冈以东的班波河畔,将42军坦克团和124师的大量车辆阻住达8个小时;雅南东北侧19号公路桥、楠囊南侧盘山公路,因路毁桥断,124师穿插梯队被阻截了近20个小时。从布局关到博山60多公里道路,124师走了近60个小时,没有充分发挥出坦克、摩托化部队快速机动作战的威力。如果能在穿插梯队从布局关出发前,早些派出强有力的运动保障队,紧随126师后开进,对前进道路进行检查和抢修,在可能遇到阻碍的地方抢先修好迂回道路,就能争取一定的时间,使穿插梯队尽快杀上4号公路。从实战来看,越南这样的战场环境还是不适宜大量集中使用坦克。最好是将坦克置于步兵战斗队型内,交替掩护、逐段跃进,坦克作为活动火力点使用,既能减少损伤又能支援步兵战斗,更好地发挥坦克机动性能好、火力强的优势。

从通信联络上说,和北集团一样,南集团穿插部队也报告较少,影响了全局战役指挥,让许世友发了火。124师固辉师长在战后接受广州军区前指查问时说:“军区命令我们当天插到纳隆,我们不敢停止,不停止电台就无法架设,当然也就无法报告情况,这是一;再说,前指问我们各部队都在什么位置,除跟我们在一起行动的指挥所和直属队以外,我们也搞不清各团、营都在什么位置,无法报;其三,前指问我们当面的敌情,我们也查不清当面的敌情处在什么态势,只是打一个地点知道一小点情况,也无法报告全面情况;其四,当时困难很多,觉得不好报,打仗怎么能没困难?也不想报。”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固辉师长和121师的郑文水师长都为此受到了军区的批评。

从组织上说,战前对突破地域和前进道路进行了大量侦察,在临战训练上有了针对性准备,同时筹措了大批修路、架桥用的器材、工具,建立了较为有力的运动保障队,这些都对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前大量坦克、车辆和人员向进攻出发地区机动时,组织比较严密,利用夜暗行动,分批隐蔽开进,注意观察掌握敌人动向,已进入部队严格管理,保持无线电静默,利用已暴露的火炮、车辆进行佯动,最后主力全部进至布局关正面仅有1公里、纵深仅3公里的出击地域,越军依然没有警觉,确实起到了奇兵的效果。因为情报敌工部门能力有限,对越北山岳丛林地带的地形、道路对坦克穿插的严重影响估计不足,侦察不够细致,未能在相关方面加强力量和谨慎选择穿插道路,也造成了拥堵时间过长和有的部队穿插时找不到道路的问题。这都是需要认真吸取教训的。

从后勤保障上说,南集团突破方向临近广西境内铁路、公路枢纽,大量物资转运方便。突出国境后又有2条主要公路向前发展进攻,主要以摩托化运输开进,这与北集团穿插时的人力骡马运输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关键的问题就是打通公路,后勤自可源源不断向前跟进。162师打通复和至东溪道路后,大量的炮兵、特种车辆、运输车辆和部队从此开进,威风凛凛,车马如流,显示出了中国军队必胜的气势,也象征了高平战役的最后结局。

在炮兵的使用上,南集团充分发挥了中国军队在炮火上的优势,基本上及时支援了主要方向上的战斗,给越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对穿插最后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孤山战斗中,创造性的使用了85加农炮和高射机枪轮换射击的战法;对着迷西山越军火力压制时,集中使用了152加榴炮和130火箭炮的密集轰击。这些实战都锻炼了中国军队的炮兵战术,保障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参战的4个师中,126师突破布局,奇袭东溪、穿插高平,连续作战,表现了高昂的斗志;124师强攻4号公路,夺弄梅,取博山,打下高平,歼敌最多;125师复和作战全是攻坚,打得最苦,指挥有些混乱;162师打孤山,渡平江,袭班占,显示了良好的单兵作战素质和训练水平。

南集团方向的作战,以奇袭、惊险、曲折著称,是高平战役的高潮,创造了中国军队战史上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的经典战例,在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来者对之仔细研究。

略评北集团迂回高平战斗
 
 
从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制订的整个高平战役计划上看,北边的朔江、茶灵方向,东边的复和方向,主要起的是一个正面牵制的作用。真正的牛刀是北集团121师、123师的内外双层穿插与南集团124师、126师的装甲摩托化梯队穿插,南北对进,打歼灭战。

战役计划规定:121师实行外层穿插,插到高平以西的班庄、董赛地区,形成对外正面,阻击原平和太原越军来援;123师在通农县与121师分路转向东南,从安乐地区接近166号公路,经河安地区向高平西南侧的扣屯地区穿插,形成对内正面,切断高平越军退路,配合121师阻击原平和太原越军增援。这是一个双保险的部署,两层包围,南敌北拒,还有坦克部队配合扼守公路,高平越军在这个方向插翅难飞。

朔江战斗中,41军军指急令122师快速打通平孟、朔江经坂粒到安乐的公路,就是因为123师已经上了安乐公路,122师要保障123师的侧后安全和公路畅通,使炮火、兵力、给养通过公路直逼高平北大门。北面茶灵离高平虽然路线比较近,但因为地处大包围的口袋底,扎上高平的袋口,茶灵就是瓮中之鳖了,这也是茶灵方向只放了411368团的原因。

东面的复和方向也是这个意图。本来沿水口-复和-广渊-高平的3号公路实施突破路线最近,但因为也是属于包围圈的内侧,所以只放了一个生产师42军125师正面攻击进行牵制。南集团42军主力124师、126师从布局关突破,走东溪小路出奇兵穿插,再直上4号公路,从南面总攻高平。同时,加强42军的43军129师向东溪以南的七溪进攻,保障主攻部队的侧后安全。

当高平西面和南面的包围圈完成后,41军和42军总攻高平,再向东卷击广渊、茶灵、重庆、下琅,那就势如破竹了。许世友集中7个师10万人马,打346师加一些地方部队1.5万人,兵力火力都是绝对优势,还用费事吗?

实战中,会发生什么呢?

123师穿插扣屯向高平越军进行大迂回,是解放军战史上少有的在营级规模行动中使用了团级规模坦克攻击的穿插实战。因为越北地形民情复杂,越军据险设伏节节阻击,解放军诸兵种合成作战经验欠缺,最终贻误了时间,没能实现与南集团一起总攻高平,战役企图归于失败,经验教训都有很多。

从战役计划上说,规定123师于总攻发起后7小时插到扣屯,长驱90公里,比121师还少5小时,是因为配属了大规模坦克进行穿插。实际上,因为没有在越北这样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作战的经验,对于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估计不足,7小时完成穿插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穿插部队光是从出境到通农就用去了6个小时,而且相当多的坦克和步兵掉队,不得不停止前进等待了5个多小时。师前指率367团2营先头部队插到扣屯用了65小时,全营插到则历时79小时,足足比战役计划延误了70多个小时,更不要说123师其他部队还被阻击在河安一带无法前进。123师要建立迂回高平西侧的对内正面,既要切断高平越军退路,又要阻击原平、太原的援军,全师2个团都拉上来兵力够不够尚且难说,还不算沿路激战的损耗和缺粮少弹的威胁,更不要说才只有区区1个营穿插到位了。高平战役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计划,已经超出了解放军的实际战力,无法达到预定歼敌目标是自然的。

从战役指挥上说,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要求穿插部队克服一切困难,不顾牺牲,一定要穿插到位。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对穿插部队的规定是;每天日终,报一次综合情况,有紧急情况,随时报告。实战中为隐蔽战役意图,秘密穿插,123师师前指率穿插先遣队关闭电台,兼程前进。当部队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师前指怕暴露目标,有时也不开设电台。因为一度得不到穿插部队的战报,许世友焦急异常。当发生激战和请求指示的时候,师前指开设电台将情况上报,许世友要求全面报告情况,如师前指现在的位置,各团的位置,当面的敌情,有什么困难等。但师前指掌握的情况也不全面,只知道一起行动的直属队的位置,其他部队的位置也不很清楚。对于当面敌情态势,侦察不够,难以独立获取情报,是打一个地方知道一点情况,无法上报全面敌情,更多还仰赖上级通报。如打兰村一战,就是请示军区前指指示的时候将命令传达走样形成错误判断的。对于面临的困难,师前指顾虑很多,不愿意上服,怕受军区前指批评有涣散军心之嫌。在解放军历史上,困难说多了,那是要扣上“右倾”帽子的。许世友对此极为不满,发了火:“有什么报什么,有多少报多少,叫他报,他就得报;不报,还有理,不行!” 123师穿插先遣队打兰后撤,是一着关键性的战术失误。许世友不能容忍部队没有坚决战斗到底还退回来,斥之为:“这个部队过去打过很多好仗,这次为什么打成这个熊样!不准他们停止,更不准他们后退,命令他们前进,打到扣屯去。”“塔山英雄团”的威名,这回算是打了折扣。

从战术上说,在亚热带山岳从林地带首次实行了大规模坦克穿插,确实起到了出敌意外的效果。实战中越军除将班庄的852团调到扣屯一带屏护高平外围,其他防守部队并未调整部署,显然是123师这一路穿插打痛了越军。从当时的形势看,123师配属坦克打穿插,沿安乐至河安公路直奔高平,打顺了一天即到,确实对越军威胁最大。遗憾的是,中国军队当年缺少步坦合成作战经验,军队装备也较为落后,缺乏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严重影响了战斗效果。63式装甲输送车在中国坦克部队编成内数量很少,而且装甲太薄,机枪上穿甲弹就能打透,在实战中没有起到大的作用。步兵要跟上坦克,就只有搭乘在坦克上面,因为坦克要快速行进,为了不被摔下来,许多步兵就用背包带将自己固定在战车上。这样遇到突然袭击,难以快速解开跳下来,屡屡发生伤亡。然而部队为了完成穿插任务,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跟不上坦克行进,367团后续的1营和3营只能步行穿插,以致屡次误判位置而迷路,最后没能插到扣屯,贻误了战机。另一个软肋是步兵和坦克之间不能互相联络,坦克不能及时用火力支援步兵拔点,步兵也不能及时掩护坦克前出,以致进攻中坦克和步兵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也影响了进攻效果。越军在穿插路线上的设伏屡屡阻击住了坦克部队前进,与中国军队步坦不能互相联络关系极大。比较成功的是,123师主力转变战斗决心,不怕牺牲,猛攻那怀一线的346师师部及周边防御体系,终于战而克之,打出了战斗经验。同时打通安乐至河安公路,保障了后续兵力兵器、给养的前出,高平之战中国军队已立于不败之地。

从后勤保障上说,解放军传统上一贯轻视后勤,重视人的因素,只要人到位了,武器、弹药、粮食都可以少带。国内战争时是如此,朝鲜战争时志愿军因后勤不济而遭受了严重挫折。如今又过了20多年,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这次穿插战斗,部队有轻敌思想,以为3-5天就能解决战斗,弹药和粮食携行量太低。其中冲锋枪配弹300发/支,半自动步枪配弹200发/支,为一般战斗基数,不适于艰险重重又无后勤保障的长途穿插作战。粮食仅按3、4天的定量携行,为了赶时间轻装穿插,沿路扔掉不少,发生突然战斗后,又扔在坦克上一部分。结果367团2营在1天多后就开始断粮,连续3天,弹缺粮绝,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当时幸亏部队在搜剿时夺取了班俊的越军弹药库和粮库,补充到了一批粮弹。否则以367团2营的饥疲交困,越军一旦全力反击,真是非常危险。

总的来说,123师配属坦克部队在高平战役中一路苦战,穿插不力,比徒步的121师还晚到了1天,没有创造光辉的战例。不过123师各部顽强奋战,反复进攻,吸引了越军的注意力,消灭和重创了拦路的敌人,为其他各路进攻部队创造了战机,仍然是功不可没。

121师是41军中齐装满员的战备值班师,但26年没有打过仗,部队缺乏实战经验,训练也不足,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斗力。班庄大迂回是以步兵在极为艰险复杂的地形上进行长途纵深穿插的实战,其艰难困苦在1979对越作战解放军参战各师中首屈一指。因为敌情不明,地形、民情不利,任务多变,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落后,121师没能完成战役预定任务。其在实战中遇到的各种艰难复杂情况,在1979对越作战中颇为典型。

从战役计划上说,规定121师于总攻发起后12小时插到班庄、董赛,也就是说师基指率363团17日7时最先开始穿插,要在当日19时前插到班庄。实际上当日19时师基指和363团刚刚通过通农县城,80公里只走了不到30公里,离班庄还非常遥远。最早的363团2营插到841高地用了28小时,121师全师插到用了59小时,超过规定时间2-6倍。可见,要求121师12小时完成穿插任务显然不切实际,是办不到的。而且121师这一路地形极为复杂,道路稀少,河溪纵横,沿途多山,大路多在峡谷中,越军还设有重重拦阻。地图上一厘米的距离实际上不知要绕几个弯,光过宗梅吊桥就用了近20个小时,部队在这种地形上穿插,还要赶时间,还要战斗,实在是难度极大。回头再看整个高平战役计划,要求3-5天解决战斗,好像第一天就能穿插到位,关门打狗;第二天就能夺取高平,围歼越军;第三天可以清剿残敌,班师回国了。客观因素都不考虑,就是主观意志解决问题。许世友自己当年曾在电话中痛斥粟裕:“手在地图上一卡一卡就下命令,当兵的可用得是两条腿!”事隔30余年,如今又算什么呢?

从战役指挥上说,从广州军区前指到41军军指,对121师的要求有些多,任务多变。既然121师的主要任务是歼灭班庄之敌,截断3号B公路,再向扣屯、高平发展进攻,那么穿插到位后就应该集中兵力,形成有力拳头,迅速向东打。特别是121师各部经过长途穿插,粮弹俱缺,已然战斗力大减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就更为重要。而军区前指和军指却要求穿插部队占领并守住沿董赛到809高地的重要山头,这是防守的态势,不是进攻的态势,还分去了一部分兵力,耗费了时间。即使打下了山头,如果不能形成从山头到山脚的梯次防御,要想控制公路也不可能。从兵力和时间上说,121师各部当时都不可能形成这种防御。况且军区前指和军指又调362团1个营去炸纳隆桥,调361团北上安乐,这都严重削弱了121师本不充实的力量。然后再要师基指率362团向扣屯前进,却不同意363团向362团靠拢,既要守住对外正面,又要攻击高平,将兵力分散,又强调进攻,显然决心太多,目的不明。其最后的结果,就是121师滞留在扣屯,只能自保防御,无力和42军会攻高平。另外,从军区加强到军,从军加强到师,从师加强到团的领导过多,形成多头指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战决心和指挥效率。如361团在那排停止前进4个多小时,就是师加强指挥的干部轻信传言。

从战术上说,121师各部基本的,主要是跑路。为了抢时间,一路避战、绕路、强行通过,没有控制沿途两侧要点和肃清残敌,以致前边部队冲过去了,后边部队又要挨一遍打,损失很大,真有点像美军战史中说的“印地安苔刑场”。其直接的结果是,当高平已被攻克后,高平以西沿线却遍布越军散兵,四处袭扰,严重阻断交通线,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不得不一次次增加兵力进行清剿。后期150师加入清剿,以致造成448团之败,与121师的前期战斗有着直接关系。当然,因为121师担负的战役任务,坚决迅速地前进是必须的,不能单纯地指责121师。在穿插途中,121师营以上单位先后遭伏击、袭击达7次之多。有的部队不注意侦察和搜索前进,缺乏应有警惕,遇袭后惊慌失措,不能组织有力反击,造成了很多伤亡。因为政治因素,解放军多年训练不足,战术动作不熟练,单兵作战能力不如越军,这都是客观现实。然而,坚强有力的组织,正确的战术指挥,也是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关键。如开路先锋363团,在李培江副师长指挥下,将团、营的82无坐力炮、重机枪配属到各连,连的40火箭筒配属到班,加强尖兵连的力量,各部都有独立作战能力,又形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因而行动极为迅速,临机处置得当,每每能先敌开火,坚决前进,不待敌人进行有准备的阻击和设伏就已经冲了过去。反之,同样是363团,在去班俊接粮途中,因为指挥员没有进行有力组织,部队缺乏警惕,队形混乱,遇到伏击就惊慌失措,未能进行坚决反击,以致造成重大伤亡。可见,在遭遇敌人伏击时,指挥员必须冷静分析情况,控制住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坚决还击。切忌惊慌失措,尤其不能随意撤退,放弃指挥责任。

从后勤保障上说,这次121师是轻兵穿插,通农以南没有坦克和车辆跟随,需要人力运输,因此师、团的后勤梯队相当庞大,由师后勤指挥所和师预备指挥所指挥和带队,不可谓不重视。然而在组织上却是一贯地轻视。就是让后勤梯队跟着穿插部队走,没有统一组织护路武装,也没有重视加强后勤梯队的自卫能力,未能建立可靠的运输线。越军则放过先头部队,半渡而击,重点打后勤梯队,结果121师的后勤梯队除361团部分后勤跟上,其他的全部掉队或被打散,而且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配属部队的民工仅仅几天时间就跑的只剩十分之一。前方部队粮弹供应不上,迭遇袭击,缺医少药,还要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饿着肚子艰难前进,真是困苦非常。直到战争后期,41军抽调了军预备队1个营、1个边防营和4个民兵营,进行护路,才基本解决了通农以北的道路安全问题,通过公路将给养前送。121师在这次穿插战斗中失踪达200余人,在东西两线29个陆军师中仅次于最后才倒霉一把的150师,可见穿插路途是如何的艰险。

相对123师,121师在通讯联络上做得好一些,在险恶的穿插环境中基本上保障了对部队的指挥。和123师同样问题的是,侦察不够,当面地形、敌情掌握不明,己方各部的联络时断时续,因而虽然能坚持使用无线电信号进行一般报告,但缺少用密码电报进行详细的综合性报告和阶段性报告,上级只能大概掌握穿插部队的情况,却难以掌握穿插途中的具体情况和进展,也就不容易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许世友一样是发了火。

这次穿插有一个重大的教训,就是多支部队迷路失散,导致遭遇袭击,白白浪费时间和损失有生力量。如361团,干部识图用图能力低,从出境时就走错路,到了通农又走错路,延误了时间。北上安乐时没有走直线过谢牢河到坡润,反而走向越军占据的河安县城,以致在栋替遇袭,团长牺牲。还有师预指率362团3营和后勤前梯队,也是在通农走错了路,遇袭受到重大损失。当年中国军队用的作战地图多为1:5万的比例,也就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500米,1里地之远,在越南这样的山岳丛林地带误差可就大了。按步兵作战的特点,地图最好用1:2.5万的,即图上1厘米等于现地250米,4厘米就是1公里,这样就是哪里有一条小路、水渠、水井等,都能在地图上看出来,可当时中国军队只有少部分使用1:2.5万的地图。因此,战前花大功夫使各级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担任尖兵的分队普遍学会识图用图,掌握穿插的方向和路线是极为必要的。363团这一点就做得很好,指挥员和参谋人员都能正确识图用图,设立了专门小组掌握前进方向,同时注意发挥向导的作用,并利用俘虏带路,因而保持了正确的路线,第一个穿插到位。

总的来说,121师不惜一切代价昼夜兼程进行长途纵深穿插,缺乏火力支援,地形不熟,四面受敌,沿路激战,劳累疲惫,补给中断,迭遭伤亡,众多人员迷路失散,队伍越拉越长,仍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艰难前进,虽然没有完成战役预定任务,但其锐利刚强,一往无前的战斗气质,正是人民解放军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军魂象征。

北集团的2个师都没能在预定时间内进至高平外围发动总攻,高平战役的高潮注定要由南集团掀起。




 

所有跟帖: 

许世友破不了越南的坑道,装病,等着吴忠来救命,这段怎么没写上?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13 postreply 18:04:50

沈听雪网友的文章史料性很强,关于这一段的点评我也是有保留意见的,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好说人家说的不对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13 postreply 18:07:02

吴忠破坑道,杨得志攻老街,是对越作战的经典。许和尚就是“杀杀杀”。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13 postreply 18:22:35

现在外界根本就看不到军队内部尤其是东线师团营等各级指挥员的回忆录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13 postreply 18:35:22

这里一直提到125师作战失利的情况,可是没有125师自己内部人的回忆录。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13 postreply 18:28:28

唉,那种地形,就是走都难,手在地图上一卡一卡就下命令,当兵的可用得是两条腿!”啊。 -him65- 给 him65 发送悄悄话 (133 bytes) () 06/03/2013 postreply 01:51: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