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承认:“围堵中国战略不会实现”、“美国未必坚决保卫日本”

来源: 明开 2013-05-22 05:16: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9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明开 ] 在 2013-05-22 09:20: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日刊:日本对华外交应具备七个视角


2013-05-22 15:37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逐鹿亚太

核心提示: 文章提出“围堵中国战略不会实现”、“美国未必坚决保卫日本”等日本在对华外交上应该具备的七个视角。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日本《呼声》月刊5月号刊登题为《超大国家的外交软肋》一文,作者为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日本前驻华公使宫家邦彦。文章认为,从陆地和海洋的地缘政治学视角看,中国国家安全上的威胁源头已由亚欧大陆转向西太平洋。在讨论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围堵中国战略不会实现”等日本在对华外交上应该具备的七个视角。
中国安全威胁源头发生变化
文章说,同中国陆路接壤的邻国共计14个,亚欧大陆上中国与邻国的关系非常复杂。一般说来,当中国统一并强大时,与邻国之间的对立常常激化。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基础国力远胜其他国家的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相反,当中国发生分裂和衰落时,周边游牧民族的力量就会增强,各民族的王朝会享受一定阶段的独立与繁荣。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亚欧大陆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抗争史。
文章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国家安全上的威胁源头已由亚欧大陆转向西太平洋。这一点对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战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为什么要增强海军军力呢?文章称答案有两方面。首先,中国在亚欧大陆边境地区面临的威胁减少了。其次,目前中国最为繁荣和最为脆弱的地区不是陆路边境地区,而是面向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水域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中国的最大潜在威胁来自美国,尤其是以美国海军为主的海上力量。当然,这当中也包含日本的海上自卫队、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海军。因此,中国为了维护富裕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全力增强自己的海军力量。
“七个视角”听上去未必顺耳
1.围堵中国战略不会实现
文章称,对中国持批判观念的人常常主张对中国实施“封堵”和“包围”战略,使用这些威吓性的措词。但实际上,围堵中国是不可能的。这并不因为中国“强”,而是中国本身太大了。在中国周边的14个国家中,任何一国单独抑或几国联手,都是无法围堵中国的。即便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没有决心与中国打一场陆地战争。因为美国深知,只要开战,中国将一直奉陪到美国罢手。
中国的软肋在海洋上。因此中国现在要拼命地克服这一弱点。如果这一看法正确,日本就应该继续保持海上遏制力和实战能力,同时要在现在看来还比较稳定的亚欧大陆制造中国不得不浪费巨大能量和付出巨大代价的政治状况。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要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俄关注的中亚地带果断地推进投资和外交。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提高,可削弱中国集中于海上的战略努力。
2.中国经济发展或将放缓
文章说,在经济上,中国今后10年内可能发生质变。日本政府和日本经济界要预见到中国的这一变化,尽快修正对华投资战略,尽快制定和实施搞活日本国内经济的策略。要害在于,要维持日本经济还能再坚持10年的体力。在中国经济质变之前,如果日本经济先倒下,那就本利全无。从这一意义上看,安倍经济学的成功对日本的对华政策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3.中国想改变钓鱼岛现状
文章认为,钓鱼岛问题无法解决,因为中日双方都不想放弃领土“主权”。以2008年为界,中国改变了自身的海洋战略。中国曾在南海采取武力改变现状的战略方针,现在可能将其应用于东海。这一战略方针的转变来自台湾当局的权力变化。2008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下台,国民党回归政权宝座。这样一来,中美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下降,中国得以放心地伸张自己的主张。
如果这种观点正确,台湾的下一次权力转变还有可能改变中国大陆的态度。日本没有必要干涉台湾,但台湾当局的顺利更替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好事。4.美国未必坚决保卫日本
文章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不可先下手。万一是日本先挑起事端,那么从那一刻起,美国一定会犹豫是否帮助日本。日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中国的挑衅要谨慎对待。
当然,美国是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施政权”的。美国会信守保卫日本的承诺。如果是中国挑起事端,日本自卫队浴血奋战保卫领土,美国定会介入,因为美国不介入,日美同盟立即宣告终结。
日美同盟还有一个不利因素。那就是美国的财政困难,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压迫着美国的国防开支,使得美国不能保持两面作战的能力。为了介入中东海湾地区,美国将现在部署在东亚的军力再次投放到海湾地区,这有充分的可能性。届时东亚地区也需要维持必要且充分的作战力量。
中国的国防费用在过去20年间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文章认为,日本有必要自2013年起持续地增加防卫费用,提高自卫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的遏制力。同时,日本还需改变以往的“东亚”和“中东”等模块式的外交安全政策立案模式,现在看来中东和东亚已经密不可分。既然美军不能实施两面作战,日本的东亚和中东政策就应该合二为一。
5.俄战略伙伴是美欧中印
毫无疑问,俄罗斯与日本和美国一样,对中国的崛起持戒备心理。但俄罗斯并没有把中国当做国家安全战略上的威胁,只是对中国的崛起有担忧。
普京打算改善与日本的关系,这也是事实。但那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把天然气卖给日本等经济上的打算,而非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考虑。
文章说,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关心对象在西方(欧美)。对俄罗斯来说,要保持战略关系的是美国、欧盟、中国和印度。俄罗斯现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日本视为战略伙伴。那么,反过来说,对于日俄关系,现在日本最需要做的是举行两国首脑之间的会谈,就中国、美国、印度、中东等地区形势深入交换意见。只要日俄首脑会谈不具有地缘政治高度,日俄关系就只能停留在战术层面。
6.印度不会答应围堵中国
文章说,经常听到有人主张,要把印度纳入对中国的包围圈。这是个听起来不错的点子,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期待性预测。曾几何时,印度曾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无视这一点,就会看错印度。的确在印度军方存在对中国的担忧,也有人主张中国威胁论,但外人不要被此迷惑。印度的平衡外交源于印度将长期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地缘政治考虑。
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如果当着印度的面对特定的国家表达担忧心理,或是要求与印度缔结条约和结成同盟,印度不会轻易答应。日本同印度也需要发展首脑级别的国际政治交流。
7.东盟对华政策很难统一
文章指出,东盟的目标是维系对内的意见统一,不会超出这个范畴。反过来说,也就是人们难以期待东盟成为地缘政治单位。同东盟的交往,应该保持一点,那就是始终参与他们的会议。对于个别政治问题,要与各自的国家单独通过双边谈判来讨论和处理。东盟国家暂时还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体化。

所有跟帖: 

就算回到明治对日也只是恶梦一场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3 postreply 06:27:26

知华派日人的一篇明明白白文, -ych2000- 给 ych2000 发送悄悄话 ych2000 的博客首页 (70 bytes) () 05/22/2013 postreply 07:54: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