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苏-35?俄罗斯的自我安慰 2012-11-22 18:10 作者:施洋

来源: rdram 2012-11-25 06:32: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922 bytes)

昨日,一则“中国将获得24架苏-35战斗机”的新闻再次引发各界关注。尽管俄罗斯媒体对此言之凿凿,但这则消息很有可能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消息,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苏-35战斗机既不先进,也不必要。

俄罗斯纽带新闻网21日称,俄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已与中国就向中国出售24架苏-35战斗机达成初步协议,具体交货条件将在俄防长绍伊古访华期间商定,而正式合同将在未来1-2年内签署。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了绍伊古。

报道称,此前尽管中国已经表达出明确的采购意向,但两国未能就具体的采购数量达成一致,俄方坚持48架,而中方只想采购少量飞机。俄军用飞机部件生产企业经理表示,24架苏-35战斗机供应合同能让俄中摆脱此前合作中的不愉快。

报道猜测,飞机可能从2015年起开始交付,合同价值超过15亿美元。这意味着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已得到全面恢复,双方新的合作高潮即将到来。

这已经不是俄罗斯媒体第一次报道中国将要购买苏-35战斗机了。实际上,从1997年俄罗斯推出最早的苏-35至今,有关中国将要购买该型战机的消息就从未断绝过。近几年,类似的消息更是平均每两个月就出现一次。

从未出口的航展明星

苏-35战机最早是苏联时代开发的苏-27M型战斗机,采用高机动性三翼面布局和AL-31FM发动机,装备先进的玻璃座舱和RLSU-27雷达,配备可携带R-77中距空空导弹。进入21世纪后,苏霍伊设计局对原有的苏-35又进行了彻底的大规模改进。新苏-35战斗机重新设计了机体结构,换装了拥有矢量推力系统的117S发动机,并使用全新的电子设备,配备先进的“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使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现役对地攻击武器。

目前,俄罗斯第四代战斗机T-50因为缺陷问题,进度大大延迟。为了保持空军部队的战斗力,俄罗斯已经决定购买一定数量的苏-35战斗机作为T-50服役前的过渡。

早年的苏-35是三翼面布局的战机

早年的苏-35是三翼面布局的战机

在90年代后期,苏-35是一款性能强大的战斗机。由于当时美国F-22和F-35战机都处于研制阶段,在单机性能上,苏-35领先所有当时的美军现役战斗机;与欧洲国家即将装备的“阵风”和“台风”战斗机相比,苏-35也优势明显;对刚刚装备苏-27SK,还没有摸着三代机门道的中国空军来说,更是可望不可求的“神器”。

俄罗斯也一直把苏-35当做自己出口的拳头产品,带着它参加各种航展和防务展,希望获得订单。过苏-35项目因为缺少资金一直未能定型装备,外国买家对这款战机也一直疑虑重重。尽管参加过许多国家的战斗机采购项目竞标,苏-35却从未获得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垂青。

平淡无奇的性能

然而时过境迁,当时的苏-35因为资金短缺迟迟无法定型。而随着美国第四代战斗机开始服役,这种曾经先进的战斗机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了。虽然俄罗斯对其内部设备进行了重新改造,但一方面本身的改造技术比不上美国F-22战机使用的技术,另一方面,该机根本不具备隐身性,面对第四代战斗机时处于全面劣势。

虽然俄罗斯媒体和苏霍伊设计局一再宣称改进后的新苏-35具备抗衡F-22的战斗力,但军事观察家们一般认为,不具备隐身性能的战斗机在面对隐形的四代机时,其作战损失比例将超过10:1的惊人比例。因此,指望引进这种飞机对抗F-22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法。事实上,该机仅有的亮点,是其采用的“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和117S发动机。

苏-35战机至今从未成功对外出口过

苏-35战机至今从未成功对外出口过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作为三代机改进型的苏-35根本不可能有超过歼-20和歼-31这样的四代机的作战性能,面对本国改进的三代机也没有任何优势。无源相控阵雷达在5年前仍然是中国有待攻克的技术难关,现在则已经属于普通技术了。中国空军已经小规模装备的歼-10B战斗机就拥有不逊色于苏-35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武器系统;正在最后测试阶段,即将批量生产的歼-15舰载战斗机和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则拥有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虽然有消息称中国可能采购苏-35战斗机是为了获取随机装备的117S发动机,但本届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已经展出了117S发动机的产品,表明其已经允许中国单独购买117S发动机,但中国对其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退一步讲,即使要采购117S发动机,也用不着用采购苏-35这样“买椟还珠”的手段。

失去技术优势的苏-35战斗机在中国空军眼里毫无亮点,自然也不可能出资采购。

毫无可能的“过渡”

有媒体分析称,苏-35尽管性能上没有超越中国研制中的四代机,但却有着交货快的优势。中国可能采购24架苏-35战斗机用于歼-20和歼-31服役之前的过渡。

已经在研制四代机的中国根本不会回过头采购一种三代机

已经在研制四代机的中国根本不会回过头采购一种三代机

这显然是一种想当然的思维,且不说中国可以自行生产性能比苏-35优秀的歼-16用于过渡。即使苏-35“交货快”的说法也根本站不住脚。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即使中俄现在签订购买协议,第一架苏-35最快也要2015年交付。按照俄罗斯的交货速度,中国接收24架苏-35至少需要2-3年,再加上训练,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形成战斗力。而按照歼-20现在的研制进度,2020年显然已经开始量产装备部队,根本不存在需要苏-35“过渡”的必要。

自我安慰的幻想

俄罗斯军工业近几年已经陷入全面衰退。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武器技术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俄罗斯又无力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导致其在国际武器市场上连遭败绩。中国的军事工业则在最近几年则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在绝大多数领域超越了俄罗斯。但俄罗斯从上到下都不愿意承认和正视这一现实,仍然幻想着自己是“远远领先”于中国的先进技术掌握着。

为了迎合这种想法,屡屡曝出的“中国购买苏-35”新闻来安慰俄罗斯自己,也就不足为怪了,哪怕中国早已看不上这种性能尴尬的战斗机。

所有跟帖: 

我一直建议买些苏25。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2 postreply 07:52: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