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要吸取两次中日战争的经验 -- 持久战为上策

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实力比日本强,但是打败了。

第二次抗日战争,中国实力比日本弱,但打胜了。

对此,我们要理性分析中日两国的长处和短处。

像日本和法西斯德国这样的国家,其主要特点是“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短期内锐气很强,锋芒毕露,但经不起长期消耗。

中国的情况基本上同他们相反。从历史上看,在中日战争中,短期内硬碰硬的做法,中国失利据多。在前两次中日战争中,中方战前的士气都不低。然而,一但战场上出现挫折,马上兵败如山倒。

在甲午海战中,虽然中方失利,但损失并不致命,两艘主力舰都在,而且这场海战证明这两艘大舰是日方无法击沉的。

海战后中方最大的损失是士气。战前中方盲目自信,而日方却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战事一开,中方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一下子信心跌落下来。导致以后一个接一个打败仗。

所以,中国要吸取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对挫折有所准备,要有经历挫折依旧能够站起来的能力。

甲午战争中方的主要失败不是在海上,而是在陆地上。日军从朝鲜半岛一路过来,中国军队没能挡住。中国军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日本,但是由于要防守的地方很多,被日本人各个击破,导致最后失败。

假如中国当时主动放弃一些地方,把军队集中到一起。那么日本肯定没有能力打进首都,中国也不会战败,更不会赔款。

让中国大伤元气的就是那笔巨额战争赔款。如果慈禧当时坚决不投降,像蒋介石那样退守中国内地,坚持抗战,用这笔巨款重整军备,中国最终肯定会打赢。

与此相反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甚远,居然中国坚持抗战而胜。

所以,第二个教训是,中国只要能够长期坚持,就能最终取得胜利。

中国是地球上历史最长,人口最多的国家,时间站在中国一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