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演练空中叠加战术纵深打击中国

来源: 板门店老兵 2012-08-28 08:58: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37 bytes)
美军演练空中叠加战术纵深打击中国
2012-8-28 10:37 作者:军细柳


 美军“B-1B”战略轰炸机

  美军演练空中叠加战术纵深打击中国

-
  中国的“航母杀手”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横空出世,令美国人好一阵子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近年来,美军本部或与盟友举行的军演、模拟、兵推、网战,大多数是以中国专为“拒止”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为假想敌,煞费苦心地研究出一套“海空一体”叠加战术纵深打击中国,目的就是要摧毁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基地,以期达到绝对清除“拒止”美军侵略的障碍。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站8月23日披露,美军4月在阿拉斯加举行代号为“煎饼行动”的空军演习,就是为了检验F-22、F-16和B-1B轰炸机进行联合远程纵深打击中国本土的作战能力。面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美国不但通过部署远程预警雷达进行监视和防备,现在更是积极依靠隐形战机演练主动猎杀技术。这次演练,美军运用空中的叠加战术是:

  首先动用F-22“猛禽”隐形战斗机担任攻击先锋。今7月和8月,美韩举行的代号“不屈意志”及“乙支自由卫士”两次联合军演中,美方有意让“F-22”亮相,刻意让搜集此演习情报的中国和朝鲜知晓。据说,尽管中国军方各雷达站和情报收集部门不断交换比对“F-22”的作战参数,但仍对“F-22”的战力及未能掌握到两架“F-22”战机其中一架的踪迹,感到相当震惊。”大大提振了美军动用“F-22”纵深打击中国本土的信心。因此在未来的中美大战中,美军准备使用武器舱内的250磅“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摧毁中方沿海的防空网及地对空导弹阵地,并歼灭地面正准备起飞的中方战机,等等。

  其次,待基本清除中方沿海及陆地的防空能力之后,改由作战经验丰富的“F-16”战机接手继续瓦解中方的防空体系。虽然这时仍有零星炮火和防空导弹向“F-16”战机射来,但是通过“F-22”隐形战斗机的第一波的攻击、摧毁、扫荡,中方的防空网及地对空导弹阵地已经支零破碎,根本构不成对三代机“F-16”狼群式攻击的威胁。


 歼-20的空中姿态

-
  第三,等到中方的防空体系彻底崩溃之后,“B-1B”隐形战略轰炸机就要粉墨登场了。前不久,在“黄岩岛对峙”期间,美国军方就曾经有人鼓吹:B-1B远程多用途战略轰炸机通过升级换代后,可以一机搞定中国南海。是不是有点吹牛,暂且不加考证,不过美军早有此意已是“司马昭之心”。“ B-1B”这种“老旧”的轰炸机,在冷战结束后曾经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如今因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突然再次有了它存在的意义。美国空军有意鼓吹“B-1B”轰炸机强大的对海上和陆地目标的攻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渴望走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阴影,因为过去十年的战争主要是它们打的。同时,美国空军迫切希望“B-1B”轰炸机派上用场,以证明其适用性。但是“B-1B”轰炸机缺乏更为先进的、可躲避雷达秘密行动的能力。因此,对于具备很强对空防御能力的中国来说,“B-1B”的实战生存能力很值得怀疑,究竟该机能在对中方的作战中发挥多大作用,这还是个很大的问号。

  美军的这次针对中国的“煎饼行动”空军演习,动用“B-1B”战略轰炸机投掷的是,可躲避雷达的巡航导弹,以期粉碎目标。美军想象,通过“F-22”隐形战机、“F-16”三代战机一波、二波的清理,“B-1B”战略轰炸机飞抵中国本土,于入无人之境,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基地或战略目标进行点穴轰炸,就好像毫无反击之力的中国,回到了“石器时代”。

  美军正针对中国本土纵深叠加打击演练,中国如何应对,准备好了吗?

  2012年8月28日


 解放军空军雷达兵操作

所有跟帖: 

对伊朗都不敢动,还对中国纵深打击?吃了“食盐”? -NYHUG- 给 NYHU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8/2012 postreply 10:21:34

"尽管中国军方各雷达站和情报收集部门不断交换比对“F-22”的作战参数 -thrawn- 给 thrawn 发送悄悄话 thrawn 的博客首页 (115 bytes) () 08/28/2012 postreply 13:22: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