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终极用途的另类思考 ZT

来源: 板门店老兵 2012-06-11 19:21: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505 bytes)
歼20终极用途的另类思考 ZT

  歼20,民间昵称为“黑丝”,中国自行研发的第四代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战斗。从2010年11月横空出世、吸引广大军迷朋友的眼球以来,就成为了军迷们热议的中心话题。

  纵观歼20出现以来的国内外舆情走向,褒奖者有之,贬损者也不乏其人,但主流的观点是为我国空军先进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而欢呼雀跃,异常振奋!为我人民空军的不断发展壮大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楼主作为一个军迷同样也不例外。谁不为国防先进装备的更新和发展而高兴?谁不为自己人民军队的战力提升而自豪?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总觉得有些话必须说出来,心里面才觉得痛快。

  首先一点,歼20的作战意图和针对目标。毫无疑问,作为一款相对先进的隐形战斗机,歼20的的作战用途绝对不会是“防守型”的设计理念。为什么?因为强调突出“隐身能力”,就是考虑到此型战机一旦投入实战实用,必定是要突破敌方的重重防空火力拦截网,作为前沿和战略纵深地面防空力量和战略目标的摧毁和打击力量来使用的,而不会是作为一种为夺取制空权而设计使用的战术格斗战斗机!因为它牺牲了很大一部分常规歼击机的空战格斗机动性能来达成这“隐身”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要突出其“隐身能力”的实战要求所决定的。回顾当年历次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南联盟空袭、伊拉克战争、空袭利比亚等等经典战例就不难发现,作为隐身战机(无论它是歼击机、轰炸机、对地攻击机等等),投入战场使用,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内摧毁敌方前沿和纵深防空体系,为后续的非隐形战机发动空中打击扫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那么,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一贯奉行的“积极防御”国防战略指导思想来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我人民空军一旦开始研发并投入实用这种具有特定进攻意义的战术兵器(列装部队,加入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是否与国家国防理念和指导思想有相违悖的地方呢?

  这个,楼主自己真觉得有点不好理解。

  按照“积极防御”的指导思想,楼主个人认为吧,在没有外敌对国家本土(不含争议地区)进行直接军事入侵的前提下,都不应该发动主动(率先)攻击性质的“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而除非是敌对国家和势力集团主动发动针对中国本土(还是不含争议地区哦)的军事攻击和打击,才可能展开军事回击(反击)的一种国防指导思想吧? bbs.miercn.com

  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按照上述楼主的认为,在拥有热核终极毁灭性战略武器的今天,就算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谁又敢主动对中国本土发起军事攻击行动呢?这可是一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哦!中国完全可以凭借道义和公理,进行全面的军事反击!那么,环观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和动机对中国发起主动的军事攻击行为?就算有,它们敢这样做吗?好吧,再设想一下,如果它们敢这样做,不也就说明了它们充分掌握了防御(或者抵抗吧)中国军事反击的能力(或者就是抱着与中国同归于尽的决死态度吧,这不疯了么?可能么?),那么,到时,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又有甚么震慑力和战斗力了呢?可能还木有升空作战,就已经被消灭在地面上了吧?



  那么,这歼20又怎么能体现出它的主动突击能力优势呢?

  说到底,绕来绕去的,楼主就是想搞清楚,按照现行国家的国防政策和理念,这歼20先进隐形战斗机,真的会投入实战使用么?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实战使用?

  其实,如果真要强调“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意图,也没有必要来发展这样的高技术进攻性战术兵器了。集中有限的国防经费以及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研技术力量来大力开发隐形武器的发现、摧毁地面高效防御系统岂不更实在、更有效、更省钱、更划算、更给力?



  如何理解?其实一点都不深奥。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不就一个很好的例子么?盟国方面率先发明了(也是因为战争形势所迫)在当时来说非常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作为盟国主要参战国的英国,在英伦三岛沿岸部署了大量的雷达监测站,不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防御奇兵”的效果了么?给德国空军进攻英国的行动造成了大量损失,以至于元气大伤,盟军最终取得了英伦空中防御战的彻底胜利。

  这不是积极防御的最好范例吗?当时的英国,在德国的围困强势之下,已经濒临溃灭,以有限的空中防御力量,固守本土都还捉襟见肘,更不要讲去主动反击德国了,他们,不是通过这种有效的被动防御技术运用而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同,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了吗?

  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地面防御探测系统的技术开发利用,无论如何要比空中运动目标的“隐藏”技术更加有利于开发运用。这不难理解:地面防御探测系统所能容纳的设备体积和能源供给功率,总可以做得比空中目标大、多而牢和固隐蔽吧?探测范围也更加宽阔吧?那么相对来讲,对于发现空中被探测目标物体的距离和形状大小,就不应该是个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敌方隐身战机携带所谓“反辐射”攻击导弹和其他对地攻击型导弹,要发动对地面目标的攻击,首先要在探测距离上超过地面防御探测距离才能成为可能,不然,就只能等死!这就是率先发现、率先攻击、率先摧毁战术理念的提出缘由。

  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一款无论如何先进的隐形战机,它总有一定的固体体积吧?它所携带的探测设备重量、电力、油料供应总有一定的限制吧?这种限制与地面大型、超级固定式探测系统比起来,谁更会具有技术上的开发优势?

  注意,楼主在这里所提到的“地面防御探测系统”并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电磁波束雷达探测系统。还有更多俺们所不了解的高深技术的防御探测技术手段。就象潜艇探测技术虽然同为声纳探测,但有主动与被动一样,夜间成像技术有红外和微光一样。与所谓隐形战机,只要有固体物质存在,总是能被探测到的道理是一样的!

  引用一段专家的话吧:

  如果想让隐形战机现身,空气水蒸气电离子监测是最有效的手段。喷气战机在空中飞行,机身会和大气剧烈摩擦,从而使周边空气分子和水蒸气分子带电,在空中形成一个彗星型的电离子带,如水面舰艇行驶留下的尾流现象。能监测到这个空间电离子带,任何战斗飞机也无法躲避被追踪的命运。

  2004年我国第一台实验性空间电离子监测天气预报雷达研究成功,在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又于 2008年设计出两坐标空间电离子监测天气预报雷达。2008年10月份下达了军用空间三坐标电离子监测雷达的命令,要求在2012年以前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

  以上是楼主查阅公开网络资料所引用的一段话,并不代表认同和肯定,只是想用来支撑楼主的上述观点。地面防御探测技术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发现和进步,必将出现更多更新的手段和方法,并实施运用。



  这看似矛与盾之争,其实并不难解,关键是如何确定国防战略指导思想的问题。要防御,必要盾强!要进攻,必要矛利!当然,矛和盾都坚利了,固然最好!但是,这可能吗?不然咋还称之为矛盾?这就在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国防建设体系的支撑能力!再有钱的国家,也必须兼顾这矛与盾的利与弊和得与失,绝不可能在有限的财力之下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只能做到主次有序、重点突出罢了。

  MS强大的美国人也做不到!不然,它所谓先进的隐形战机也不会在科索沃和伊朗折戟沉沙了!已经这么锋利的“矛”了,不还要投入大量国防经费(他们称之为纳税人的钱)去打造“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之个强大的“盾”么?



  不要刻意回避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内外窘境,只说形势一片大好!试问一句:中国现目前,甚至将来20年,能不能与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比?

  那么,我们发展歼20这支利矛,最终能够取得它应有的效果吗?它,究竟要用在何处?何时来用?



  可能吧,一只紧握的、蓄势待发的拳头,比它打出去,更能震慑和吓唬对手!而这样的拳头,给人看看就好。



  这可能就是它的终极使用目的。

所有跟帖: 

积极防御就必须有矛 否则就不是积极防御了 回复:歼20终极用途的另类思考 ZT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1388 bytes) () 06/11/2012 postreply 19:56:35

这种思考够创意,还好没说J20是做为靶机来用的。 -World123- 给 Worl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2/2012 postreply 01:51:48

看来,很多人都被张召忠似的专家弄迷糊了。 -ligongnan- 给 ligongnan 发送悄悄话 ligongn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2/2012 postreply 02:16:40

楼主只想打仗了!还有军备竞赛,更有军火市场,想想J-20对F-35和F-22的影响吧 -jds- 给 jds 发送悄悄话 jd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2/2012 postreply 06:08: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