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日本人看中国人的反日

来源: 暗夜清风明月 2010-09-30 08:41: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99 bytes)
  中国, 日本人-对中国的"愤青"以及反日热潮,日本人无法理解。日本记者曾问:八国联军也侵略过中国,也干了很多坏事,为什么中国人不恨白人,偏偏只恨日本人?

  鸦片战争让中国转衰,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八国联军掠夺了中国那么多白银,中国人为什么最恨日本人?是日本入侵的时间离现代最近?是日本的人种与中国相同?是日本的战争手段最残忍?是中国教科书里日本侵略章节最多?坦率地说,我也在寻找答案。日本认为,中国的反日浪潮,是早年间以日本为仇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然,系统培养了中国年轻人的仇日情绪。他们认为,我们不喜欢日本,对日本有成见,总是揪着日本的历史问题不放。1998年秋X访问日本时,没有在共同宣言上签字,要继续在历史问题上与日本纠缠。这次访日失败加重了他对日本的偏见,从此中国的反日浪潮越演越烈。

  他们还认为,中国的"知日派"受到压制,在中国的对日政策方面发挥不出作用。前两年,前《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有关中国应放弃历史问题、着眼未来的"对日新思维"一文,引起中国网民强烈反弹,而日本右翼刊物则很是推崇。当时,该文最让人关注的,不是马氏观点的一家之论,而是马氏的《人民日报》背景,被疑是替中共新领导人放气球。

  胡温政权没有对日采用所谓的"新思维",让日本失望。日本一些人指出,现在中国不是政府牵着民间意识走,而是民间情绪牵着政府走。今年4月中国反日浪潮汹涌时,政府派出来做学生工作的人物,并非深谙日本事务的外交人员,而是在外交领域多年从事法国事务的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日本还在玩味这种"奇怪"。

  回到日本记者所提"中国人为什么偏偏只恨日本人"的问题。我归纳了以下几个因素:白人对中国侵略年代相对较远,国人的仇恨记忆转淡。八国联军的入侵,因国家众多使得仇恨不好集中。美英利用庚子赔款在中国建学校、建医院,缓解了一些国人的怨恨。

  此外,有些仇恨日本的因素,根本说不清楚,它几乎变成了一种基因,从上一代自然而然遗传给了下一代。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刚刚六岁,看见报纸上登的日军侵华罪行图片,用炭水笔在图片上打了很多叉,嘴里高声喊着:"打倒小日本!"。

  美国没有拿下日本前,绝对没有想到日本战争败后竟然如此驯服。"二战"中,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之托,写成了《菊花与剑》的日本研究报告,她在全书第一句即开门见山:"日本是美国曾竭尽全力与之战斗过的最异特的外敌。"盛行武士道和"神风赶死队"的日本,曾让美国特别担心他们的不驯服,但是当美国占领军进驻并统治日本后,美国完全没有想到,日本从战场上的誓死如归转眼变成了战败后的卑躬屈节,首相吉田茂对麦克。阿瑟,可谓言听计从。事实上,日本历史上遭受的第一个外侵事件,就是美国来的黑船,它不仅武力冲开了日本的门户,也迫使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日本人没有因黑船事件对美国留下民族仇恨倒也罢了,可是日本人对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也不见记仇,那就奇怪了。

  这六十年间,当然不能说日本没有一点反美国问题,冲绳居民对美国驻军的抗议,石原慎太郎着书对美国说"不"诸如此类的事,也不断出现,但毕竟都是零星和局部的,在日本形不成气候。这很耐人寻味。如果你不曾在日本观察他们的生活,你想象不出日本百姓的"崇美"程度,我感觉比中国人为甚。日本的另类异特也在这里显现。

  民族优越感被视作一个民族发动对外战争的内在决定因素。在美国人面前,日本人没有什么民族优越感,然而在亚洲,日本的优越感至今仍然浓厚。尽管中国现在开始起飞,但日本只看到了中国国力的增强,而对中国国民的形象,仍然一直抱低视态度。日本对中国,两眼里流露出不同的光束,一束以惧,一束以鄙。

  显然,中国的崛起冲击日本的利益。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冲击美国的利益。美日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中国,让日本在有恃无恐的状态下,在历史评价\领土争端\油气田抢夺以及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问题上频频刺激中国,让中国民间与政府之间加深歧意。说到底,日本的一系列做法,还是没把中国当成可以真正痛快教训它的对手。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关系还从来没有恶化到如此程度,目前中日间的"政冷经热",不过是关系恶化中的一种经济依存而已,经济上现在彼此还离不开,现在经济上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转恶的一日也未尝不会到来。请注意,即使中国"愤青"中出现一些反美或反某一国的现象,那也主要是因某个事件引发,其深远度并不足以让人忧虑。而对日本则完全不同,中国人的对日反感,不可否认已日益演变成一种民族仇恨,渗透到国民的血液里而无法清除。即使中国政府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不以日本侵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即使两国在政治上再试图修补,中国人的仇疙瘩,似乎没有办法解开。

  近来,经常地听到国人"要教训小日本"的感叹,甚至这种感叹也日益成为一种不分界别的群体情绪。从军人、知识分子、白领、学生,甚至从台湾和香港记者口中,我都听到过,"中日必有一战"之见,这种观点真的正在滚雪球吗?

  随着日本政府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之事,随着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扬言,"到了对中国说不的时候",中日上空的乌云会越来越密布,中国民间的感叹也越来越强烈,"不把日本打趴下,它一定不会服气"之论,呈现演变成一种民间共识之势。如此一来,即使两国政府有意识努力改善日益恶化的关系,中日之间的积怨恐怕也不是政治家能够解决的。

  日本在内政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让中国人感觉,它业已表现出重走舞剑之路的趋势。近期,便有权威文章分析,日本即将从军事上进入"挑衅期".从步骤上看,日本一方面要修改和平宪法,另一方面日本重新武装有可能获得美国的"有限度支持",因为日本的武装,第一可以遏制中国,第二可以防止和应对朝鲜半岛发生危机,第三还可以堵截复苏中的俄罗斯在远东势力的重新膨胀。不过,美国考虑到"均势原则",仍会对日本留一手。欧盟各国基本上不会对此事介入过深,极有可能做顺水人情,换些实际利益。俄罗斯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将不会极力阻止,无奈下不得不归还北方四岛。总体而言,日本重新恢复军备将无太大国际阻力。

  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自然会对日本重新舞剑的企图与做法反应激烈,但却很难有效阻止。届时,东亚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地区军备竞赛"。

  胡温不采用对日新思维,不是中国政府排斥对日新思维,而是中国民间不接纳此种对日新思维,同时日本也不具备中国行使新思维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往更深一层思索,此种新思维对改善中日之间的根本矛盾又能起多大作用?即使中日之间不再计较历史问题,领土、能源、争雄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就能妥善解决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