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不能以胜败论英雄,但是自己不努力而失败了确光找客观原因,最后只能跑到台湾 回复:王近山在五次战役惨败的总结中才意识到只看

来源: 先想一想再说 2010-08-30 20:35: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9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先想一想再说 ] 在 2010-09-01 10:36:1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华安-2010-08-30 15:48:18
文章里写得很清楚了,国军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各部协同不力,高级指挥官缺乏战斗意志,以强胜弱尚且不能,何论以弱胜强乎?
第六战区第一线阵地及纵深均为河湖交错、池沼密布的天然障碍地带,易守难攻,而且战区已经经营多年。如果各级指挥官能够以后来第57师保卫常德的精神,用机动防御逐次抗击日军,则本应可以迟滞其前进速度,并给予相当大的损耗;但由于多数指挥官一触即退,致日军发起进攻后短短5天时间就深入至暖水街、王家厂及澧水之线,而且极少损耗和伤亡,同时也丢失了大多数天然利于防守的地域,反而为日军所占据这导致了日后对常德增援作战时面临了巨大障碍。

高级指挥官缺乏战斗意志是这一阶段作战失利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后期,尽管日军的战斗力不断下滑国军装备日益改善,但国军的大多数高级将官的战斗意志却大大消减。在之后的1944年豫湘桂大作战中,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时数十万经营驻地多年的国军在遭受日军攻击后,几乎未做什么抵抗便立即撤退,最后竟至形成大规模溃退,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接近当时国统区面积的一半,损失异常惨重。

另外,第六战区和军事委员会部署的第33、第26集团军及第五、第九战区的策应作战也并未积极、坚决地执行,因而丝毫也没有对日军第11军进攻常德起到任何有效的影响。实际上国军中“山头”林立,高级将官们都有本属于自己的帐,如果日军不在自己防区或者对自己威胁不大的话,都不愿投入过多兵力以避免消耗自身过多力量。换句话说,友军的生死存亡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所有跟帖: 

必须反复强调国军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忠勇报国是事实,但可惜给国军高级军官(简称饭桶)给糟蹋了 -先想一想再说- 给 先想一想再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20:40:25

国军士兵多为壮丁,文盲多,很多不知有国,所以才有青年军。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138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22:03:51

不是不知有国,河南老百姓为什么帮日本打国民党? -中国影视- 给 中国影视 发送悄悄话 中国影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1/2010 postreply 18:10:13

你的意思那些美国军火都给壮丁们用没了? -gungho- 给 gungho 发送悄悄话 (112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22:09:06

共军士兵多为大学生?你太有意思了 --华安-- 给 -华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10 postreply 06:54: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