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底是谁捏住了美国的睾丸?ZT 继续贴

来源: ihellochina 2007-08-14 13:56: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69 bytes)
美国有个如意算盘:中国靠低价外贸挣来的外汇存在美国,只要人民币升值,中国从美国辛苦挣来的钱就会回流到美国人的腰包里,也减轻美国巨额赤字和外贸逆差带来的压力。虽然美国口头上讲是要中国放弃操纵汇率,但美国人一直玩这个游戏而乐此不疲,其背后的这些算盘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中国有什么武器制衡美国?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一则“抛售美国国债----—中国新核武器”的报道也许给了答案。

核武器是拿来威慑用的。用好了天下太平,用不好有地球毁灭的可能性。中国这抛售美国国债论其实和核武器一摸一样。玩好了,太平洋太平;玩不好,中美起冲突,那些在海外的华人讲不定就有被送集中营的危险。布什不是讲了吗?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中国所受的伤害绝对比美国更大。”

这个问题造成的危险其实已经超过了***问题有可能给中美关系造成的危险。咱们不得不关心。这一篇和另一篇文字试图从美国和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两篇文章其实可以用同一标题:是谁捏住了美国的睾丸?又是谁捏住了中国的睾丸?李敖讲***是捏在美国手里的中国睾丸,那现在到要看看是谁在捏住对方的睾丸了。



华盛顿的笨蛋们试图用经济制裁的方式来逼中国就范把人民币升值。中国只用两个研究所所长的话来威胁中国会抛售美国债券就把布什给引出来反驳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对美国的敏感性那么高?

其实话讲到这份上,无论中国实际上会不会抛售美国债券,美国的利率一定会涨。也就是讲,以后决定美国货币政策的很可能不是联邦储备局了,而是坐在***某办公室里的一位官员了。

美国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那是华盛顿和纽约的一群精英们把美国想象成唯一世界超级强国的无端傲慢的结果。这个傲慢在经济和货币方面的直接投影就是认为美元永远是人们追求的货币,美元永远是外国外币储备的工具,无论市场如何美元印得再多也会有人要。最近充满精英分子的美国著名经济脑库McKinsey就大言不惭地预测,就算把美国现有的一万六千亿赤字再倍一倍也没什么大事。

问题是一旦象中国威胁的抛售美国债券真的发生,美国有能力来承担抛售所带来的后果吗?

第一个可以考虑的手段是提高税率。但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个基本没有储蓄的国家,现在已经有好几百万为房屋的高利率***而挣扎的老百姓了,美国政府其实没有能力靠提高税收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减少和美军开支一样大的福利。这是美式资本主义的一个优越性。这一项的改变就必然会把美国朝二流国家方向拉。

第三是用外汇储备来抵中国抛售时需要接盘的债券。但非常抱歉的是,因为美国世界第一的傲慢,美国是没有任何外汇储备的。

其实当中国抛售美国债券时,其他国家也会抛售手里的美国债券。最大的持有者都在抛了,你还捏着美钞干什么?

当人人抛售债券时,美国政府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是玩命印美钞了。那样的后果就是当美国人走进折扣店Wal-Mart时,里面的物价可以和现在的Bloomingdale或Nieman Marcus比美了,也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美国的购买力会大大下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美国梦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也许是布什自己跳出来回应中国的两位低级官员评论的原委了。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准备打伊朗,这世界上谁能制止美国?算来算去也就***了。他一个电话给布什,告诉他如果美国对伊朗开战或对任何其他国家开战,美国都必须为中国的九千亿美国债券买单,那布什大概真得好好想想该不该开战了。当然,其实都不用***出面讲这事,外交部的一位低级官员给美国大使馆的人打个电话也许一场战争就那么的给避免了。

中国的九千亿美元换成一张IOU的美国债券后都干了些什么呢?美国政府拿来支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时口袋里根本没钱,富有的小***也非常小心地回绝了美国要他们分担战争费用的建议。是中国资助了美国发动的这两场战争。所以美国当然知道想要发动对伊朗战争时中国要求卖美国国债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了。这些道理,不用新保守主义分子们来给咱们上课就一目了然了。

也就是讲,九千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不但让中国有能力决定美国的利率,还可以决定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落到这地步,华盛顿那些傲慢的所谓领导者们和那些得了利益集团好处而到处散发偏见的所谓经济学家们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一个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比傲慢和偏见更能毁灭自己呢?

所有跟帖: 

好,置顶。 -Speachless- 给 Speachles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3:59:08

回复:现在到底是谁捏住了美国的睾丸?ZT 继续贴 -palmoaktree- 给 palmoaktre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4:27:49

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也变成废纸了么? -palmoaktree- 给 palmoaktree 发送悄悄话 (32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4:29:37

谢谢讲解,能不能具体说说中国如果抛了美国国债, -palmoaktree- 给 palmoaktree 发送悄悄话 (58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5:30:15

美国可能汽油会狂涨 -国民共- 给 国民共 发送悄悄话 (14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5:45:23

Let me guess: If China stops to buy US bonds, US has to -LAChinese- 给 LAChinese 发送悄悄话 (427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6:14:57

这么看起来是有蛮大的影响地。谢谢了! -palmoaktree- 给 palmoaktre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7:13:27

higher interest rate means lower bond, they are again each othe -吴为- 给 吴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21:18:31

Higher interest rate means lower bond price. -LAChinese- 给 LAChines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5/2007 postreply 10:46:41

天那,你是头猪。得了,讲了你也不懂 -hotdog99- 给 hotdog99 发送悄悄话 hotdog9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6:20:33

俄罗斯卢布崩盘,跌了14000倍不只 -richard_hz- 给 richard_hz 发送悄悄话 (128 bytes) () 08/15/2007 postreply 04:50:53

真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了,将会分裂成5-8个国家。 -51741- 给 5174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5/2007 postreply 15:52:14

美国日本的黄金储备是30%,中国只有1%。。。 -vw308- 给 vw308 发送悄悄话 (54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6:08:24

贵金属只有在动荡时才显得值,平时储备黄金是亏的 -xiaobaitu- 给 xiaobaitu 发送悄悄话 xiaobaitu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6:35:32

不一定会疼,有可能很甜 -笑什么笑- 给 笑什么笑 发送悄悄话 (344 bytes) () 08/15/2007 postreply 16:21:00

对呀,就象核对射一样 -鱼翔浅底- 给 鱼翔浅底 发送悄悄话 (258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18:08:26

打仗要军费,做生意还要本钱呢,这可能是最大的一个便宜 -吴为- 给 吴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21:24:02

我还是不明白,你卖可以,但是得有人买啊,谁买?还有最近的subprime -YumenIT- 给 YumenIT 发送悄悄话 (158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20:53:25

真没人买,就是信用危机,和911一样,又一个神话破灭了。 -吴为- 给 吴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21:14:59

回复:我还是不明白,你卖可以,但是得有人买啊,谁买?还有最近的subprime -invisiblemen- 给 invisiblemen 发送悄悄话 (338 bytes) () 08/14/2007 postreply 22:05: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