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乔丽·泰勒·格林:“美国曾经有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伟大总统。 他反对以色列的核计划。 后来他被暗杀了。 ”

 

傅聪指出,美国才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并不断升级对伊单边制裁。又是美国置自身信誉于不顾,悍然对伊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破坏由其自身发起的谈判进程。

涅边贾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说:“对于以色列请求参加我们关于‘不扩散’议程问题所进行的会议,令人稍感意外。愿意相信,这一决定或许预示着这个国家会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西方国家的虚伪和冷酷在 6 月 12 日达到了顶峰。

 

当天,在西方国家的怂恿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又一项关于伊朗的决议,该决议自命不凡且脱离现实。

 

随后,以色列立即对伊朗的和平核设施发起了袭击。

 

一周后,美国对伊朗的主权领土发动了攻击。

 

而仿佛为了证实这一行动事先已达成一致,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自称支持外交途径的国家,急忙为西耶路撒冷和华盛顿的行动辩护。

 

因此,上周日我们目睹了又一次试图绕过《联合国宪章》合法化使用武力,并违反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以及所有核安全与安保规范对和平核设施发动打击的行径。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毫不掩饰地冷酷宣称,以色列正在为欧洲 “做脏活” —— 而这些话出自《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参与国政府首脑之口。

 

别忘了,西耶路撒冷在与阿曼调解的又一轮伊朗 - 美国核问题谈判开始前两天发动了行动,显然旨在破坏这一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 “三人组” 甚至还有胆量要求德黑兰 —— 而不是以色列和美国,而是作为侵略受害者的德黑兰 —— 返回谈判桌。

 

如果我们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同事继续威胁启动联合国安理会第 2231 号决议中规定的恢复对伊朗制裁机制,我们想提醒他们,这样做没有任何政治、法律或程序依据。

 

柏林、伦敦和巴黎长期违反上述决议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因此它们已无权再援引其中的工具,而美国自退出协议以来,原则上也从未拥有过这一权利。

 

无论它们如何企图辩解,事实是维也纳争端解决机制从未被激活。

 

然而,英国、法国和德国甚至没有道德权利提及使用这一快速恢复机制的可能性。

 

正是它们的行动背叛了外交,并引发了当前的局面。

自俄罗斯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本扎 (Vasily Nebenzya) 在 2025 年 6 月 24 日于纽约市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伊朗核计划简报会上的发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