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外媒把印巴在克什米尔的这次冲突比喻成,珠海航展的实战版展出,并且顶尖展品都还没有出场呢。
由于巴方在克什米尔出动参战的中国造武器硬件有导弹,歼击机和预警机,在我国早就有了更为先进的型号:比如歼11、15、20、35、(正在研发36、50)等>>歼10C,空空导弹霹雳17>>霹雳15,地空导弹红旗15、17、18>>红旗9P,预警机2000、3000(正在研发4000)>>ZDK-03(10年前的出口型产品),所以如果换上我国更先进的硬件上场,印方将会输得更惨。
然而,阵风是全球闻名的西方四代半王牌战机的典范,歼10CE见了阵风顶多也就是棋逢对手难分上下的,但是阵风在印巴一战中却落得个一败涂地,为什么呢?
因为我国硬件的背后还有隐性的软件实力,以倍增战力:共享数据链,这已经是打胜现代战争不可缺的核心通信系统。可印军是万国牌军备,虽然大规模地出动了80多架战机,单架也都挺先进,但通信系统互不兼容(印军也可能已有单向或双向数据链,但并不畅通),瞬息万变的军情无法即时共享,感知战场态势和协同作战的能力低下,结果只有挨打的份了。
有专家总结认为是巴方在运用我军“A锁B射C导”的战法,很有道理:
A锁——地面的红旗9P发挥远程识别功能,可锁定20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并将数据传输给预警机和战机;
B射——巡逻在空中的歼10CE作为空空导弹搭载平台,接收数据后择机发动攻击。虽然阵风在被击中前,应已探测到被红旗9P锁定,并对地面的红旗9P启动了反制操作(如攻击,规避,发射假目标),却无法提防超视距的霹雳来袭;
C导——歼10CE发射霹雳15导弹后,立刻接受新数据以准备完成下个一任务,而导弹就交由身处安全距离之外的ZDK-03预警机制导,即配合北斗将霹雳15导弹引导射向目标,直至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