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于7月底潜入库尔斯克,8月6日和俄边防军交火,至今已经有7个星期。俄军为什么不断找借口不反攻呢?
为人处事讲究轻重缓急,打仗更是如此。俄乌双方最急最重的地方在哪里呢?
北约和俄罗斯的军事家都说俄乌开展以来,一直是最急最重的战略要地只有一处,就是乌赫赖达尔(Vuhledar)。为什么乌赫勒达尔远比库尔斯克的苏查重要呢?看看下面的地图便很明显。
图1。俄乌攻防态势图。
俄罗斯在库尔斯克有几乎无限的纵深。不要说如今乌军越过国界东进几十公里,便是几百公里也并无大碍。然而如果乌军从乌赫赖达尔南进,不到一百公里便到了亚速海边的马里乌波尔,这里俄罗斯没有任何纵深可言。泽连斯基和西尔斯基都希望能从乌赫赖达尔组织一次直插马里乌波尔的反攻。如果俄军在这里被乌军拦腰斩断,必然兵败如山倒。不过这是明显的阳谋,很难实现奇兵突袭。
据说军事家在讨论乌赫赖达尔之前,必定要先讲马里乌波尔。而讨论马里乌波尔之前,则要先提一提志愿军的上甘岭。
大家可能还记得志愿军的上甘岭是挖坑坚守的范例。马里乌波尔是上甘岭的加强版,地下工事纵横交错,易守难攻。大家如果听说过或亲眼见过莫斯科的地铁,就知道斯拉夫人对深挖洞的执着,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马里乌波尔隐藏在地下的堡垒,多于地上看得见的建筑。之所以陷落,还是因为后来弹尽粮绝。陆路被封,海路也被封。那时黑海舰队还很风光,不但停在亚速海边对马里乌波尔狂轰滥炸,而且还多次出动海军陆战队配合陆军攻击。亚速营坚守了整整三个月,吃光了储存的食物,最后只好投降。如今北约军事家们很后悔。如果当初就给乌克兰先进的反舰导弹,打得黑海舰队无处藏身,从水路补给马里乌波尔也许可以实现。那样的话,马里乌波尔应该还在乌克兰手中,俄军的南部战区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如果说马里乌波尔是上甘岭的加强版,而乌赫赖达尔又是马里乌波尔的加强版。俄军不知道乌军在乌赫赖达尔地下的钢铁堡垒中部署了多少兵力。俄军各大军区都已经派了精锐部队来轮番攻打乌赫赖达尔,但每次都是雄赳赳而来,灰溜溜而去。各种炸弹铺天盖地向乌赫赖达尔倾泻,但都无济于事。
乌赫赖达尔是乌军反攻马里乌波尔的桥头堡,是公认的战略要地。只要乌赫赖达尔在乌克兰手中,俄军就得在其南部保留大量兵力以防不测。俄军从过去两年多的惨痛教训中醒悟过来,知道强攻乌赫赖达尔是不能成功的,于是决定先攻其北面的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想迂回到乌赫赖达尔的后方,切断乌赫赖达尔的供给线。如果能将乌赫赖达尔包围,便可以复制马里乌波尔的成功。这也是阳谋,所以乌军死活不肯从波克罗夫斯克撤退。
西尔斯基调兵突袭库尔斯克,其军事目的当然是希望俄军能调动能征惯战的南部军区的部队北去,不但减缓波克罗夫斯克的压力,而且有可能创造从乌赫赖达尔突袭马里乌波尔的机会。乌克兰和西方媒介都避免提到这一军事目的,反而大谈乌克兰要在俄罗斯境内建立一个缓冲区等等。俄军当然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不但不在库尔斯克反攻,反而让几个将军放话,说正在向库尔斯克增兵,但现在还不是打大仗的时候,一定要等到兵力达到5:1的时候才反攻。这就将了乌克兰一军。如果乌克兰为了避免1:5 的劣势,就得向库尔斯克增兵,而这就正中俄罗斯下怀。如果不向库尔斯克增兵,万一乌军在库尔斯克失利,西尔斯基就会被痛骂,说他让自己的军队处于1:5的劣势还见死不救。其实俄罗斯将军们口中所谓的5:1纯粹是扯淡,因为俄军根本不清楚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兵力,所以不会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5:1的优势。
当年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时,突然剑指贵阳,那是真打,至少从蒋介石的角度观察绝对是真打,所以蒋介石不得不把部署在江防一线防止红军北逃或西窜的部队调回来。如今西尔斯基打库尔斯克,打得太假,不可能实现他的军事目的。如果要让俄罗斯觉得是真打,那就非得玩一票大的。乌军的机械化水平高,速度快,可以打运动战。粟裕常打运动战。敌军在A,B两地各部署一万兵力,我军有两万兵力。突然袭击A,让他觉得是真打,龟缩坚守,我军却以2:1的优势突袭B敌。收拾了B敌后再打从A处来的援军。高手往往只用一招,却屡试不爽。所以李小龙说他不怕南拳北腿无所不知的对手,但害怕数十年只练一招的对手。
如今北约把南拳北腿各种高深武功都教给了乌军,但一招制敌的本事却不敢教。西方最擅长擒贼先擒王。八国联军一开始就从天津直扑紫禁城,打伊拉克也是一开始就打萨达姆的司令部。英国海军调教出来的日本海军也在甲午海战中一开始就打北洋海军的旗舰。毛泽东打贵阳,确实让蒋介石以为红军要玩擒贼先擒王的狠招,所以不得不调兵回访。如果西尔斯基希望俄军调兵回访,不出一狠招是没用的。须知十个苏查,也比不上一个乌赫赖达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