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大陸學者:823砲戰 中蘇共分裂的導火線

来源: 三河匹夫 2023-08-22 14:57: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316 bytes)

823秘辛》大陸學者:823砲戰 中蘇共分裂的導火線

  
旺報
   
本報訊
823砲戰65年了,金門仍有濃濃的軍事陣地味道。圖為我雷霆陣地「美造M1式240榴砲」炮操演練。(本報資料照片)

823砲戰65年了,金門仍有濃濃的軍事陣地味道。圖為我雷霆陣地「美造M1式240榴砲」炮操演練。(本報資料照片

 

編者按:明天是823砲戰65周年紀念。金門當年飽受對岸數十萬砲彈洗禮,戰事進展世界關注,美國擔心捲入中國內戰,加上金馬不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協防範圍,對如何助台態度謹慎。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金馬議題甚至成為甘迺迪、尼克森交鋒重點。老蔣總統堅持固守,毛澤東宣布單打雙不打,823砲戰成為全球持續最久的戰事,一直到1979年1月1日北京與華盛頓關係正常化才真正停火。《翻爆》特別選摘本報記者林博文的三篇報導,提供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縱深。

中蘇共分裂是冷戰時代的重大事件之一,數十年來海內外許多學者,從各種不同角度分析這兩大共黨分裂之因,其中不少人把雙方失和歸諸於蘇方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以及成立聯合艦隊這兩件涉及中國主權的問題上。但大陸學者最近根據蘇方最新解密檔案,研究推翻了上述說法,而認為一九五八年的金門八二三砲戰乃是分裂的導火線。

一九五八年夏天,毛澤東對蘇方建議設立長波電台(便於指揮在太平洋活動的蘇聯艦隊)及成立聯合艦隊,作出了激烈反應,他強調這兩件事有損中國的主權與尊嚴。同年七月二十二日,毛召見蘇駐北京大使尤金,當場大發脾氣,指責蘇方一貫從大國沙文主義立場對待中共,建立電台與艦隊的目的是想要控制中國。蘇共頭子赫魯雪夫接到尤金的報告後,認為毛誤解了蘇方的意思,即於七月三十一日飛赴北京向毛解釋。毛赫進行了四次會談,經過赫魯雪夫的耐心解釋,毛怒氣始消,赫於八月三日返蘇,當天中蘇雙方還簽了一些協定。

赫魯雪夫和其他蘇共領導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毛澤東當時已決定大規模砲擊金門,赫停留北京四天,毛一個字都未透露,中共將向金門開砲。廿天後砲戰打響,克里姆林宮震怒無比,蘇聯擔心美國會以武力介入而蘇聯被中共拖下水,美蘇難免一戰。克宮更氣的是,中蘇共是軍事同盟國,中共單方面採取軍事行動卻又未告知同盟國,莫斯科領導人有被耍的感覺。九月初,蘇外長葛羅米柯訪問北京試圖要了解中共砲擊金門的真實意圖。

中共對葛羅米柯說,砲擊金門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引起全世界對台灣問題的注意,並將美國帝國主義從中東引開(其時伊拉克發生政變,美出兵黎巴嫩),並不是為了進攻台灣,更不是為了挑起與美國的直接衝突。蘇方對中共的解釋,表示難以接受。面對蘇方的強烈不滿,中共宣稱如美國武裝干涉,中方願意自己承擔一切後果,絕不拖蘇聯下水,但蘇方還是非常不理解毛為什麼突然要製造第二次台海危機(第一次是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五)?更不諒解為什麼不事先告知蘇方?

第二年(一九五九)九月底、十月初,赫魯雪夫利用訪美結束之便,繞道北京慶祝中共建國十周年。十月二日毛赫及兩國其他領導人舉行會談,沒想到這場會談一下子就變成激烈的爭吵,雙方完全不顧外交禮儀和多年的「革命感情」,竟破口互罵,中共外長陳毅亦用四川話當面痛斥赫魯雪夫。

當談到台灣問題時,赫又提到了八二三金門砲戰,他痛恨中共在處理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機時犯了冒險主義的錯誤;並對再次中方刻意保密未通知蘇方的作法,表達強烈不滿。赫魯雪夫並以當年列寧建立遠東共和國作為俄國和日本之間的緩衝國為例,暗示毛也可用這種方式處理台海問題。毛聽了大罵說,美帝國主義一直在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赫魯雪夫的想法正是配合這個陰謀。

赫一行於十月四日離開北京,中蘇雙方在腦筋清醒後都憬悟到十月二日那次會談,雙方太過情緒化,決定銷毀各自所作的會談紀錄。但日後還是傳出各種版本的會談情況。

一九六○年七月十六日蘇方突然照會中共將撤走數千名蘇聯顧問,兩大共黨「盟邦」正式走向全面分裂的終極點。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和華府威爾遜中心去年十二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一場極有意義的超大型國際冷戰學術研討會,可惜沒有台灣學者與會,研討會題目是:〈冷戰轉型:一九六○至一九八○年代的中國與變化中的世界〉,推動此項研討會的兩大主力是華東師大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以及從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嚴家淦講座教授跳槽至康乃爾大學的中美蘇關係史專家陳兼(亦為華東師大校友)。研討會上亦對中蘇共分裂作了剖析。

最近主編《中蘇關係史綱》(彩華出版社)的沈志華認為中蘇分裂有內外兩大因素:一九五八年的台灣危機反映了中蘇在對外政策上重大分歧;一九五九年赫魯雪夫批評毛澤東最得意的人民公社,顯示了中蘇在對內政策上的嚴重矛盾。

沈志華又指出金門砲戰觸怒莫斯科而使赫魯雪夫無法容忍有四大原因:第一,事前中共未向蘇方透露半點風聲;第二,毛試圖以實際行動向蘇方表明中共具有獨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而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部事務,無需向別人請示;第三,以砲擊金門行動向蘇方表示不贊成蘇聯與美國改善關係;第四,中共遲不向蘇聯交出在台海空戰中獲得的一枚響尾蛇飛彈,赫魯雪夫暴怒無比。陳兼則認為:「一九五八年,中國對外關係中最具深遠影響的大事,應當是中蘇同盟關係的進一步逆轉。」

美、台高層都誤解了中共發動八二三砲戰的原因。去年五月五日紐約〈多維時報〉刊出八二三砲戰擔任小金門第九師師長郝柏村的長篇訪問,郝說:「那一年,蘇俄策動了中東阿拉伯聯盟的反西方運動,故在台灣海峽製造緊張局勢,企圖將美國兵力牽制到太平洋地區……八二三戰役亦是蘇俄在遠東地區繼韓戰之後所導演的另一次代理戰爭,意欲突破美國的圍堵戰略。」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所出版的《八二三砲戰勝利三十周年紀念文集》中的〈戰史摘要〉亦說:「迨至民國四十七年七月下旬,中東局勢惡化,赫魯雪夫、毛澤東於北平會談後,匪軍紛向我金、馬當面集結……。」

赫魯雪夫於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三日訪問北京,使美台雙方都誤以為赫氏此行是向毛下達砲轟金門的指令。

近年來已有一些大陸學者公開批判毛當年發動金門砲戰是一意孤行和誤判形勢,而沒有任何產生實質成果,只是恢復美中大使級會談而已。

研究中蘇共分裂,亦不能忽視毛澤東個人對史達林與赫魯雪夫的反感與厭惡,以及民族主義者的反抗本能。尤其是毛第一次訪蘇(一九四至一九五○),史達林所表現出的傲慢與優越感,連赫魯雪夫都覺得過分。史達林私下輕蔑地稱毛是個「窯洞裡的馬克思主義者」。

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冷戰時代的最大失誤是完全沒有預判和察覺中蘇共分裂。如果中情局「能幹」一點,美國對中關係與越戰政策也許會早日呈現全然不同的面貌與走向。(摘自2007/2/7中國時報記者林博文報導)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