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中国说起马岛,英国既被打了“面子”,又被打了“里子” zt

来源: dfh 2021-06-25 23:56: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75 bytes)

 

( 转自北美的军事论坛: 网际谈兵 )

 

俄英冲突,英国赖上中国,约翰逊还是关心下阿根廷对马岛主权要求

俄英双方还在为6月23日俄军武力驱离英军驱逐舰一事争执不下之际,英国媒体突然来了一波奇葩操作。

俄国防部公布的俄军战机驱离英国驱逐舰画面

6月23日,英国《卫报》在报道俄英之间的黑海对抗问题时称,在很多方面,此次事件“目标受众”不是克里姆林宫,而是北京。因为在今年夏末,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将率领舰队穿越南海。

英国和俄罗斯打架,出主意的可能是北约,帮的是乌克兰,俄罗斯直接掀底牌,目的也是杀鸡儆猴,让北约少打点歪脑筋。

八竿子都打不到中国身上。

英国这次面子确实丢得有点大。别人开了火的坦坦荡荡,我就打了,你待怎样;而差点挨打的悄没声走了不说,还不敢承认子弹在自己头上飞,甚至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俄罗斯方面当时正在黑海进行一项炮击演习”。

直到俄罗斯放出开火视频,英国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说这主要是针对中国。

感觉像是在黑海被俄罗斯“打脸”了,掉个头准备来南海找存在。

 

 

不过,中国的“打脸”来得也快。

6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直接点名英国,坚决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要求。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奇怪,马岛本来就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是长期支持阿根廷的主张的。

但这个点提马岛,大英帝国的玻璃心却能直接碎一地。

当初马岛战争,英国虽然是赢了,但并不光彩。外界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大抵就是八个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马岛战争发生之前,阿根廷在时任总统加尔铁里治下经济问题突出,国内矛盾严重,导致自己的位置也不大稳固。

在历史上,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向外输出战争的例子不在少数,于是加尔铁里也想这么干。正好阿根廷与英国在马岛主权上有争议,加尔铁里一盘算,如果能成功收回马岛,那自己的威望肯定蹭蹭往上涨。

于是,加尔铁里迅速出兵,并成功占领马岛。刚刚收回马岛的时候,他的威望确实如他所想,一度达到顶峰。然而,他失算了。

英国当时的情况也不乐观,在经济低迷等各种压力中找不着北,也指着对外打一场胜仗提振一下士气。

并且当时的英国首相是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她力排众议火速出兵,派出了一支由43艘皇家海军军舰,22艘后勤船只,还有62艘征用的民用商船共127艘舰船组成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的杀向一万三千公里外的马岛。

 

 

战争的结果不用多论。阿根廷输了,加尔铁里的美梦最终成就了撒切尔和英国。

不过仔细想想,柿子捡软的捏,阿根廷当时和邻居智利也有纠纷,为什么挑上英国?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海上力量的衰退。受到军费预算削减的影响,皇家海军的规模和实力当时就已经大不如前。

加尔铁里认为,英国还有没有能力远赴万里之外作战,实在玄乎。所以才决定趁机捏捏英国这“软柿子”,赌英国不敢来自己家门口开打。

如果英国海军还是当年纵横四海的那支皇家海军,阿根廷又怎么敢和英国叫板?

瘦死的骆驼确实比马大,但,已经是瘦死的骆驼了。

英国安排军舰跑到克里米亚领海去恶心俄罗斯,俄罗斯的军力又岂是阿根廷能比的?

俄罗斯海军一名将领在俄英黑海对峙之后,还不忘嘲讽英国一句:海上雄狮变成了老鼠。

来再看中国谈马岛的时机,就显得非常有趣了。

 

 

英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海上雄狮了。马岛一战,英国赢是赢了,但阿根廷敢出兵马岛,这本身就已经是对英国海军最大的侮辱。

马岛是英国殖民主义的遗留,也是是英国海军衰落的一大佐证,敲打马岛,是既打了英国高呼“人权”的“面子”,又打了英国海军军力衰退的“里子”。

“马岛之争”被炒热,他们既没“面子”,也没“里子”,这就是英国的“七寸”。

中国这波打脸,打得英国有苦说不出,实在是精妙。

 

所有跟帖: 

中国这波打脸,打得英国有苦说不出,实在是精妙。 -qp_ma- 给 qp_m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6/2021 postreply 14:57: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