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盟军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诺曼底半岛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纳粹德国为防止盟军登陆,沿欧洲大陆西海岸修建了号称“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工事,包括1.6万个掩体、799座炮台、800万个地雷。图为盟军侦察机在诺曼底海滩退潮时拍摄到的反登陆障碍物。
由于恶劣天气影响,登陆行动一直延迟到6月初。6日午夜,3个空降师被空投到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处。图为准备跳伞的美国伞兵。由于地面情况复杂,部队被散落在各处。很多伞兵由于装备沉重且复杂,淹死在海中或低洼地区
6月6日,盟军分别在宝剑、朱诺、黄金、奥马哈和犹他等5个海滩抢滩登陆。图为带有防空气球的盟军登陆舰艇部队正驶向诺曼底海岸。连接这些气球的金属线可以防止敌机俯冲轰炸,如俯冲轰炸机与之相撞,可致其撞毁
盟军为了方便海滩登陆作战,改造和研发了很多特殊的武器和工具。登陆艇是抢滩登陆时运送步兵必不可少的船只。船身使用平底设计,并以前舷吊桥来代替正常的船艏。抵达海滩后,放下的吊桥便于士兵登岸。图为登陆艇上的美军士兵冲上奥马哈海滩
大型的登陆舰吃水很浅,可靠近海滩停泊,以运输士兵和装备。图为美军登陆舰在奥马哈海滩运输物资与装备
盟军还发明了各种两栖作战车辆。图为英军开发的水陆两用DD坦克,它们被美军士兵们戏称为“唐老鸭”
DUKW,又名“鸭子”,是盟军发明的一种6轮两栖装甲车。图为一辆满载弹药的DUKW离开登陆舰舱,驶入海中
盟军还开发了各种特种坦克,以便在“大西洋壁垒”上打开缺口。图为盟军的“巨蟹”扫雷坦克,可以迅速清除海滩上的地雷和障碍物
图为英军用来铺设地毯的特种坦克,在海滩上铺设地毯,可以防止车辆陷入柔软的泥沙中
由于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盟军在抢滩登陆后,需要稳定的港口接纳物资。登陆战开始后,盟军自携代号为“桑葚”的港口至诺曼底海滩,美英军滩头各有一个。这种人工港由一个个混凝土沉箱组成,盟军船只将沉箱拖至离海岸不远处,沉于海底,以组成防浪堤
图为位于阿罗芒什的建成后的“桑葚”人工港,港内的波浪明显比港外更平静
在奥马哈海滩,数艘美国船只在离海岸不远处主动凿沉,以形成一道临时的防浪堤,保护堤内的登陆船
在盟军登陆的5个海滩中,战斗情况不一。最东边的宝剑海滩由英军负责。海滩东段的英军在抢滩后轻松击溃德军,并于午后与伞兵会合。但在西段登陆的部队遭到德军装甲师的顽抗,直到黄昏才击退德军,共伤亡630人。图为在宝剑海滩登陆的英军
朱诺海滩由加拿大军队负责。恶劣的天气和错误的导航使登陆不得不推迟到涨潮时,13的登陆艇遭水雷和障碍物破坏,很多士兵下水后因装备过重而溺死。登陆后又遭德军火力压制,幸亏海军火力支援及时。近中午时分,加军才占领沿岸城镇,伤亡1200人。图为涨潮时登陆的加拿大士兵
位于5个海滩中央的黄金海滩由英军负责,由于风浪太大,指挥员临时决定水陆坦克不下水,由坦克登陆艇直接送上滩头,加上舰炮成功摧毁了德军主要火力点,使得英军抢滩非常顺利。但负责攻击贝辛港的英军遭遇德军顽抗,第二天才攻占该港。共伤亡1100人。图为英军在黄金海滩登陆
由美军负责的奥马哈海滩战斗最为惨烈。海岸多为30米高的峭壁。当天天气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受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射击。2个小时内无一人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占领一段9米宽的海滩。后来美军在舰炮和空军的火力支援下,在天黑时正式登陆成功,阵亡人数达1万人
在奥马哈海滩上,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创造了一项纪录:在他藏身的WN62碉堡前,共有4184名美国士兵中弹倒下,据称其中至少一半死亡人数是塞弗罗的机关枪造成的,他被人称为“奥马哈海滩之兽”。图为一名美军士兵找到战友尸体后长跪不起
犹他海滩的美军由于受潮汐的影响,登陆艇向南偏离了1800米,但该登陆点德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反而给美军带来了好运,且美军得到了有效的火力支援,登陆非常顺利,阵亡了197人。图为美军在犹他海岸登陆。盟军在5个海滩登陆成功后,战线迅速连成一片,并逐步向内陆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