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美国十年后或退出南海,中国将是最终赢


 

金灿荣:美国十年后或退出南海,中国将是最终赢家

 

 

南海问题仍是各方关注焦点,一些国家不断借机闹事,挑拨是非。

 

5月27日,七国集团(G7)峰会发表宣言,提及南海有关问题。这次峰会是日本牵头G7对抗中国的一场闹剧,但各方意见并不一致,结果失败了。

 

中国外交部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表态,称此次日本主办G7峰会,炒作南海问题,渲染紧张局势,不利于南海局势的稳定,也不符合G7作为发达国家经济治理平台的身份。中方对日本和G7作法表示强烈不满。

 

此前,菲律宾单方向海牙国际仲裁庭提起南海仲裁案,可能在近期做出最后裁决。各方都非常关注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中国的应对,各方的反应,以及仲裁结果对未来南海问题走向的影响。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和地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美国为何要花这么大精力在南海闹事?会闹多久?中国会如何应对?

 

围绕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教授。

 

 

 

 

金灿荣指出,南海仲裁案是一个政治操作下的以法律为外衣的战略行动,与之相配合的一定会有后续的措施,包括舆论、外交、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

 

他认为中国的应对方式,是以软性的说理方式为主,拉朋友圈、阐述立场都是软性的。“这些应对说明中国还是尊重国际法的。”

 

金灿荣认为,最后的赢家是中国,中国要有这样的自信。从综合国力发展趋势来讲,时间对中国有利。南海对中国也有利,南海是中国近海,从技术上、地理上中国控制南海更方便一点。

 

1

南海国际仲裁有水分

 


 

:接下来海牙国际仲裁庭宣布对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这对下一步南海问题的解决会有哪些影响?

 

金灿荣:首先,海牙国际仲裁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最好不要翻译为国际仲裁法庭,它是国际法院的附属机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司法机构。它有点像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是法院本身,有准司法权,但不具有完全司法权。

 

因此国际仲裁庭最后得出的结论不能叫做司法裁决,而应该叫做仲裁意见。我们要清楚其法律效力中有一定水分。

 

虽然海牙国际仲裁庭不是严格意义的国际法庭,其效力有问题,但因为这个事(“南海仲裁案”)本质上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美国人帮菲律宾策划的,帮忙准备了3000多页的起诉书等材料。

 

所以,既然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就要看美国如何解读仲裁结果。美国一定会解读为一个国际司法裁决,不管其原来性质如何,效果上会给中国有相当大的压力。

 

仲裁的内容,一块对中国非常不利,一块对中国可能不利、可能有利。一是“九段线”的法律地位,一般预计其裁决结果会对中方非常不利,因为中国很多南海的权利申诉是跟“九段线”的主张有关系,但如果这一基础被撤掉了,形势对我们会不利。

 

另一个是对南海岛礁的定位。比如太平岛是否是岛,中业岛是否是岛。这方面的裁决结论现在不好判断,中方是否一定输。如果裁决说太平岛都不是岛,那就太过分了,对海牙国际仲裁庭未来的信誉会形成问题。在这方面有可能裁决还是会承认南沙的岛礁还是岛。

 

当然,这个裁决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无论仲裁庭作出什么裁决,都是非法无效的,中国不会接受,也不会承认。

 

2

中方可能面临四大压力

 


 

:中国应该如何在双多边外交及国际舆论上应对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

 

金灿荣:从中国角度要做好准备,裁决庭的结果是一个政治性的意见,而这种政治性又操纵在美国人手里,所以说结果很可能对中国不利。

 

我估计随之而来的是一轮舆论压力,要求中国接受仲裁结果,否则就宣称中国不尊重国际法。

 

接下来还会有一轮外交压力。让美国的好多“小朋友”去表态。

 

如果上述压力不见效,美国会将中国的行为与某些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可能会有个别傻一点的国家搞经济制裁。

 

另外有可能有一点军事压力。如果裁决结果对中国很不利,中国又不服,美国等国可能以此为借口,加大军事干预,这样就可能有军事压力。

 

总之,我们心里要知道,这是一个政治操作下的以法律为外衣的一个战略行动,与之相配合的一定会有后续的措施,包括舆论、外交、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

 

3

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行为

 


 

:中国当时出于什么考虑没有参与南海仲裁案?

 

金灿荣:我认为有这么几个理由。

 

一,中国对国际法的理解。中国认为国际法是很大的复杂的体系,海洋法是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新成员。现代国际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格劳秀斯先生,到现在21世纪,已经400多年了。而海洋法是1982年生效的。海洋法还具有其边界,不涉及到主权争端。海洋法明确了主权确定的前提下具有怎样的海洋权利。海洋法并无权力解释主权归谁。

 

此次仲裁涉及到主权归属,从中国角度讲,此次仲裁是越权的。既然仲裁越权,其本身违反了国际法,我们就根据我们对国际法的理解来表达我们对国际法的尊重。法官也会违法,也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

 

第二,中国理解南海仲裁行为不是一个法律行为,而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行为,所以中国认为没有必要参与这个游戏。

 

第三,从功利的角度讲,如果中国参与,就是给其捧场,意味着接受其规则。而提起仲裁本身就是违法的,而且中国必输无疑。中国没必要浪费这个功夫。

 

4

中国尊重国际法

 


 

:中国应该如何在双多边外交及国际舆论上应对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

 

金灿荣:中国与一般国家不同,是很友好的国家。我推测中国有如下应对:

 

首先是讲理。尽管我们认为整个操作是不合理的,但我们还是说理。政府会发布白皮书,系统阐释中国立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外事委员会等立法机构代表民意,以其立法机关的形式阐释。学者从民间角度,以学者的方式说理。相信会有很多学者参加国际会议,表达中国立场。

 

第二,应对外交压力,是拉朋友圈。外交部正在这样做,到目前已经40多个国家对南海问题表态。

 

第三,如果西方国家以南海仲裁结果为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军事威慑,中国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会等待着。

 

我认为中国是以软性的说理的方式为主,拉朋友圈、阐述立场都是软性的。这些应对说明中国还是尊重国际法的。

 

5

南海问题会紧张很长一段时间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如何看待南海问题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的变化?

 

金灿荣:南海问题会紧张很长一段时间。南海问题紧张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介入。

 

南海问题已经存在了四五十年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开始主张他们的权利,也有抢岛等一些行动。

 

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有20年他们是不管这个事的,中国当时划了南海断续线,做权利主张,他们也不挑战。

 

60年代开始相关国家对南海岛礁有争议,到现在是50年左右。但这50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比较平静,现在热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介入。

 

:你长期做美国研究和中美关系研究,美国为什么这么重视南海问题?

 

金灿荣:我理解,美国好像把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抬得很高。美国认为中国是否尊重国际法,中国是否接受美国制定的国际体系,就看中国在南海的行为。美国将中国在南海的行为看作指标一样的东西。

 

而中国不这样看。中国的国际行为很多、很丰富。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当然坚决维护。当前中国将南海看作核心利益,坚决维护。其他利益,比如气候变化、核安保、国际反恐、防范埃博拉和寨卡病毒扩散、网络合作等,中美能进行很好的合作。

 

中国利益也是分层的,有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很多利益是可以合作的。在南海的利益不能动,是与其他利益分开的。美国不认为这样,它们把这个当成中国行为的全部,而我们看仲裁是不合理的。

 

:美国现在怎么看南海问题?

 

金灿荣:第一,美国将中国的南海行为赋予很高的战略意义。美国认为,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是未来中国所有国际行为的走向,这从方法论上看有问题,但美国就这样看了。

 

美国认为中国在的南海行为,对未来的战略意义很大。如果中国的南海行为成功了,建了很多岛,并牢牢控制,南海成了中国的内海,中国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改善,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会受损。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贸易90%经过南海,只有10%绕路经澳大利亚的南部航线。美国认为中国反过来可以钳制他们。

 

其实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意图。中国主张南海岛屿归属中国,航行自由没有问题。但美国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尚未控制,控制了可能就这样做。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非常务实的民族,很现实主义,他们不看你今天说什么,而看你能力的增长。现在你没有能力,你允许大家走;以后有能力了就可能不许大家走了,我就不能依赖你的意愿。

 

第二,美国将南海本身的战略价值看得很重。南海如果被中国控制,成为中国内海,中国就不仅能控制两洋水道(印度洋太平洋),而且南海成为中国内海后,军事上,中国的杀手锏——战略核潜艇就有了安全堡垒。

 

实际上,真正的军事大国就是中美俄三家。美俄都有战略军事堡垒,美国很强,大西洋太平洋都是他们的堡垒,俄罗斯有北冰洋,中国原来没有,如果有了南海就有了。中美俄三大国,战略核武器的威慑力就均等了,他们很害怕。

 

第三点,小一点,美国认为,南海被中国控制,美国西太平洋军事据点关岛,和美国印度洋军事据点迪戈加西亚岛之间的联系就被中断了,迪戈加西亚就孤悬海外。这弄不好,美国就得撤退,放弃印度洋。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就破了。

 

因为美国对南海赋予这么多的战略考虑,所以美国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一定会加以抵制,现在借仲裁意见施加压力,以后还会用别的招数施加压力。这种博弈我认为会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