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英德,美日关系分析当今的中美竞争关系

来源: 朱头山 2016-02-29 15:13: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456 bytes)

中美的竞争已在亚太甚至全球范围全面展开,这已经是昭然若揭的事实了。这种竞争将改变中美两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面貌。在此试图通过分析上世纪初的英德和美日竞争关系,来为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890年后德国在其实力超越英法之后,就产生了骄傲和不满足感。当时英法的海外殖民地都以千万平方公里记,连荷兰都有六百多万,而德国殖民地充其量不到300万。德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但英国也坚决不同意调整。德国就开始了大张旗鼓地扩张海军,掀起爱国主义狂潮。由于世界殖民地业已爪分完毕,德国要多占只能从英国等殖民大国手里夺取,而英国的王牌就是海军,德国扩张海军的意图太明显了。在英国主张让渡一些权益给德国的人士不久就失势,而主张以牙还牙的占了主导地位。英国采用的第一个步骤是强化了与法俄日等国的同盟,还自以为得计地认为同盟是效价比最高的扼制手段。但这一步骤使德国大为紧张,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加紧了扩军备战。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第一次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美日的竞争从一战结束就开始激化。日本踌躇满志,意欲称霸亚洲,这与美国的亚洲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利用其掌握战略资源的优势迫使日本吐出青岛,签订不利于日本的限制海军协议。日本国内反美情绪高涨,鹰派势力夺取了满州。面对这一局面,美国国内利用日本祸水北引侵犯苏联的主张占了上风,反而对日采取了绥靖政策。岂料日本在北侵受挫后,釆取南进政策,陆军侵略中国,大力发展海军意在对抗美国。美国遂决定用战争遏制日本,实际上通过提出不可能的解除石油禁运的条件迫使日本首先开战。

以上两场冲突都以挑战国完败收场。但英国的国力大减,英美两国都为此付出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特别是生命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而在核武器时代,可能就没有单方面的胜利者了,但以上冲突所展现的逻辑,即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矛盾,则依然存在于现在的中美之间。

就中国而言,相对于美国的实力比当时的德对英,日对美都要弱很多。特别是核武器别说达到确保相互摧毁(MAD), 受美国反导的影响能否达到部分摧毁都难说。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发展核力量以达到足够确定的对美战略威摄,这样才能断了美国采取军事手段的念想。现在在南海的前进政策树敌过多,客观上推进了针对中国的同盟,是得不偿失的。其实鉴于中国的强大实力,只要主张在,不建岛别人也不敢无视。韬光养晦还应该是这一段时间中国的主旋律。

对于美国来说,也应该理解崛起大国对合理势力范围的要求。采用加强同盟的方法,只会刺激中国,到头来冲突对谁都没有好处,胜利的代价有可能是不可承受的。所以认真考虑中国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议也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思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