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的链接: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52846.html
美国政治结构与外交政策
2013-09-13
——兼谈美国“战略东移”及其后外交走向
[内容简介]美国早期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在反抗英国压迫中形成的。从华盛顿开国到二战前,美利坚合众国从属于欧洲主导的全球体系,因此那时的美国外交政策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即反欧洲压迫的色彩。两次大战中的大批量、长时间的军事订货在为美国崛起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它制造了一个尾大不掉且反客为主的庞大的“军工复合体”。 尼克松更将美元直接与国际石油挂钩。这使原来可以支持美元坚挺的美国工业——那怕是军工——产品脱离了国民劳动,并直接转换成资源产品即国际石油。此后,美国外交的重点不再是为了获取石油的使用价值,而是要保证国际石油采购以美元结算;通过军事手段保持对石油的使用价值的垄断,并强迫国际社会对美元持续和旺盛的需求以使美元坚挺。但瞬间剧增的石油美元的主要部分与军工利润一样并没有回流给美国国民,而是回流到华尔街;这些巨额回报并没有增加美国国家的力量,而是增加了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美国的力量。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没有国家控制的银行,而美国国家财政要依赖华尔街控制的美联储为其注资,以及美国外交的决策权已不在白宫而在华尔街等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的美国已从早期民族主义国家蜕变为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的国家,已从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和独立自主外交能力的国家,转变为由国际财团控制的半独立、甚至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殖民地”现象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发达国家扩展,是当代帝国主义腐朽性的重要表现。
[美键词]美国、政治结构、外交、半殖民地
[发表刊物]《国际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2013年第3期
国家外交政策及其走向不取决于它每隔几年发表的各种白皮书和各类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国际社会对其外交政策接受的程度。结构决定性质,外交同理。笔者试从这个角度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对其“战略东移”可能的走向及中国应对政策做出必要的分析。
。。。。。
呵呵,很认真的文章哪,58篇参考文献,不过原文标题是“美国政治结构与外交政策 ”
所有跟帖:
•
喜欢认真, 鼓下掌
-Giantfan-
♂
(0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07:45:32
•
+1
-一年以前-
♂
(0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10:27:42
•
原文讨论的的确是关于美国的政治结构,提出了美国时压迫别人但受控于华尔街的被压迫民族这一新颖论点,
-图灵冬奥-
♂
(164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07:47:57
•
美国的对华政策也不是美国可以单方决定的,跟中国打仗不过是妄想
-Chiyankun-
♂
(0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08:38:53
•
如果中国敢于挑起战争,我不信美国会乖乖投降。
-pta-
♀
(18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08:49:05
•
别说美国,就是越南也不会。
-pta-
♀
(42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08:49:44
•
作者对美国的基本国家性质定位错误:美国立国之本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必须为资本主义服务。花萼姐永远是美国政府的领导。总统4年下台
-吴可-
♀
(142 bytes)
()
07/21/2015 postreply
2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