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解读中国释放勿谓言之不预也信号

来源: tianyi 2014-07-13 10:07: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416 bytes)

东方时事解读2014年7月14日中国释放勿谓言之不预也信号



韩专家预测习主席访问将掀起中韩经济合作热潮
【首尔消息】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3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日开启为期2天的访韩之旅,韩国专家预测随着本次习主席访韩,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将获得突破性进展,中韩经济合作的热潮也将随之而来。
报道说,中韩建交22年以来,中韩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共迎来过两次热潮:第一次是从1992年中韩建交到1997年,两国贸易额突飞猛进,持续保持年平均增长32%的记录;第二次热潮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中韩两国互相出口额激增,到2005年为止,两国年均交易额增幅一直高达33.7%。
韩国经济专家表示,如果中韩两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那么中韩经济合作的第三次热潮将随之而来,因为FTA将改变两国的经济合作模式,再一次带来经济合作规模的大幅增长。报道预测,中韩两国将以习主席访韩为契机,共同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韩国贸易公社室长洪昌标称,此次中韩首脑会谈中,两国将提出签署FTA协定的大体时间表。
韩国经济专家普遍表示,即将到来的中韩经济合作热潮与以往中韩经济合作的形势将大有不同:中国正从一个制造业出口大国向以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韩国也将调整出口模式,向中国市场提供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准备的产品。
【时事点评】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报道说,中韩建交22年以来,中韩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共迎来过两次热潮:第一次是从1992年中韩建交到1997年,两国贸易额突飞猛进,持续保持年平均增长32%的记录;第二次热潮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中韩两国互相出口额激增,到2005年为止,两国年均交易额增幅一直高达33.7%。
如果要更加精确地把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时间点访韩的意义,至少要补充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在中韩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韩国贸易保持着持续顺差。在这里,大家不妨以最近的2014年3月统计数据去观察问题。
第一、3月份,中韩双边贸易额为198.02亿美元,同比增长6.38%。其中,韩对华出口122.03亿美元,同比增长4.4%,自华进口75.99亿美元,同比增长9.7%。
第二、3月份,韩国外贸实现顺差41.65亿美元。而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分别为:中国46.04亿美元、东南亚64.26亿美元、美国18.70亿美元,中南美14.40亿美元;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分别为:中东79.84亿美元、日本21.12亿美元、澳大利亚12.50亿美元、欧盟4.24亿美元。另外,2014年1至3月份,韩国对华贸易顺差额就高达135.80亿美元。
显然,3月的数据至少显示了两个看点:
通过第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但由于种种原因(注:这一点稍后再展开),中韩双边贸易仍然在快速增长;通过第二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中,虽然韩国对美国贸易也顺差,但其顺差额(18.7亿美元)较对中国的(46.04亿美元)少得多。而韩国对欧盟、特别是日本贸易是持续逆差,对日本贸易逆差甚至高达21.12亿美元之多。
第二个细节、在第一个细节的基础上,至少还应该加上的数据是:中韩双边年贸易额已经达近2700亿美元。其中韩国多年来保持着顺差,且对中国贸易的年顺差额、特别是累积顺差额均极大。
第三个细节、中韩双边贸易额占韩国年贸易部总额的近1/4的份额。
第四个细节、在上述数据之外的现实情况是: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韩国经济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早已沦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且视中国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经济,及只想得从大陆得经济好处,但一旦到了兑现先前的承诺时,就立刻朝野勾结、隐独显独双簧反服贸、且也视中国大陆经济为第一大贸易经济体的中国台湾经济。
如果在上述经济数据、两个看点、特别是第四个细节的层面上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就不难看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时间点上访韩的意义之所在。说到意义,不妨先听听韩国经济专家“经济眼”中的经济意义,即:
第一、韩国经济专家表示,如果中韩两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那么中韩经济合作的第三次热潮将随之而来。因为FTA将改变两国的经济合作模式,再一次带来经济合作规模的大幅增长。报道预测,中韩两国将以习主席访韩为契机,共同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韩国贸易公社室长洪昌标称,此次中韩首脑会谈中,两国将提出签署FTA协定的大体时间表。
第二、韩国经济专家普遍表示,即将到来的中韩经济合作热潮与以往中韩经济合作的形势将大有不同。中国正从一个制造业出口大国向以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韩国也将调整出口模式,向中国市场提供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准备的产品。
这些内容即便仅从经济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再来阅读两则资料。
中俄合作开发俄远东海港距离中朝边境仅18公里
在5月召开的上海亚信峰会上,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共同见证下,吉林省与俄罗斯苏玛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俄罗斯扎鲁比诺大海港。
正在举行的首届中俄博览会上,俄罗斯远东的扎鲁比诺港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吉林省官方网站“吉林发布”2日也发表了《吉林省建议在扎鲁比诺港区批准设立跨越式经济开发区》的文章,吉林方面提出了俄方在扎鲁比诺港区批准设立“跨越式经济开发区”,吉林省将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等五点建议。
翻开俄罗斯远东地图,你会看到扎鲁比诺港位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东南部,在哈桑区扎鲁比诺镇的日本海的特洛伊察湾内,距中国和朝鲜的边境仅18公里,与俄远东最大的城市之一符拉迪沃斯托克隔海湾相望。而与之相近的中国吉林省是中国东北的边疆近海省份,缺少出海口一直被视为该省经济开发的软肋之一。地理位置良好的扎鲁比诺很早就进入吉林省的视野。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普兰店市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大连金普新区地理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基础雄厚。建设大连金普新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发展,带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各国各领域的合作。
二、大连金普新区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开放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和现代化。要提升产业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将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为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带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入推进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三、辽宁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大连金普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要认真做好大连金普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大连金普新区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抓紧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切实保护和节约水资源。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方式,执行国家统一财税政策,统筹推进大连金普新区发展,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大连金普新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大连金普新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有关重大发展政策的落实工作,协调解决大连金普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具体展开之前,提请大家注意这两则消息的时间——7月2日。显然,如果从时间上去看,由于紧靠7月3日。因此,说是资料,也仅仅是发生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访韩(7月3日)不到24小时的旧事,即便从时间上算,仍然算得上是新闻。而如果从内容上去观察,那么这两条资料不仅可算作新闻、甚至可视为进一步观察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之后续发展的重大线索。更或者可视为被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区而分切为两段之一的东北亚方向段(钓鱼岛、经朝鲜半岛、至日本列岛方向)之未来可能局变的重大参考。亦或者还可视为被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区而分切为两段之二的中国南海方向段(从钓鱼岛经台海、中国南海、至马六甲海峡方向)之未来可能局变的重大参考。甚至,这两条资料即便视为包括中东、南亚、非洲、东欧、南美等各个战略方向的全球局势之可能局变的重大参考也不为过。
毫无疑问,这两条资料其实已经提前点破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个时间点访韩的真实意图。而这份意图与朝鲜近日连续进行导弹射程不一、因而政治目标不一的导弹试射之间,又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事实上,在2014年06月27日期东方时事解读中曾经给出两个核心话题(详细内容请参阅该期相关内容,在此不再重复),并通过上述核心话题强调了三个观点,并基于三个观点给出了一个观察视角。
由于理解这三个观点与观察视角对人们进一步观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个时间点访韩与朝鲜近日连续进行导弹射程不一、因而政治目标不一的导弹试射之间的关联极其重要,因此特原文援引如下,即:
一、三个观点。
……
第一个观点、在伊拉克局势于6月13日突然变化的背后,是西方微调中东战略的关键性推进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之重要推进均在西方不惜一切手段(代价)的推进下被推进至关键阶段(对上述关键性推进而言)或重要阶段(对上述重要性推进而言)的危险阶段。
第二个观点、在第一个观点的层面上,或者说在西方在某些重要问题上(伦敦协议成为人民币结算中心,法兰克福也准备成为人民币结算中心)做出突然的重大让步的问题上,由于时间陷阱效应已经外溢,西方内嵌有金融防火墙的全力构建进程与水淹南方的最后准备进程的微调后中东战略及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目前已经因欧洲央行最晚6月降息及伊拉克局势6月13日突然变化而分别到了关键推进阶段与重要推进阶段,欧美利益已然在进一步合流。
因此,欧洲现今做出的这些所谓重大让步已经失去了原有意义(详细内容参阅前面解说),且这种失去原有意义对中国与欧洲双方而言都是如此。从而只剩下一种图穷匕现之前暂时的、从而极具现实权宜之计的意义。
第三个观点、在第二个观点的基础上,由于俄罗斯至今未在叙利亚之乱、特别是伊拉克之乱中表现出对两种战略心态(详细参阅2014年06月20日东方时事解读相关内容)的根本性调整。期间,俄罗斯同样出于极具现实权宜之计而放出的“俄罗斯准备与中国进行人民币与卢布结算”、“俄气准备在中国香港上市并以人民币计价”甚至“俄罗斯已经准备与中国一道开发远东”等等战略放话,也失去了原有的相应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所谓“原有的相应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两条:
第一条、如果俄罗斯对所谓两种战略心态做出根本调整,则这些战略放话将意味着俄罗斯将带领中亚国家,并以上合为依托确保南亚的巴基斯坦、同时促进东盟诸多国家一并加入中国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且在第一时间就实质性提升中国最低经济内循环的循环级别。
第二条、在第一条的基础上,所谓“俄罗斯准备与中国进行人民币与卢布结算”、“俄气准备在中国香港上市并以人民币计价”等战略放话就立刻被赋予了实际的战略意义、且立刻就具有了颠覆性的意义(对西方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而言),即它将意味着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将以上合的政治、特别是军事实力为硬件,以人民币-中国制造与卢布-俄罗斯资源为软件为支撑,以上合与亚信这两架马车作为动力,必要时准备撇开西方金融清算体系另起炉灶,直接构建一个面向南方经济、直接与“因美元、日元、欧元已经陆续无限量化宽松,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南方问题,则必然破产”的西方版全球金融体系相抗衡、由以中俄为核心之南方主要经济体共同决策的全球金融结算体系之东方版。
显然,由于时间陷阱效应已经外溢,在欧洲做出上述所谓重大让步的同时,一个必须客观面对的事实就是:由于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随伊拉克局势13日突然变化而仍然在顺利推进且日益危险。整体上,欧美利益在西方资本协调下,实际上在进一步合流,而绝不是像某些媒体或观点想当然地矛盾激化。
因此,所有这些所谓重大让步,一则既不能减轻更无法掩盖,反而昭示着危险在临近;二则所有这些,也不能令中国最终从西方主导的既有全球结算体系中获得独立人民币的结算体系,或者在现有全球结算体系中占有决策仅(否决权)。从而根本无法确保这种形式下形成的人民币结算渠道(伦敦、法兰克福人民币结算中心的模式)未来视形势发展绝对不会被西方突然中止的事实,正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着眼于乌克兰之乱、伊拉克之乱的后续发展也好,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也罢,突然愿意做出上述所谓重要让步的关键。
而与此类似,除非俄罗斯对所谓两种战略心态做出根本调整。否则,俄罗斯的上述战略放话本质上也无助于中国人民币建立起自己的结算体系,从而更勿谈在俄罗斯的策应下去构建一个东方版全球金融结算体系了。
因此,在俄罗斯对所谓两种战略心态做出根本调整之前,中国能做也应该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二是与人、鬼同时对话之余,就是继续等待——或等待俄罗斯在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埃及、更或者是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特别是伊核问题上的进一步选择(或对中国有利、或不利);或等待西方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
……
二:观察视角。
而基于上述两个核心话题与三个观点,在观察国际局势进一步发展的走向时,大体可以从下面的观察角度去切入:
……
第一个角度:而如果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有利中国,则其结果必然立刻反馈到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埃及、甚至伊核问题上。而一旦如此,为了阻止中东局势走向西方失去对中东进行有效控制的所谓中东大乱、甚至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的实质性联动,西方极可能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一旦如此,对中国而言,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只要西方水淹南方有了实质性展开,则动用包括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的经济手段之一切可用手段进行半渡而击,就成了必然且绝对胜算。西方资本准备二中择一的欧洲平台与美国平台之中,必会实质性瓦解一个、重创一个。对俄罗斯而言,有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因伊核问题(包括了朝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所形成的全球新格局中才会三极或多极有其一。
第二个角度:而如果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不利于中国,则其结果必然立刻反馈到土耳其、埃及、叙利亚、甚至反馈至巴基斯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或面临三独框架的巨大压力,而西方以此为腾挪支点,俄罗斯也必然会面临西方借机(是否加入终极目标直指中国的金融防火墙与制约中国的三独框架,从而与中国彻底决裂,否则就……)施加的一波接一波的政治、经济(金融制裁)、甚至军事压力(乌克兰战争),直到俄罗斯面临另一轮选择:被迫全力反击或彻底屈服。
而这个时间点,或(注:是否如此要视形势具体发展而具体评估)是中国进行包括动用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经济手段、甚至政治与军事手段(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之半渡而击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付出的战略代价最大,但只要中国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彻底地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南方利益的代表、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代表、全球经济的真正火车头、货真价实的发动机,外加至少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容量,更兼根本不惧西方(美国)军事恐吓、围堵的军事实力,中国(经济)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
如果在上述层面上去观察问题,并结合中韩之间的经贸数据去处理问题。那么,在中国国家主席上任后计划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问韩国的背景下,朝鲜日前突然连续发射射程不一(有约200公里的、也有约500公里的),因此也就目标各异(前者针对韩国、驻韩美军;后者针对日本、驻日美军)的导弹的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如果仍然有人对这种局面看不明白或者故意地看不明白。那么,不妨想一想:在这个时间点上,为什么立场极右的日本安倍政府一边绝对出于自己的小九九,却也绝对迎合了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即时战略需要去解禁集体自卫权,一边却又要借绑架日本人这件旧事(注:当年小泉纯一郎政权就曾经这样做)迅速对朝鲜示好(声称准备部分解除对朝鲜的制裁)?且最为微妙的是,日本一面通过日本驻中国大使向朝鲜试射射程达500公里的导弹提出强烈抗议,一边却又选择在北京而不是华盛顿或者第三方进行不同寻常的朝日对话?
显然,在这个为什么里,其实包括有一个刻意挑拨中朝关系的媒体与观点或糊涂地听任前者刻意挑拔的媒体与观点均非常难以说清楚、道明白的问题,即:如果朝鲜试射导弹是为了表达对中国国家主席率先访问韩国的强烈不满,为什么北京还会在中国国家主席韩国之行前高高兴兴提供一个朝日对话的平台?难道是为了方便它们坐在一起发泄对中国的强烈不满吗?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早在N年之前,更或者准确地讲,早在日本的小泉纯一郎时代,这里就明确强调一个观点:日本经济能否顺利登陆朝鲜半岛(本质是:实质性参与朝鲜经济改革)就是其最终能否参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继而加入欧亚大陆经济整合进程的关键。
时至今日,换而言之,在美元、日元、欧元本质上已经一一进入无限量化宽松(注:尽管欧元利率还未正式降至最低0.00%,但是,0.15%的欧元利率已经正式落在美元、日元的零利率区间(0.00至0.25%)了。也就是说,欧元已经开始无限量化宽松,在正式降至最低0.00%之前,欧元需要时间以一切手段迅速注入广大的南方经济体,甚至包括日本这样的非欧美经济体以尽可能地取代日元的市场份额)的新情况下,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决心拿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战略及资本复杂转进去交替推进的整个计划中,在中国一边等待俄罗斯进一步选择一边又心无旁骛地持续、甚至加速推进两种战略准备的战略决心与战略能力里,突然重拾小泉纯一郎那只破鞋(注:在小泉时代,日本经济试图通过登陆朝鲜主导朝鲜半岛经济,推行所谓雁行模式的意图,因时机的不同,第一次尝试受到中美联手打击;第二次则得到中国的默认,但因日本承受不了美国的压力而自行退缩。详细内容请参阅当时讨论纪要)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尽管方方面面都在等待因乌克兰问题极受煎熬的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但是随着国际形势已经发展至今,带着日本社会极力右转(解禁集体自卫权,公开否认、践踏二战成果)的日本极右似乎也看明白了一种前景:
不论俄罗斯最终如何选择,由于中国两种战略准备(这两种战略准备一旦兑现为半渡而击,其后果足以颠覆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主导下的即有全球格局)仍在持续、甚至加速推进。因此,日本经济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本质上已经在慢慢走向死亡。当然,除非它在关键时刻,日本社会还能有机会进行(注:如有,恐怕也将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次机会)战略投机: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比如实质性解构美日军事同盟并实质性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加入中国经济最低限度内循环以求生。
而对上述内容的再展开就是:
在日本极右一边绝对出于自己的小九九、却也绝对迎合了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即时战略需要去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同时,借绑架日本人这件旧事迅速对朝鲜示好(声称准备部分解除对朝鲜的制裁),并选择在北京而不是华盛顿或者第三方进行朝日对话的背后,是日本极右随形势的进一步演化(注:特别是中国在南海方向不受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对西方实质性妥协苗头所影响,而展现的坚定战略决心与相应战略能力)进一步地看明白了这样一个残酷性:
由于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总量)之进程始终未因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决策倾向而丝毫迟疑,同时诸多超越西方水平的中国军事科技开始集中井喷、且中国国内正在倡导走群众路线。显然,循之前的即有观点(只要中国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彻底地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南方利益的代表、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代表、全球经济的真正火车头、货真价实的发动机,外加至少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容量,无惧西方军事恐吓的军事实力,中国经济也将立于不败之地),则不论是中国还是中国经济,均日益表现出将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这样一来,不论是付出相对较小的战略代价(俄罗斯进一步选择有利中国)还是付出最大的战略代价(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不利于中国),西方资本及其主导下的两个战略平台(欧美)的最终结局,要么就是瓦解一家、重创一家;要么就是与南方利益的代表——中国利益寻求妥协,从而必定牺牲已经无限量化宽松的日本经济(日本),从而依中东安全新架构的格局(权重)对日本(经济)进行三家分晋。
事实上,对日本这个国家、经济、特别是对这个民族的前途而言,不论俄罗斯进一步选择是否有利于中国,也不论中国最终付出的战略代价是相对较优小还是最大,还不论西方资本准备二中择一的欧美平台是瓦解一家、重创一家还是最终寻求与中国妥协,其结局都要较以与日本均有领土争端的中俄这两个核大国为核心的国际社会最后不得不以霹雳手段兑现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结局要好、甚至要好得多。
因此,在中国国家主席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韩、朝鲜连续发射射程不一的导弹、日本上赶着对朝鲜示好、朝鲜一边射导弹一边呼吁韩国结束敌对、同时严厉谴责美国并要求美国停止美韩联合军演、但美国却不同意、结果导致韩国一边热烈接待中国国家主席访韩、一边又拒绝朝鲜的呼吁等一连串看似矛盾、实际极其符合上面所讨论之逻辑的背后,首先是日本极右已经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之乌克兰陷阱的压制下,已经初步表现出实质性向西方妥协苗头的俄罗斯之进一步选择的确非常重要。但在中国心无旁骛地持续进行、甚至加速进行两种战略准备的战略决心与战略能力下,更兼具中国国内正在大力倡导、践行群众路线这一关键条件也开始日益具备。的确非常重要之俄罗斯对外决策倾向的进一步选择本质上却非决定性的重要:中国(经济)无非是付出的战略代价大与小的问题,日本(经济)却是生与死的问题。
有必要强调的是:所谓关键时刻是对日本(经济、特别是金融)而言的,系指方方面面在图穷匕现之后,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或选择对中国实质性妥协之前,总之或是在国际社会必要时果断打断以彻底颠覆现有格局,强行中止亦或终止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中东战略及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或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主动或被动彻底抛掉日本这根金融断尾以求生之前的那一战略瞬间。
毫无疑问,对日本而言,这一战略瞬间所对应的时与机,显然与中国未来进行半渡而击的时机息息相关。而从中国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持续、甚至加速两种战略准备的最新发展来看,可以这样说:支持日本极右的日本社会(注:如果不是日本社会整体上支持、日本极右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最终能否有时间有机会完成或是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战略投机以求得生存(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日本经济当然不会再存有世界第三经济体的主要特征),甚至完全取决于中国半渡而击的具体时机与具体方式。
显然,对日本而言,由于日元已经无限量化宽松,日本经济已经走向死亡。而日本这个国家或日本大和民族亦或至少将失去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主要特征的日本经济而言,其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机会又会出现在哪种情况之下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下面再来重新审视所谓两个角度,即:
第一个角度:而如果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有利中国,则其结果必然立刻反馈到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埃及、甚至伊核问题上。而一旦如此,为了阻止中东局势走向西方失去对中东进行有效控制的所谓中东大乱、甚至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的实质性联动,西方极可能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一旦如此,对中国而言,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只要西方水淹南方有了实质性展开,则动用包括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的经济手段之一切可用手段进行半渡而击,就成了必然且绝对胜算。西方资本准备二中择一的欧洲平台与美国平台之中,必会实质性瓦解一个、重创一个。对俄罗斯而言,有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因伊核问题(包括了朝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所形成的全球新格局中才会三极或多极有其一。
第二个角度:而如果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不利于中国,则其结果必然立刻反馈到土耳其、埃及、叙利亚、甚至反馈至巴基斯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或面临三独框架的巨大压力,而西方以此为腾挪支点,俄罗斯也必然会面临西方借机(是否加入终极目标直指中国的金融防火墙与制约中国的三独框架,从而与中国彻底决裂,否则就……)施加的一波接一波的政治、经济(金融制裁)、甚至军事压力(乌克兰战争),直到俄罗斯面临另一轮选择:被迫全力反击或彻底屈服。
而这个时间点,或(注:是否如此要视形势具体发展而具体评估)是中国进行包括动用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经济手段、甚至政治与军事手段(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之半渡而击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付出的战略代价最大,但只要中国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彻底地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南方利益的代表、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代表、全球经济的真正火车头、货真价实的发动机,外加至少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容量,更兼根本不惧西方(美国)军事恐吓、围堵的军事实力,中国(经济)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毫无疑问,答案就在其中。准确地讲,就在第一个角度之中,就在“为了阻止中东局势走向西方失去对中东进行有效控制的所谓中东大乱、甚至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的实质性联动,西方极可能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一旦如此,对中国而言,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只要西方水淹南方有了实质性展开,则动用包括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的经济手段之一切可用手段进行半渡而击,就成了必然且绝对胜算。西方资本准备二中择一的欧洲平台与美国平台之中,必会实质性瓦解一个、重创一个”的可能性之中。
当然,也在第二个角度中的另一种情况之中,即直到俄罗斯面临另一轮选择,被迫全力反击或彻底屈服。而这个时间点,或(注:是否如此要视形势具体发展而具体评估)是中国进行包括动用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的经济手段、甚至政治与军事手段(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之半渡而击的时机的第一种可能性之中,也就是:中国进行包括动用货币工具(利率、汇率)在内的经济手段、甚至政治与军事手段(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之半渡而击之中。
显然,不论是第一个角度还是第二个角度中的第一种可能性,也不论俄罗斯最终做何战略选择,由于中国近几年来、特别是自马航370事件以来所表现出来的战略态度与能力非常明确。从而不容质疑。这样,由于形势已经发展至今(注:最新发展是中国国家主席打破常规率先访问韩国,其真实意图在于正式将中国的战略选择摊上桌面。稍后再进一步展开),对日本(经济)而言,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进行且最终确保成功的就是:
在西方资本(按计划、或被迫提前)实质性展开水淹南方及中国进行两种方式之一的实质性半渡而击之后(注:理论上,这是日本或有机会进行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机会时间起点),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或被迫与彻底走群众路线的中国寻求妥协、从而断尾(牺牲日本这条金融断尾)求生之前,或中国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动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如果日本社会支持极右并一定要走上西方邪恶势力的战车,则必要时甚至可参照二战太平洋战场中最为惨烈的一幕),通过打断西方资本之金融断尾(日本)的方式强行同步各个战略层面(中东、南亚、东亚、非洲、南美等、包括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以彻底颠覆美国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方式彻底终止水淹南方,并彻底解构那条最终目标直指中国(经济)的金融防火墙,彻底解决西方资本问题之前(注:理论上,这是日本或有机会进行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机会时间终点),就进行其最后一次战略投机。
而基于N年之前的观点,对日本而言,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且由于形势已经发展至今(日元已经跟随美元进入无限量化宽松、日本经济本质上已经在走向死亡)。所谓雁行模式(日本经济当头,东盟、韩国等为翼,中国为雁尾)已经绝无可能。此时此刻(在方方面面都在等待俄罗斯之对外政策决策倾向的进一步选择),日本极右在日本社会(日本经济界)的支持下,一边在政治上极力右倾、迅速解禁集体自卫权(实质是废除和平宪法),一边又在经济上试图重拾小泉一郎的那只破鞋——随时准备经济登陆朝鲜半岛,其实就是在准备战略投机了。
然而,站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角度,有且只有摆出在其全球战略需要时决心策划台独重大事变的姿态,才会最高效地配合其威逼利诱菲律宾、特别是越南等宵小从南海方向更加卖力地挑衅中国;而也有且只有菲律宾、特别是越南等宵小从南海方向更加卖力地挑衅中国,且外加必要时西方或策划台独重大事变,利用台独重大事变掩护日本(一边让台独为日本挡子弹,一边通过美日军事同盟策应台独)所内嵌的安全性(对日本、甚至对美日军事同盟而言),又才能配合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利用日本的小九九成功利诱日本极右从东海、南海、台海等多个方向更加卖力地挑衅中国,继而干扰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节奏。因此,站在日本极右(日本社会)的角度,其战略投机其实分两个方向。
首先,是准备进行政治、军事层面的战略投机。日本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怂恿下解禁集体自卫权,其实是准备在美日军事同盟的框架内策应可为日本挡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这颗子弹的台独重大事变。而即便西方在日本的策应下策划台独重大事变,并在此策应下同时或按计划或被迫提前实质性展开水淹南方,中国也极可能首先绝对控制南海继而半渡而击。而在前面已经说了,这种情况系第二个角度中的第一种可能性,日本尚有机会进行最后一次战略投机。
其次,就是在首先的基础上,进行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
最后,如果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有利中国,也就是第一个角度内,西方资本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由于以中俄为代表的南方利益绝对胜算,日本也有机会进行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显然,这时候的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就是经济登陆朝鲜半岛,实质性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以求生。只有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才能明白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问韩国、朝鲜连续试射射程不一的导弹、日本极右重拾小泉那只破鞋,朝日选择北京举行对话,朝鲜罕见呼吁朝鲜半岛双方放弃敌对,韩国一边经济靠向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又一边坚决拒绝朝鲜呼吁的停止美韩军事演习,而倍受乌克兰局势煎熬的俄罗斯一边拼命放风卢布、人民币结算,与中国合作远东开发、一边又关切朝鲜导弹试射等一系列怪事情之中的内在逻辑非常清楚。在伊拉克局势日益严峻、中东局势日益严峻、俄罗斯有迹象进一步走实对西方的实质性妥协的危险下,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哈马斯通道岌岌可危的背景下,中国不关切朝鲜试射导弹且朝鲜连续试射射程不一的导弹的背后,与毛泽东主席当年瞄着前苏联与美国之间的中东妥协,下令炮击金门可谓有异曲同工之效。
第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问韩国,在经济层面上通过对韩国的让利,本质上已经根本性地调整了台海政策与日本政策,由于中国台湾、日本经济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经济,这些让利的意义在于:
首先是宣示要彻底压缩台湾经济、日本经济的空间。从而为日后针对性处理台独重大事变或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给出“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强烈信号。其次,也是给日本所谓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留出一点想像空间。在欧美日内部制造空隙,以最大限度干扰西方超级央行的统一行动。最后,是给韩国经济留出一点想像空间,以最大限度干扰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统一行动。
第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问韩国,结合那两件7月2日发生的旧闻,在政治层面上,其意义在于:在方方面面面前,正式地将中国的战略选择摊在了桌面上。不论俄罗斯做何选择,俄罗斯与西方最终是或是否将妥协进行到底,中国已经准备好半渡而击。
第四、从中韩联合声明未提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且中韩自贸协议被韩国放在年底才最后谈判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已经将上述战略选择于方方面面的面前摊在了桌面上。因此,在政治上,尽管受西方极深控制的韩国不得不进一步紧靠美韩军事同盟。而在经济上,由于美国经济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力大不如中国经济,情况又是另外一景。
由于韩国在经济上非常依赖中国,中韩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还要强,且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韩国与日本、韩国与美国贸易额的总和。而以国家经济为单位计,中国又分别是日本、韩国、欧盟、甚至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不仅如此,以GDP计,中国广东省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越韩国经济总量、甚至直逼印度经济总量。而就势头而言,未来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GDP超越韩国。还有,至2013年11月份,中国首次超过美国邻国加拿大,占美国贸易总额比重的16.4%,超过加拿大的16.3%,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支撑这一系列中国系某某经济第一贸易伙伴、且仍然在逆全球经济下滑的趋势而继续扩大这份名单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已经占有全球装备制造业份额的1/3还强。规模达20万亿元,且结构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从中低端越向中高端并稳居世界第一。因此,在中国发起并力邀南方、特别是周边国家加入与西方主导的金融组织(比如美国、欧洲主导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是世界清算银行;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相抗衡的亚投行的背景上,中国国家主席率先访韩,本质是通过敦促韩国(朝鲜半岛)以加入或准备加入亚投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或中国经济最低内循环)的方式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硬着陆。从而以此努力或前景去尽力敦促俄罗斯做出有利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选择。
显然,在目前情况下,以韩国的实际情况(经济高度依赖中国经济)及政治现实(西方渗透极深),左右为难的韩国利益决策层,一般很难立刻做出明确的经济选择(明确加入或者不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而作为光脚者(中国手上没有一家国际金融组织)者,对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而言,这系一份正式的挑战。
因此,就目前而言,中国要的就是这份迟疑不决。韩国之所以迟疑而不能决,就在于现实,在于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影响力已经大大的超越了欧、美、日之中任何一家,甚至美、日两家合在一起的影响力。而这又意味着:一旦全球经济因种种经济或金融危机而硬着陆,这独一份的影响力再加上地理优势,一旦中国绝对控制南海、东亚经济与欧美经济之间的主要循环通道被重新定向或经济循环成本被重置,则经济上要想生存下去,韩国经济就会立刻成为中国的经济最低内循环的循环部分,从而立刻提升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实力。
显然,这些推而广之,这正是中国必要时启动并最终容纳周边国家、甚至俄罗斯共同参与的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的总体思路。然而,即便循此思路提前予以展示,中国也只是在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而已。而这份最大努力又必须有做最坏打算作支撑才更加有可能争取到最好结果。
而基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经济靠近中国的经济利好太大,且日本因在西方面前角色空前吃重、且又担心被(西方)金融断尾或被(国际社会)打成断尾,权衡之中胆敢重拾小泉的破鞋,意图不得已就最后投机一把登陆朝鲜。因此,韩国经济也不得不靠近中国经济。显然,在未来,一旦中国半渡而击,一旦包括欧美在内全球经济硬着陆,一旦形势演化至全球经济是满地鸡毛。而必将求生的日本决心进行最后一次战略投机,则韩国通过加入东北亚经济一体而加入中国经济最低内循环也将是韩国经济的最后一条生路。
非常清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韩的微妙之处也是成功之处。就是在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对日、韩巨大的经济影响力,从经济层面开始往美韩、甚至美日军事同盟打楔子。从而最大限度增加西方资本水淹南方的不确定性。从而最大限度从东亚方向着手、往中东方向打楔子。利用这一点及俄罗斯也可以通过全面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继而对中国进行实质性战略策应的方式获得抗衡欧美联手实质性制裁的资本,继而最大限度增加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达成妥协的难度、至少是拖延时间。
第五、基于第一,人们不难看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相对朝鲜而言)访问韩国,朝鲜连续试射射程不一的导弹的着眼点在于中东局势。而中东局势又与乌克兰局势息息相关。因此,在欧洲央行最晚6月降息已经成为事实之后,而美联储最早8月加息之8月份即将到来的日子里,大家要密切关注中东、乌克兰的局势演变。密切关注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倾向的进一步明朗化。
最后,人们期望哈马斯针对以色列(西方)必将升级的军事打击(打击意图参阅2014年06月27日期东方时事解读)能奋起反击。人们更期望俄罗斯针对西方必将日益强化的威逼利诱,尽快放下那份俄罗斯关切朝鲜试射导弹所表现出来的战略犹豫。与中国一道,在中东方向不拘小节、主持大道。从绝对不能做无条件帮助西方维护埃及大选后的基本稳定这一傻事为基点,以将伊拉克之乱导向沙特阿拉伯、甚至以色列方向为切入点,或以三种方式打断西方微调中东战略及对国际社会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中国倡导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行实质性策应。并以此实体性区域经济合作着手推进中国人民币、俄罗斯卢布合建一个东方版全球结算体系的角度着手。从中东方向、至少是东北亚方向去寻找乌克兰困境的解决之道。只是随着伊核问题的7月20日这个时间点与美联储最早8月加息这个时间点的双双逼近,在韩国、特别是日本极右都明白中国将半渡而击、包括欧美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或将满地鸡毛、从而不得不预留后路的情况下,留给俄罗斯的正确战略选择方向应该更加明晰,但只是时间不多了。至于局势最终如何演化,人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所有跟帖: 

这位爱好“半渡而击”,只是没有看见可曾出击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3/2014 postreply 10:12:31

拭目以待!顶一下! -平凡人生66- 给 平凡人生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3/2014 postreply 18:40:03

怎么有点宋襄公的味道? -老哈哈- 给 老哈哈 发送悄悄话 老哈哈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7/13/2014 postreply 19:44:19

就是,太罗嗦了,车轱辘话太多,不如简明直接。 -火头- 给 火头 发送悄悄话 火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3/2014 postreply 20:28: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