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歼20进行高密度测试或将首飞 (29 图)

来源: 5W40 2014-02-17 19:22: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62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5W40 ] 在 2014-02-18 16:49: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新版歼20进行高密度测试或将首飞 (29 图)
2014年2月17日,国内著名军事论坛网站出现一张据称为歼20新原型机的图片,这架编号为2011的新歼20飞机被微博上的军迷称为“银河战舰”,它采用了类似于F-22战斗机的灰色空优涂装,据称该涂装是一种新型隐身涂料,目前已经应用与歼20战机上。据在场人士透露,新版歼20已进行多次发动机试车,或即将进行首飞。(图片鸣谢飞扬军事)

 

 


◢ 1 ◣

   2014年2月17日,国内著名军事论坛网站出现一张据称为歼20新原型机的图片,这架编号为2011的新歼20飞机被微博上的军迷称为“银河战舰”,它采用了类似于F-22战斗机的灰色空优涂装,据称该涂装是一种新型隐身涂料,目前已经应用与歼20战机上。据在场人士透露,新版歼20已进行多次发动机试车,或即将进行首飞。(图片鸣谢飞扬军事)

 

 

 

 

 


◢ 2 ◣

   新版歼20的发动机尾喷管缩短几乎完全被腹鳍遮挡,有利于其侧向隐身,请注意新版歼20的进气道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不同与歼20验证机,据悉,这种设计是贴近实战为目的的修正,可能与歼20发动机选修有关。(图片鸣谢飞扬军事)

 

 

 

 

 


◢ 3 ◣    新版歼20战机采用新的衍射平显代表了当今世界军用航空器的最高航电水平。关于这种新的平显,参考美国有关资料,其重量更轻,显示效果更佳清晰,目前,世界上只有如欧洲台风等少数战斗机采用类似设备。

 

 

 

 


◢ 4 ◣

  据悉,新版歼20座舱盖内加装加强筋肋是增强结构强度,加强筋肋在座舱盖透明体里面,对外表连续性无影响,不影响舱盖隐身效果,而且可以实施前后变厚度衔接设计,减轻舱盖重量和提高中区可视性,制造难度和使用寿命都能改善,这种做法已经在F35战斗机上得到应用,中国的歼20是世界上第二种采取类似处理方式的战斗机。(图片鸣谢超级大本营军事)

 

 

 

 

 


◢ 5 ◣    通过改进,新版的歼20已经达到空前的技术平衡。

 

 

 

 


◢ 6 ◣

   据外媒称,歼-20战斗机的之所以采用2011这个编号,是因为201X表示歼-20原型机批次,而编号后面的11表示第01批首架,所谓的第01批次就是指歼-20战斗机的原型机批次,歼-20战斗机此前出现的2001和2002号飞机为该机的验证机,也就是所谓的718工程验证机,这些飞机被认为是歼-20战机的第00批次。消息人士称,在气动外形和总体结构上,歼-20战机的第01批次原型机只要不发现比较重大的问题,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大的改动。所以,第01批次也可以理解为歼-20战机的全状态原型机批次。

 

 

 

 

 


◢ 7 ◣    新版歼20的发动机尾喷管缩短几乎完全被腹鳍遮挡,有利于其侧向隐身,请注意新版歼20的进气道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不同与歼20验证机。

 

 

 

 


◢ 8 ◣

   2011号飞机的变化很大,这些变化显示歼20战机已经正式进入到原型机阶段,而之前的两架飞机为验证机阶段。2011号机的主要改进如下:1、主翼动作筒缩小。2、进气口前缘下倾并与机背融合。3、机头下方安装有黄色EOTS传感器(可能为预留位置)。(图片制作:裴申)

 

 

 

 

 


◢ 9 ◣    2011号机的主要改进如下:4、垂直尾翼切尖。5、背部伞舱改进。6、发动机尾喷管缩短几乎完全被腹鳍遮挡,喷管有锯齿。(图片制作:裴申)

 

 

 

 


◢ 10 ◣    2011号机的主要改进如下:7、整体式座舱盖加装加强框,座舱盖加装导爆索 改为穿盖式弹射。 8、2011为银灰色空优迷彩涂装,2002为黑色涂装。(图片制作:裴申)

 

 

 

 


◢ 11 ◣ 请注意歼10战斗机下方的银色2011号飞机。

 

 

 

 


◢ 12 ◣

   可以看到,歼20 2011号原型机采用了先进的无框衍射平显,这也与之前的验证机有明显不同,另外,新的歼20飞机其主翼和鸭翼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上图为2011号歼20 下图为2001号歼20 图片来源:超级大本营军事 文鸣谢新浪军事)  

 

 

 

 

 


◢ 13 ◣

   来自外国军事论坛的图片显示2001号歼20原型机的座舱特写,请注意其平显与2011号飞机有明显不同,据外媒称,歼-20战机的第00批次目前共生产了4架,这4架飞机中两架用于试飞。原2001号机主要承担了首飞任务、飞机总体气动结构验证和隐身涂料测试等任务,原2002号机(目前重新涂装为2004号飞机)主要承担了航电系统验证试飞、飞机液压系统和弹舱气动结构验证,最后还将包括投弹试验飞行等任务。另外两架没有参与试飞的验证机,即2002和2003号机主要承担静力强度试验、RCS地面测试、飞机结构疲劳测试和铁鸟台等任务。   一些观点认为,作为718工程的验证机,全部00批次战机基本验证和试验了歼20战斗机的全部分系统。为了提高试飞效率,第01批次不会再用模拟配重代替飞机内的航电系统、电传飞控、电子战和液压系统等各分系统,所有分系统将全部组装到位,进行整体验证试飞。这是第01批次和第00批次最大的不同。也就是说,第01批次更像是一架完整的战斗机,而第00批次则是一架“空中实验室”。

 

 

 

 

 


◢ 14 ◣

   图片为我国研制的无框衍射平显。外国媒体称歼-20战斗机的第01批次将使用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N cep3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性能参数类似于99M1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具备FADEC系统,让歼-20战斗机首次实现了飞火推一体飞控。据悉,由于涡扇-15发动机研制进度严重落后,目前这种发动机还没有进行高空台试飞,已基本不可能装备首批量产型歼-20战机。据悉,根据歼-20战斗机“螺旋提升”发展计划,首批歼-20量产型战斗机将在2015年左右交付解放军空军沧州试训中心,2017年左右交付解放军空军一线部队,2019年左右实现IOC能力。这个批次的歼20战机将准备俄制99M2发动机或117S发动机,到2020年左右,随着涡扇15发动机的成熟,歼-20战斗机将发展出第二个批产型号——装备国产发动机的歼-20A。

 

 

 

 

 


◢ 15 ◣

   2013年12月30日,国内著名军事论坛网站出现一张据称为目击者手绘的图片,这张图片被上传者称之为歼20第三架原型机,据称,这架飞机采用了2011的新编号,与之前观察家们预料的2003号飞机不同,新的歼20原型机气动布局做了大量改进,其垂直尾翼被增大了约15%,垂直尾翼被切尖,此外,据称,飞机的机翼动作筒和腹鳍体积明显减小,飞机采用了类似于F-22战斗机的灰色迷彩涂装,这明显不同于2001号歼20的黑白双色涂装和2002号歼20的黑色涂装。(图片来源:超级大本营军事)

 

 

 

 

 


◢ 16 ◣

  这张照片显示歼20战斗机机头右侧有一个软管受油插头,它采用和F-35类似的可伸缩软管结构,其盖板外观与同样使用受油插头的F35B型很像。我们猜测这种布置的目的也可能和舰载机设计有关。  据一些军事爱好者称,歼20使用软管的理由可能为以下四点:1、是考虑到硬管技术还没有过关,目前国内没有适装的机型平台。2、沿用歼10战斗机受油插头的设计思路,减少设计风险。3、使用机头受油插头的布局,再设计舰载机时不用修改机身中部的结构,有利于减少设计负担。4、机头受油插头的设计是舰载机受油的必然选择,硬管加油并不适用舰载机这是国际上的通行惯例。(图片来源:飞扬军事)

 

 

 

 

 


◢ 17 ◣

  我们知道,目前世界战斗机通行的空中加油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硬管加油,一种为软管加油。一般来说,软管加油相比硬管性能差一些,一方面对接费力,消耗飞行员巨大精力,一方面加油速度只有硬管的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还有整个漫长的加油过程飞行员都需要高度紧张的控制战斗机的姿态和相对位置,而随着加油机身重量加大,因而导致姿态控制要时刻变动,相比硬管加油要消耗更大的精力和时间。歼20选择效率较低的软管加油,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硬管加油技术还未成熟,另一方面,歼20战斗机为了适应海军战斗机的要求,使用软管加油系统可能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 18 ◣   歼-20战斗机受油管舱位置细节图片,可以看到受油舱门的位置在座舱下面,有一个可折叠开启关闭的舱门。

 

 

 

 


◢ 19 ◣   注意歼-20战斗机的受油管舱舱门的细缝清晰可见。

 

 

 

 


◢ 20 ◣

  美国空军使用硬管加油的主要原因是硬管加油压力高,因而加油速度快,大约是软管的三倍以上,这种快速加油能力是因要给大型飞机加油,加油量大得多导致,如美国空军装备的战略轰炸机加油,靠软管实在太慢了。 而美国海军使用软管加油,是因为软管加油的适应性强,不仅仅可以给固定翼飞机加油,还能给直升机加油,由于美国海军装备有大量舰载直升机,这个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其次美国海军舰载机都是战术飞机,没有空军那种给大型机加油的需求,加油速度慢一点的软管不是什么大问题。F-35B/C型使用软管加油是典型的海军战斗机需求,歼20战斗机如果要成为舰载战斗机,也必须符合这种设计思想。

 

 

 

 

 


◢ 21 ◣   F-22战斗机使用硬管加油系统,有一个比较好的优点就是其受油口布置在飞机背部,这种设计对飞机隐身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至少在飞机设计时,不用考虑战斗机机头隐身的一些相关措施。

 

 

 

 


◢ 22 ◣

  而歼20战斗机的软管加油受油插头布置在机头右侧,这就对飞机的前向隐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发现在歼20战斗机机头向后,座舱右侧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长方形线槽,它是伸缩式软管受油插头的折叠盖板,当飞机加油时,伸缩式受油插头会从机身下,折叠弹出,接受空中加油。

 

 

 

 

 


◢ 23 ◣

  一般来说,三代机不用过多考虑前向隐身,其伸缩受油插头可以暴露在外,但四代机要严格保证飞机隐身性能,特别是前向隐身性能,所以使用折叠盖板将受油设备包裹起来,有利于飞机减少雷达反射面积,提高前向隐身能力。

 

 

 

 

 


◢ 24 ◣   印度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下一代主力舰载机米格-29KUB也采用可伸缩式软管加油系统,其受油插头完全暴露在外,由于机首空间有限,折叠机构的盖板突出在机头外,形成一个突出物,严重破坏了前向隐身性能。

 

 

 

 


◢ 25 ◣   歼20作为四代机,隐身性能被排在极为重要的位置,采用软管加油是一步“险棋”,对这些受油设备的隐身补救措施肯定会影响飞机总体设计,但是为了能够满足海军战斗机的需求,这一步也许是值得的。

 

 

 

 


◢ 26 ◣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KC-130系列加油机来为F-18和F-35战斗机加油,中国战斗机也可能采取类似的飞机。

 

 

 

 


◢ 27 ◣

  由于在海上远离本土作战,不能够及时获得陆上大型加油机的加油作战服务,海上舰载战斗机往往要通过伙伴加油和舰载加油机来进行加油,而伙伴加油和舰载加油机由于受到飞机上舰的尺寸限制,只能使用软管加油系统,这就造成舰载战斗机只能使用软管加油的窘境。歼20战斗机必然在这方面进行了取舍。

 

 

 

 

 


◢ 28 ◣   机头受油机构的多余重量会不会影响歼20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目前,仍然是个谜。

 

 

 

 


◢ 29 ◣   歼20和F35受油设备位置对比。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