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俘纪事节选 (3)

本帖于 2006-02-09 20:20:1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金书龙 编辑
回答: 志愿军战俘纪事节选 (1)蒋咏2006-02-07 19:53:50

战俘剧团

1951年11月初,一天晚饭后,七十二联队中队长以上的“俘虏官”聚集在“自由大
礼堂”,审查联队剧团新排演的一场话剧。
在战俘营里,由战俘自己组成剧团,让战俘们饿着肚子去演戏和看戏,这是“现代
文明”的战俘营的又一个体现。
那天,剧团排的什么戏,剧名许多人都不记得了。内容是以战俘中的叛徒为原型,
表现一个所谓的解放军战士,因为忍受不了“压迫”,逃脱后,投降到反动军队里。投
降后在特务审查时,他借机诬蔑共产党和解放军。编写剧本的那个人大字识不了多少,
除在家听过几出川剧和在战俘营看过的几部美国影片外,几乎其他什么戏剧都没有看过。
但是王顺清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后,偏偏要赶着鸭子上架,他不敢不从。于是乎,他祖
宗三代的第一个“剧本”就在异国的土地上出笼了。这个“剧本”实在称不上是什么
“艺术作品”,而是由台上几个穿着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装的人,轮流破口大骂,语言之
粗俗,连骂街的泼妇听了都会脸红。
战俘剧团的演员,大部分是被俘的志愿军中的知识青年,许多人是被棍棒打上了台,
强念几句台词,装模作样一番。那天,扮演那个所谓“解放军战士”的是原四川大学学
生、志愿军某部英语教员林学逋,因为他平时爱说爱笑,被败类们强拉进战俘剧团。
台下,王顺清、李大安、魏世喜这帮败类依次坐好,乱哄哄一阵之后,李大安用棒
子在地上狠敲了两下,演出便开始了。
演到特务审问那个投降的“解放军战士”时,特务问道:“你们为什么投降到我们
这边来?”按照剧本,扮演“解放军战士”的林学逋应当说:“我不愿意跟着共产党这
些王八x蛋作不正义的青年。”林学逋在念到“我不愿意跟着”时,故意咳嗽一声,把
“共产党”三个字漏掉了,接着念道:“这些王八x蛋作不正义的青年。”同时用藐视、
讽刺的神情指着台下的那帮败类。
顿时,会场像是捅了马蜂窝,乱作一团,败类们跳到椅子上破口大骂,有的抄起石
头就往台上扔。戏演不下去了,李大安等人拿着棒子打上戏台。王顺清跑到后台去找剧
本,一字一句地检查。然后,把林学逋带到警备队,连夜毒打。
第二天,台湾特务张粥听到了这件事,用手指着王顺清和李大安说:“你们这么精,
还叫人家钻了个大空子,在咱们的舞台上,给敌人作了宣传。”
王顺清、李大安低头不语。张粥又说:“这个家伙你们要特别注意,好好查一下,
他绝对不是一个人,一定还有别人在后面操纵,你们要把这些人调查出来,不然,早晚
都是祸害。”
战俘剧团宣告解散,一些演员被关进警备队接受“棍棒教育”。在第二年4月7日,
李大安亲手将林学逋剖腹剜心,施以极刑。

         第十章 死亡阴影下的“甄别”

  实际战事停止后,战俘应即予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
             ——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12月10日起,进入第三项议程,商议战俘遣返问题。由于历
史的原因,朝中两国都被人为的分割为两个部分。如果有意利用这种非正常的情况,战
俘遣返问题必然会变得复杂化。12日朝中方面代表提出了完全符合日内瓦公约和人道原
则的全部遣返双方战俘的方案。但联合国军方面拖延了三个星期不予答复。这中间华盛
顿对美军谈判代表表示了这样的立场:决不同意将任何不愿意回去的俘虏遣送回共产党
中国。这样,联合国军方面提了“一对一交换”和“自由遣返”的企图扣留大批战俘的
方案。1952年2月初,朝中方面又提出全部战俘被遣返后不再参加朝鲜战争,以便让他
们回家过和平生活的建议。这使战俘问题的谈判跨进了一大步,随即进入参谋会议,商
谈遣返的具体安排。至3月初,整个战俘问题的谈判只剩下战俘遣返的原则。谈判出现
了僵局。
朝鲜停战谈判中关于战俘问题的激烈争执,是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决定了“自由遣返”原则之后,就下达了对战俘进行甄别的
命令,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把命令传达给美国第八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又传达给
釜山的战俘管理当局。于是,经过周密准备,一次标榜为人道主义的“甄别”开始了。

             1952年4月2日

李大安病了。胃疼得在床上打滚儿。
这可急坏了美国随军牧师吴博礼和几个国民党特务,他们在李大安的屋子里进进出
出,还找了美国中尉医生专门给李大安治病。
吴牧师在李大安床头说:“你快些好吧!现在快要开始甄别了,我们有很多的事情
需要你来做。在甄别之前,你要给他们讲几次话。告诉他们:要回中国大陆的人,我们
不会给他们饭吃,不会给他们房子住,也不会把他们送回去的。你要知道,信耶稣的人
在你们联队是最多的,他们的名字我都报到上面去了,我都给他们发了《圣经》,他们
要走了,都是魔鬼,上帝不会饶恕他们。”他唠唠叨叨一大通,最后,还划了个十字。
几个国民党特务拿了一大包糖果、饼干和香烟,送到李大安面前,对他说:“大风
雨要来了,天快亮的时候,一定要黑一阵儿的。在这几天,要对你们进行一次甄别。我
们要暂时离开,不然共产党在板门店说我们指挥你们俘虏营。你们有什么事儿就叫林大
法师同我们联系,我们都是一样的,他出面活动方便些。在这次考验中,你们要把所有
的俘虏都控制住,不要叫他们走了。你们告诉他们:美国人不会把他们送回共产党中国
的,而是要把他们用兵舰送到太平洋去杀死。在没有甄别之前,你们应该把那些坚决要
走的骗出来,把他们干掉。”
李大安挣扎着要坐起来,又被他们扶在床上,他从枕头下摸出匕首:“我这次非杀
他几个共产党不可!”

              4月5日上午

从今天起,板门店谈判战俘遣返问题的第四项议程,参谋会议休会两个星期,美军
决定利用这个时机,对朝中被俘人员进行所谓“甄别审查”。

              4月5日下午

台湾特务张迅等人在王顺清的房间里,召集七十二联队的大队长、大队副开会。他
先拿出照相机和这些“俘虏官”们合影,然后说:“我并不愿意离开你们,我愿意和你
们同甘共苦。可是,为了避免共产党说我们在这里指挥你们,只好暂时离开一段时间。
以后你们可以通过林大法师和我们联系。这次审查,工作是很困难的,但也是对你们的
一次考验。”
会议快要结束时,吴博礼牧师进来了。他笑着和大家握手,让大家坐下,然后说:
“七十二联队平时表现最好,联合国军是相信的,如果这次回国的人太多,联合国军会
认为你们是欺骗,对你们就不会再相信了,特别是那些刺过字的人,如果回了国那就更
不好了。”王顺清、李大安不等吴牧师讲完,连连说:“请您向联合国军方面转告,我
们保证不让我这些战俘回大陆,一定要把他们带到台湾去。”

               4月6日

上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言人对遣返战俘问题发表
声明如下:
“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向主张在和平的敌对行为停止后,交战双方应迅
速释放各自收容的全部战俘,这种合理主张,绝不因我方被俘人员在拘留期间,曾有一
部分人在臂上刺字或写下某种文件或者其它类似的行为有所改变,我们深知这种行为绝
非出于他们自愿,不应由他们负责,我们完全欢迎我方被俘人员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
并已在与对方的协议中,保证全部被俘人员遣返后与其家人团聚,参加和平建设事业,
并过和平生活。”
(这项声明美方始终未向朝中战俘宣布)
下午1时,从东京联合国军总部赶到巨济岛的美军贝尔上校,代表战俘总管杜德准
将,在七十二联队部召集第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八十六联队的志愿军战俘代表开会。
贝尔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两口,装出十分严肃的样子说道:“我非常遗憾地通知大家,
在板门店谈判中,中共态度非常强硬,要求任何战俘都要遣返回国,联合国军方面正在
考虑是否答应中共的要求。”
贝尔的话还没有说完,几个败类和事先布置好的特务,立即站起来,大叫大嚷:
“我们坚决不回大陆,我们要到台湾去!”几个人甚至围着贝尔上校举起手臂高呼口号。
贝尔却坐在那儿纹丝不动,默默地吸着烟,眼睛一直盯着七十一战俘营代表、共产
党员孙振冠。孙振冠用英语对贝尔说:“全部遣返战俘是日内瓦公约的规定,美国是公
约的签字国,必须无条件遣返全部中朝战俘。”孙振冠的话被败类的吵闹声淹没了,但
贝尔上校听到了孙振冠的话。
败类们闹腾够了,贝尔上校站起来说:“联合国军考虑到战俘的意愿,决定在近二
三日内进行一次‘审查甄别’,以保证按照战俘的个人意愿,自由遣返。”
孙振冠当即向贝尔上校提出抗议,指出“甄别”是非法的。但他被一伙败类强拉出
七十二联队部。
这时,铁丝网外面美军的广播车已经开始了广播:“战俘们,联合国军将在二三日
内对全部战俘进行审查甄别,愿意回大陆的予以遣返。不愿回大陆的送你们去台湾。这
关系到你们一辈子的前途,你们要好好考虑,在甄别前千万不要和任何人讲。对不接受
甄别的少数中共战俘,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你们自己负责。”
当晚,七十一联队256名志愿军战俘联名给美军战俘营总管杜德准将发出紧急通知,
提出六项要求(可惜的是,我见到的1953年10月志愿军被俘人员整理的“集中营大事记
要”中只记载了四项要求):一、集合所有战俘宣读布告内容;二、由最高被俘军官解
释布告内容(最高军官为上校,在七十一联队);三、审查集中营各级俘虏官,并日夜
在集中营内外巡视警戒防止流血事件的发生;四、将现有生命危险的战俘(480人附名
单)速调七十一联队以保安全。

             4月7日上午10时

铁丝网外面,美军的广播车还在继续广播。战俘们纷纷走出帐篷想听个究竟。七十
二联队却响起了集合的哨音。
战俘们被李大安和警备队员用棒子赶到“自由大礼堂”里。李大安一边用棒子赶战
俘,一边嚷着:“有什么好听的,这次不是交换战俘,是美国人对我们的一次考验。谁
回大陆我就宰了谁!”礼堂前面写着一行歪歪斜斜的大字:“反共抗俄誓师大会”。下
面贴着一张大宣传画,上面画了两条道路,一条标明是“光明大道”,路的尽头画有衣
服和米饭等;另一条标明是“死亡之路”,路的尽头画着棍棒和刀子等。
王顺清倒背着双手站在讲台上。他清了两下嗓子,却不讲话,朝值星大队长扬扬头,
叫先唱歌。
又是唱歌!还是老一套,先唱《打回大陆去》,接着唱《耶稣救我》,礼堂里一片
嘈杂。
王顺清要讲什么呢?铁丝网外面大喇叭在广播什么,这几天大家在议论什么,谁都
清楚。礼堂前面贴的那幅画再明白不过了,无非就是重复他们讲过几百遍的老调子:到
台湾是“光明大道”,回大陆是“死路一条”。
“我想提个问题。”王顺清露出恶毒的笑容。
会场一下安静下来。王顺清指着一个俘虏:“你来回答。对,就是你。别紧张,大
家都是从那边过来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好,请你说说,共军的战场纪律第七条是
什么?”
问题很好回答:宁死不屈,誓死不当俘虏。
“好,你再大声说一遍。”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句话。共产党的纪律大家都是知道的,当了俘虏就是死路一
条,回大陆只会挨整,挨斗,一辈子不得翻身!”
他用手一指那张画儿,刹住了话音。
会场上出奇地安静,能清楚地听见外面的喇叭还在广播。
王顺清想笑,但又收住了。他喊了一声:“散会。”

              4月7日下午

吴博礼牧师忙坏了。他跑到每个战俘营,到处讲:“这次不是释放战俘,是要分家,
要把那些共产分子分出去。”
七十二、八十六联队以中队为单位“讨论”王顺清的讲话。每个会场分为两半,要
求回大陆的站在一边,“不愿意”回大陆的站在一边。会前传达了王顺清的指示:“谁
愿意回大陆都出来,叫你们回去,保证不打不骂。”很多战俘被打怕了,不敢出来。只
有少数坚决要回国的人站了出来。“讨论”一结束,要求回国的战俘就被集中关进厕所
或帐篷。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